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阿里影業發佈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個月財務業績。報告期內,公司收入達到28.75億元,同比下降5%;經調整息稅攤銷前虧損(經調整EBITA)爲7.2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虧損擴大了21%。

財報特別提到了新冠疫情對影視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影響,財報提到,截至2020年5月下旬院線票房損失接近人民幣300億元,院線近50%的年度業績在疫情下消失。對於收入的減少,財報表示,由於觀影人次減少,票務及系統服務商收入大幅下降,春節檔電影宣發項目全部撤檔,劇組、廣告拍攝停止,集團遭受極大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集團所合作衆多從業公司因此面臨着營運困難和資金鍊斷裂的風險,報告期內集團對部分應收款項及投資項目計提的減值撥備近8億元。

從收入結構來看,互聯網宣發爲主要收入來源,本財年收入爲22.04億元,同比下滑10.5%;但同時其業績爲4.5億元,同比增長了16%。據瞭解,互聯網宣發板塊主要包括互聯網票務和宣發業務,前者包括淘票票和鳳凰雲智,後者包括燈塔、電影宣傳與發行以及電影內容投資。其中內容投資與發行業務佔主要比例,達到10.6億元,同比增長10%,但從毛利來看,票務服務以6.7億佔據各項業務板塊之首,但同比下降22.4%。

值得一提的是,財報中提到,疫情期間,淘票票在保持院線票房款實時結算的同時,還積極爲影城墊付了春節檔電影票款近5000萬元,鳳凰雲智免去新開影城6個月的服務費來幫助行業共渡難關。

在內容投資與發行業務方面,財報顯示,報告期內Top 20國產電影中,集團參與了12部,包括《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少年的你》等,出品及發行的票房合計近人民幣150億元,佔Top 20國產電影票房的61%。電影發行收入同比增加1.4元。財報中提到,頭部策略是內容製作業務成敗的關鍵,是內容宣發及投資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另一大收入板塊內容製作收入爲4.3億元,同比下降6.5%;綜合開發收入爲2.4億元,同比漲超100%。

此外,報告期內,阿里影業加強了和優酷、大麥等阿里文娛生態的協同、聯動:和優酷的連接,讓阿里影業藉助線上平臺的優勢,推出並完善了“雲觀影”、“衝擊播”等一系列創新產品;阿里影業和大麥的協同,則讓兩大業務的線下團隊進行整合,並致力於將產品、宣發、內容全面協同。此外,淘票票和大麥還將作爲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的重要板塊,完善數字化生活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