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国航空新闻网5月27日报道,5月26日,由气动院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FL-62风洞完成了首次某型号试验,获得首次型号试验数据。美国《防务世界》在28日报道称,FL-62风洞首次运行对一架未知的新型飞机进行了测试,这架飞机有可能是第六代喷气式战斗机,比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歼-20和歼-31更加先进。

据中国航空新闻网5月27日报道,5月26日,由气动院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FL-62风洞完成了首次某型号试验,获得首次型号试验数据。经客户确认,风洞流场稳定,数据满足型号设计的需求,标志着FL-62风洞已经具备了承接型号试验能力。报道称,FL-62风洞在24日完成最后一次流场噪声测量试验,确认风洞的流场品质和标模测力试验数据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报道截图

美国《防务世界》在28日报道称,FL-62风洞首次运行对一架未知的新型飞机进行了测试,这架飞机有可能是第六代喷气式战斗机,比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歼-20和歼-31更加先进。歼-20总师杨伟曾说过,中国将会通过真正的技术创新研制一款“截然不同”的战斗机。歼-20副总师王海峰也曾表示,中国正在研发下一代战斗机,并将于2035年之前亮相。

报道认为,中国研发中的六代战斗机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隐身战斗机,可以与无人机群配合作战。全球已经展开六代机研制的包括美国、欧洲和俄罗斯,只有欧洲的下一代战斗机FCAS项目完成了性能指标确认,每架战斗机都将配备无人僚机,并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空战云”实现信息互联。

“风洞”实际上就是产生人造气流的管道,可以模拟飞行器在自然环境中的气流运动状态,是研制现代飞行器的必要基础。下一代战斗机是什么样子要经过各种不同类型风险的试验,甚至要花上很多年。当年F-22的气动外形就在15座不同类型风洞进行了4.4万小时试验,经历了10年。中国同样拥有的各型世界先进水平的风洞,而F-62连续式风洞是最高端的,也是研制下一代战斗机型号必要条件。

据介绍,FL-62风洞研制于2012年,总重6620吨,容积约17000立方米,其研制难度不低于任何一个飞机型号,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航空飞行器研制能力的重要标志。FL-62是中国第一座大型连续式跨风速风洞,实现了大尺寸风洞从暂冲式向连续式的重大技术跨越,可以大大提升风洞试验效率。据悉,FL-62风洞最厉害的地方是可以在压缩机不完全停车状态控制超声速流场,能通过更换试验件实现精确控制马赫数的功能,风洞的试验数据质量、流场品质和试验效率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FL-62风洞可以帮助各类飞行器试验推力矢量、动力模拟、多体干扰、气动弹性和流动显示等性能,也就是可以帮助完成未来战斗机的外形设计。

专家认为,借助FL-62风洞提供的数据,设计人员可以优化六代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使其在隐身性能、速度、机动性和航程等各方面数能达到最优。更为重要的是,有了FL-62风洞可以大大节约新型战机风洞试验所需要的时间,避免再走F-22要花费10年风洞试验的老路。

目前各国对于六代机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有分析认为需要在雷达、发动机、高度智能化和隐形技术方面都获得革命性突破。有了FL-62风洞只不过是解决了气动外形设计的一大瓶颈,要在各项关键技术方面都获得突破仍有很远的路要走,能在2035年亮相都有可能拿下全球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六代机的相关技术预研成果也可能用于五代机,因此必然会成为大国航空技术博弈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