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貓科動物一樣,鼬科動物的戰鬥力人們也是很認可的,如果是同體型之間,猞猁輸給鼬科並不奇怪,但漁貂的體型比猞猁小一半以上,這就使得貓科丟進了臉面,不過好在同爲猞猁屬的短尾貓,替它“三哥”和貓科找回了顏面。或許加拿大猞猁因爲身體呈現出特化的原因不敵漁貂,給貓科蒙了羞,但正所謂從哪裏丟掉的面子,就要從哪裏找回來,所以同樣在北美洲,同樣是猞猁屬的物種,短尾貓替貓科拿回了一分。

坊間有句話,說“當今食肉界裏,戰鬥力以貓科爲尊”,的確,縱觀世界上幾大洲,除了大洋洲這種獨特的生態系統下缺少大型食肉動物,才使得澳洲野犬成爲了當地唯一的大型食肉動物之外,無論是非洲、亞洲,還是南美洲北美洲,站在當地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都是貓科動物。

亞洲森林之王是老虎,非洲草原之王是獅子,美洲之王無疑就是美洲豹了,即便是雪豹這種在豹屬裏面戰鬥力較差的動物,也擁有雪山之王的稱號。

大型貓科動物的戰鬥力自然不用說,中小型的貓科動物戰鬥力也不容小覷,它們在各自的生境中也是一方諸侯。比如猞猁,尤其是較大的歐亞猞猁,簡直是中型動物裏的王者,即便是狼,也不敵它。

在納利波基森林裏面,白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們經過了長時間的研究,發現歐亞猞猁與當地灰狼之間存在很強的種間競爭現象,成年猞猁有能力殺死孤狼,它們對狼的抑制很明顯。

歐亞猞猁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猞猁都有那麼大能耐的,在猞猁屬4種動物裏面,加拿大猞猁就“很菜”,由於它愛喫白靴兔幾乎到了瘋魔的地步,呈現出了一定的狹食性。

爲了提高自己抓兔子的本領,加拿大猞猁將自己的身體不斷往更敏捷上面進化,後腿變長,且粗壯,腳掌變大,這使得它們在雪地上依然擁有較高的靈活性和速度,抓兔子的本領也直線上升。

但是所要犧牲的代價就是戰鬥力變差,畢竟捉兔子只需速度夠快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用到多少戰鬥技巧。

加拿大猞猁

加拿大猞猁究竟有多“菜”呢?這麼說吧,它能被體型比它小一半左右的漁貂。加拿大猞猁體重爲5-18千克,而漁貂僅有3.5-6千克,這樣的體重差,且前者爲貓科動物,猞猁還是輸了,說出去都沒有人會相信,可事實就是如此。

在緬因州,人們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分別在4個鄉鎮都觀察到漁貂捕殺加拿大猞猁的現象,表明這不是個例,漁貂是真的有辦法殺死加拿大猞猁。

漁貂

與貓科動物一樣,鼬科動物的戰鬥力人們也是很認可的,如果是同體型之間,猞猁輸給鼬科並不奇怪,但漁貂的體型比猞猁小一半以上,這就使得貓科丟進了臉面,不過好在同爲猞猁屬的短尾貓,替它“三哥”和貓科找回了顏面。

猞猁屬一共有4個物種,分別是歐亞猞猁、伊比利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在這4種動物裏面,短尾貓的體型是最小的,即便是雄性,平均體重也只有9.6千克。

在太平洋沿岸,漁貂的生存狀況並不樂觀,人們進一步研究發現,原來在同一生境中,它擁有衆多天敵,比如美洲獅、灰狼、郊狼、短尾貓等等。

2014年,明尼蘇達州有6000多隻漁貂,比15年前數量下降了40%左右,同時人們觀察到自2000年以來,該地短尾貓的數量卻是上漲了一倍。

爲了保護漁貂,人們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用無線追蹤技術研究了48只漁貂,後來發現有大量研究個體死亡,其中15只是死於其他捕食者之手,而短尾貓有着重大的嫌疑,人們對漁貂屍體上的一些生物樣本進行檢測,發現毛髮正是來自於短尾貓。

短尾貓

短尾貓雖然體型不大,但性格卻是猞猁屬裏面最兇悍的,即便是面對郊狼這種捕食者,依然有很大的勝算,所以對付起漁貂來說,它還是搓搓有餘的,畢竟在野生動物的打架裏面,體型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或許加拿大猞猁因爲身體呈現出特化的原因不敵漁貂,給貓科蒙了羞,但正所謂從哪裏丟掉的面子,就要從哪裏找回來,所以同樣在北美洲,同樣是猞猁屬的物種,短尾貓替貓科拿回了一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