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季中杯開賽之前,筆者寫了一個關於八支戰隊特點分析的系列,第一篇的主角就是T1,題目是“當我們警惕T1的時候,我們到底該警惕什麼?”確實,這個題目帶有一些悲觀情緒,有趣的是當時認可文章觀點的人居多。而我堅持認爲,那篇文章的警惕心放到S10之前依然是有必要的,尤其是當T1這種底蘊深厚的隊伍提前嚐到失敗的時候。當然,現在我們已經知道T1在A組出線大戰中失敗,甚至按照成績來算排到了A組第四,所以此文便來淺析T1這一敗!

BP

坦言之,T1第一局贏下FPX的比賽非常漂亮,似乎整體能力都領先對手一個檔次,而且準備也十分充分。但是在T1面對DWG的時候,卻想要押寶亞索酒桶。這是LOL中的經典強開體系,但使用時也要謹慎。而T1輸給DWG的原因,除了自己中期不斷被對手找到機會,還有就是遊戲最後在faker卡牌陣亡之後隊友的殘局處理太差。如果我沒記錯的話,T1在春季賽中也犯過類似的大後期逛街的錯誤。T1輸給DWG,並不能說明亞索酒桶體系就真的不行,但起碼說明T1玩得不是那麼熟練,而且也不是T1最擅長的東西。

關鍵是T1輸給TES!在亞索酒桶先輸的情況,T1完全沒有必要再硬拿一局,以T1的風格和Kim的能力,其戰術儲備一定不會少,所以他們完全可以玩自己擅長的東西。要知道,季中杯的小組賽是BO1賽制,和稍有緩和餘地的BO3不同,更不同於考驗戰略的BO5,所以T1每局的對手不同且戰術的適應性也不同,而最佳策略是每局比賽不論輸贏都換一個核心戰術。不信我們回顧一下A組的出線大戰,其他三支隊伍都在各自的三場比賽中使用了不同陣容。所以T1在BP上輸的地方是,既沒有從心理上重視BO1賽制的特性,也過於高估了自己的亞索酒桶體系。而T1的這種自我高估或者執拗的心理,未免和第一局碾壓取勝FPX無關。

選手能力

當TES的選手靠操作把DWG秀翻的時候,我就知道TES的年輕人正在跨過心理上的“新秀牆”,這爲他們的國際賽征程打下很好的基礎,TES就此開始默默發生重要變化。所以在TES對戰T1的時候,且當T1堅持選擇亞索酒桶體系的時候,真正危險的其實是享譽盛名的T1。只要TES的選手跨過了心理的那道坎,那麼在選手個人能力上是完全不輸T1的,尤其是LPL國產頂尖雙C。這次的季中賽,後浪TES便推走了前浪T1。所以說選手個人能力或者說臨場狀態,是T1輸給TES的原因之一,這也導致了T1最後1:2的積分。

“標準答案”

S9世界賽之前,筆者對當時的SKT給出了一個評價,我認爲這是一支在LOL經典遊戲理念框架之下最接近“標準答案”的隊伍。但是這種“標準答案”所適配的問題,如今大概只限於LCK賽區內,LCK之外的賽區未必按照LCK的標準去玩。所以當時G2擊敗SKT的方式也特別耐人尋味,後者那種不適應的樣子讓人唏噓。但是更讓人唏噓的是,這種不經意間便去追求“標準答案”的風格,已經深埋在T1的骨子裏,儘管他們已經換了全新的上野選手。新的T1擁有很多不確定性,他們也依然在不斷改變,所以我不敢下定論。但是過去老SKT在隊伍末期經歷的挫折,其實是LCK整個賽區的縮影。而T1在季中盃賽的敗北,一方面的原因便是他們在追求“標準答案”的路上走向了一定程度的僵化,T1和TES的最後一波團戰就是最好證明。

T1在這次季中盃賽犯的錯誤,其他LCK隊伍也許還會犯,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內依然存在於LCK的賽區風格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