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5月29日消息(記者劉澤耕)記者28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瞭解到,2019年,青海省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爲96.1%,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截至2020年4月底,青海省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爲95.7%,主要城市西寧市、海東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9%以上。總體而言,青海省環境空氣質量穩中向好。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副處長張靜介紹,青海省採取多部門聯合監管、安裝在線監測監控設施、足額列支工程建設安全文明施工費等措施加強建築工地揚塵管控,2019年主要城市建成投運了84臺/套微型空氣自動站、100臺/套建築工地智慧化監測監管設施,實現實時監測監控,“6個100%”控塵措施落實得到提升。張靜:“採取加大城市建成區主次幹道灑水、噴霧、洗掃頻次加強道路揚塵控制,並逐步向背街小巷延伸。2019年底,西寧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由2013年的20.8%提高到80%,海東市由零提高到71%。”

據瞭解,在煤煙型污染治理方面,青海省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的原則,各地採取嚴格禁燃區管理、專項資金補助、降低清潔取暖電價、重點區域燃煤小鍋爐“清零”等方式,加快推進燃煤污染治理。在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方面,青海省各地從組織實施清潔柴油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清潔油品行動等方面,積極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通過嚴把機動車檢測關、開展路檢路查、強制報廢、廣泛宣傳等措施,積極推進老舊車淘汰。張靜:“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內60%大型企業成功實現貨運‘公轉鐵’,青海省新能源公交和出租車佔比達36.3%和0.38%,清潔能源公交和出租車佔比增至45%和75%。”在治理工業企業污染方面,青海省充分利用污染源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施,結合日常監督檢查情況,組織開展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重點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深度治理。

張靜表示,下一步要加強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分析研判。緊盯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變化趨勢,繼續堅持每月向各地政府通報其所在地及已建成空氣自動站的城鎮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並依據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情況進行排名,對排名靠後的地區及時提醒或預警,督促地方政府嚴格落實污染防治責任和措施。張靜:“對空氣質量改善不明顯或出現下滑以及重點任務進度滯後的地區,適時會同青海省相關部門開展專項督查,及時查找存在問題,研究解決對策,建立聯動機制,協同推進解決。通過採取預警、約談、通報等措施,督促各地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來源:央廣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