摘要:宋朝象棋中的 馬 人力投石機雖然在東漢和三國時代就已經投入使用,但是各種技術成熟的時代還是在宋代,而且開始影響到了當時的城市佈防和城防建設。在金軍多次南下後,也已經掌握了主要的火器製造技術,經常用投石機頭丟出一個鐵殼炸彈震天雷,讓人力投石機已經開始使用破壞力更強的武器。

自從20世紀以來,各地都出土過不少宋代的象棋。無論使用的漢字還是形制,大體上已和今天的樣式沒有二致。而且每個做工精緻的棋子背後,都有對應的軍事形象,反映出當時的武器裝備風貌。

宋朝時期的象棋棋子 比如象,就是有鞍具的戰象。士就是護甲華麗的宮廷侍從。還有將軍穿着全套護甲,威嚴的坐在胡牀上。而當時象棋的車,則是衝車或用作移動掩體的兩輪車,而非先秦時代的原始品種。至於馬,也出現了當時非常流行的具裝騎兵的形象。而炮這個字一般寫作砲,許多形象是四足支撐、有拋射杆的單梢砲。 還有的砲的背後還有點燃彈藥。這些形象的背後,都是傳統人力投石機在沒落前夕的鼎盛時代。

宋朝象棋中的 馬 人力投石機雖然在東漢和三國時代就已經投入使用,但是各種技術成熟的時代還是在宋代,而且開始影響到了當時的城市佈防和城防建設。 根據《武經總要》的記載,當時一共有16種各類投石機,其中大型拋石機需要250多名拉桿人,最遠的射程可以有350步。在城市攻防戰中,宋朝的延邊城寨針對拋石機的威力和特點,會有意識的準備較爲沉重的泥彈和石頭彈。前者的特點是小而輕,可以輕易地飛出很遠。而後者的特色則是可以對逼近城下的敵人造成巨大殺傷,或者擊毀敵人在城下的攻城武器。根據經驗,如果要讓炮彈飛得遠,那麼優先使用小炮。如果要摧毀敵人的器械,那麼肯定優先選擇大炮和重炮彈。

各種宋朝象棋中的 砲 炮位的擺放和設置同樣也有講究。 如果敵人將攻城武器架設在城門的正東,而且持續性的破壞牆體。那麼守軍要安置投石機外,在南北兩個方向也需要同樣安置,攻打正在城下準備登城的敵軍。這樣就可以覆蓋服城牆正下方的炮擊盲區。此外,爲了保護己方的拋石機,宋軍傾向於將拋石機放在城牆內,在城牆上安排測距手。根據落彈點的位置即使調整投石機的射程、炮手人數和炮彈類型,並指導拋石機的發射方向。一般來說,在打出頭兩發炮彈後,有經驗的炮組就可以擊中敵方的投石機。

針對砲攻擊時的宋軍城防佈置 此外,也是針對拋石機的打擊,宋人會針對性的降低城牆的高度,將城牆的四角從直角變成鈍角。 然後減少城牆牆面的寬度,這樣可以更好地抵抗對方投石機的打擊。爲了增加城牆的抗打擊能力,宋人還會用皮革、木柱加固城牆,在敵樓的樓頂覆蓋糠布袋以保證城牆不會在受打擊後立即坍塌。一種武器能夠倒逼城市建設的改進,足見這種武器在當時的實際威力巨大。

宋朝的車行炮和旋風炮 爲了便於移動,當時的投石機也有輕便版本。 比如西夏架在駱駝隊上的小砲,這種軍隊被稱爲潑喜軍,曾在三川口和好水川以機動的方式發射小砲彈。但這個案例也說明,當時除了車行炮和旋風車炮之外,多數大型投石機屬於移動不便的版本,搭建和拆卸很需要時間。如果這類武器攜帶不便,就需要遠征的一方在戰場附近就地取材製造。

攻守雙方都離不開大量的人力砲 在具體的實戰中,無論是金國還是宋軍,都曾大量使用這種武器。 比如在第一次開封圍攻戰中,金人就在一夜裏安置了500臺大小投石機。雖然開封守軍在城頭設置了戰棚,但是由於對方的開火過於密集,所以幾乎沒有人敢於上城牆作戰。作爲反制措施,除了在城牆後安置拋石機,宋軍還會派出精銳部隊劫營,焚燬對方的攻城器械。到了第二次開封圍城開始,金軍已經有了攻城部隊,甚至可以打造火梯、雲梯和對樓等武器,並從上面發射火箭和石彈焚燒宋軍的工事。

宋軍也經常在水域附近使用砲 除了陸戰,當時的水師戰船也很喜歡使用人力投石機。 在著名的採石磯之戰中,宋軍就是用船載的小投石機發射裝有火藥、石灰、砒霜、碎片的砲彈,製造的毒煙和氣味讓部分金軍一度失去了戰鬥力。在金軍多次南下後,也已經掌握了主要的火器製造技術,經常用投石機頭丟出一個鐵殼炸彈震天雷,讓人力投石機已經開始使用破壞力更強的武器。直到蒙古入侵的階段,無論是江淮前線,還是襄陽與鄂州的中游防線,或者是位於川東山城的長江上游防線,這種原理相對簡單,但是威力不可小看的武器仍舊在被廣泛使用是。雖然蒙哥爲砲風所傷的事情不一定置信,但是宋軍確實可以反覆用泥彈、石彈打擊城下之敵。

砲的最大問題 就是精準度不高且需要大量人力 不過,在蒙古圍攻襄陽的戰役中,傳統的人力投石機遇到了一羣有力的升級版對手: 來自西域的回回炮。 約在1273年前後,宋軍就發現這種新式的拋石機精度更高且威力更強。炮彈打入地面後會塌陷3-4尺,一發炮彈就可以擊毀整個敵樓。 而且這種來自西域的武器使用的是恆定的配重來發射,而不是用的忽大忽小的人力。所以每次落彈點的位置偏差較小,不存在需要多次人爲校對才能命中的過程,能夠對單一目標進行持續打擊。在第一次放砲時就擊倒了1座敵樓,而且石彈入地七尺,嚇得某些宋將當場就翻牆投降。

西亞的配重投石機 很容易擊敗手拉的原始砲 不過,隨着火藥武器的進步和管型火器的飛速發展,配重式投石機存在移動困難、保養不易等問題,低下的機動性是致命傷。所以這種武器也很快的退出了戰爭舞臺。也是隨着管形火器的進步和流通,象棋中的砲變成了炮,這纔有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中國象棋。

藝術品中的歷史系列

維京古風:劉易斯島象棋與北歐時代的落日餘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