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巴士來了!”5月26日下午,新橋街道張家灣社區肖家灣小區,一排新嶄嶄的“解憂巴士”在居民的注目中駛進來,同時帶來的還有法律諮詢、生活服務大禮包。

“解憂巴士”裏裝了啥?

“請教律師,我家天花板和地板被樓上漏水泡爛了,能不能要求他出換地板的錢?”“我想問問,頂樓住戶有沒有權利在樓頂花園養雞種菜?”當天是新橋街道“解憂巴士”發車暨法律服務進張家灣社區活動專場,應邀前來的重慶市公鳴律師事務所和重慶中欽國彥律師事務所的8名律師一“開張”,就受到了居民的熱烈追捧,諮詢臺前人絡繹不絕。“平時遇到法律問題想找律師不知道上哪兒找,又擔心收費貴,現在律師團來了社區,我們當然歡迎!”居民夏嬢嬢在諮詢了法律問題後喜笑顏開。

這邊法律諮詢熱熱鬧鬧,那邊生活服務人氣也高。重慶能源工業技師學院的老師帶着學生三兩下就修好了居民張大蓉的電飯煲。“小夥子技術真好,這我要是拿去外面修起碼要100塊錢。”社區居民彭天榮同時也是免費修鞋攤的“老闆”,像這樣的志願服務活動他已連續參加近30年,“爲大家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心頭高興。”活動現場還有免費理髮、磨刀、垃圾分類互動問答贏取小禮品等,樣樣服務都送到了居民的心坎上。“剛剛理了個發,現在趕回家拿鞋下來修,晚了就排不上號了!”居民卜顯章照着鏡子,連連表示滿意。

“解憂巴士”如何運行?

據瞭解,“解憂巴士”是新橋街道以“察民情、知民心、安民慮、解民憂”爲初衷打造的基層社會治理品牌,旨在高效溝通聯繫羣衆,開展系列便民服務,真正暢通“民心路”。“我們共制定了3級循環響應制度,開設5條‘解憂專線’,後期還將完善14個‘無憂站’建設,打通聯繫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新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3級循環響應制度即一級街道總站,負責鋪設”巴士服務線路”,做好頂層設計、問題反饋、處置機制等工作。二級社區分站,負責維護“巴士服務站點”,做好便民、爲民服務各項工作。三級網格中心站,負責羣衆調解自治、信息收集上報等工作。

依託3級循環響應制度,5條巴士服務專線每天循環開往轄區各個社區中,及時收集上報居民意見建議、反饋訴求,並根據居民的意願,廣泛邀請轄區衆多高校、醫院、養老機構、志願者等乘坐“解憂巴士”,菜單式地將法律服務、文娛活動、司法調解、志願服務、養老就業等多項特色便民服務送達居民身邊。

“目前,‘解憂巴士’已建立‘張嬢嬢幫幫團’‘新語心願’‘法律無憂’‘就業成長營’等特色‘無憂站’,後期還將陸續開通共14個特色‘無憂站’,不斷充實便民服務項目和陣地,讓‘解憂巴士’真正駛往民意民心,實現爲民解憂、民心無憂。”新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主辦單位:沙坪壩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

主編:蔣頻

記者:袁僑偲 陳思華

編輯:庹世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