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的留言中有不少這樣的觀點:”國六跟平行進口車是串通好的”,“這都是消庫存的把戲”,”都是套路“······

這部分留言似乎對於整個平行進口車的行情波動是痛心疾首啊!不知道是買到了35萬的帕傑羅還是45萬的4.0 XE版本途樂,這些暫且拋開不說,我感覺還是有必要再跟大家嘮叨嘮叨平行進口車行情的事兒。

縱觀年後疫情突發至今的整體行情,大體可以總結爲降~漲~降,第一個降的原因很簡單,疫情突發,所有港口停工,近三個月的銷量幾乎爲零,當時還沒有出具相關的國六延期政策,所有平行進口車商着急的不行,紛紛割肉大降價,一時間就出現了整個平行進口車市場近乎所有車型都降價的情況。目的就一個,儘快的消庫存,千萬別砸在手裏。

但是隨着疫情的發展,除了平行進口車,中規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於是國家頒佈了相關政策,比如延後國六期限和開放國五排放車輛的流通政策等。如此一來,各大商家就不那麼着急了,畢竟最後期限延長到了2021年1月1日,於是整體的行情又慢慢恢復到了之前的平均水平。但是好景不長,有些熱門車型的銷量就擺在那裏,按照這個消耗庫存的速度不用等到7月1號就沒得賣了。供不應求,於是就出現了35萬的帕傑羅和45萬的4.0 XE版本途樂。

俗話說得好,商無利而不往,如此熱銷的車型肯定會引得其他平行進口車商眼熱,於是把手中積壓週期長的車型低價出手,回籠資金,投到帕傑羅、途樂這種熱銷車型上,如此一來,庫存得到補充,整體的行情就又下來了。

整體的行情波動就是如此,關於評論裏說消庫存之類的言論,我教大家一個最好的辨別方法,只要某個車型開始毫無徵兆大幾萬的連續性降價,那指定就是消庫存了。商家不會傻到庫存都消不了,還去進新貨,完全不考慮需要承擔的風險大小。難道真的像周星馳《少林足球》中的三師兄一樣“一秒鐘幾十萬上下”還要騎着28大槓通勤嗎?不切實際啊!

最後關於中東版車型會不會絕版,只能說目前來看是的,以新款陸巡爲例,換裝3.5渦輪增壓的發動機之後會不會引進國內?豐田引進國內之後怎樣應對雙積分法則?這誰也說不準。

大家預測平行進口車的未來趨勢是怎樣?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