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熙十年(247年),雍州、涼州一帶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維帶着廖化,率兵出隴右接應,與魏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西(洮水以西)。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降蜀,姜維小試牛刀,展示築城特長,於成重山築城,讓廖化留守。

這是姜維的第一次北伐,是去撿便宜,收穫是帶回了一批胡人。那時候,能夠帶回人來,就是勝利。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退軍時強制當地一千多戶居民遷徙到蜀中。姜維深得諸葛亮真傳。

對着滔滔洮水,姜維豪情奔流,他決心要在這裏大有作爲,把這裏的羌胡都煽動起來反對曹魏。

於是,延熙十二年(249年) 秋,朝廷授予姜維符節,姜維持節督軍,進攻雍州。

他依傍曲山(今甘肅岷縣東百里)築兩城,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打算在這裏住下來,甚至還要讓這裏的將士娶妻生子。可是,將士們還來得及洞房花燭,就被郭淮與陳泰、鄧艾包圍。句安、李歆等人因孤立無援,最終降魏。

第二次北伐,姜維辛辛苦苦築了兩座城,拱手送給敵人,還搭上守城精銳。

姜維不服,再次請求出徵。這是打仗,不是打牌。打牌的時候,上一把出了臭牌,下一把重新洗牌再來,打仗能這樣嗎?費禕不願意了,對姜維說:“我們和丞相比差得太多,丞相尚且不能平定中原,何況我們呢!我們應該保國治民,謹守社稷,至於建功立業,還是等待能人出生了再說吧,千萬不要抱僥倖心理,寄希望於一舉決成敗;如果幻想落空,後來也來不及了。”

費禕總是制止姜維的北伐行動,即使制止不了,撥給他的部隊也從未超過萬人。

管不了你,你愛賭就賭吧,給你一點小錢你就折騰去,過癮去吧,費禕就是這樣想的。

只要是想扳回來,賭資再少也進賭場。

延熙十三年(250年)十二月,姜維再次出兵進攻西平,未克,再次無功而返。

可是,陳瓷老師注意到,這次失敗的軍事行動之後,姜維卻把一個重量級的俘虜拎到費禕面前炫耀:最起碼俘虜了他們的一箇中郎!

這個被俘虜的中郎叫郭脩。

中郎是代表朝廷監管地方的官員,姜維投降蜀漢之前,在曹魏一方擔任的官職就是中郎,並因此收到郡守馬遵的排擠。(詳情可以點擊閱讀姜維投降諸葛亮,你想不到的真相:並非戰敗,而是被自己人排擠)

第三次北伐,姜維去西平轉了一圈,折損了不少人馬,帶着一個俘虜回來了——一個殺機隱隱的復仇者。

沒有絲毫功勞的郭脩被拜爲左將。

但是高官厚祿沒有動搖郭脩的耿耿忠心,他一邊當着蜀漢的官拿着劉禪發的工資,一邊懷裏揣着小刀子時刻準備給劉禪來一下。

於是每到朝拜時,郭脩總是一邊拜一邊往前蹭,希望能離劉禪近一點可以下手。但劉禪的保鏢很敬業,一看這人離皇上太近了就上前攔住他,郭脩一直沒能得手。

延熙十六年(253年)正月初一,郭脩在失望中迎來了在蜀漢的第一個春節。破碎的河山不影響蜀漢君臣的新年喜慶氣氛,大將軍費禕到各地進行春節慰問,途經漢壽時大擺宴席招待賓客,郭脩也在被邀請之列。酒宴之中,郭脩撫摸着懷裏那把一直沒能用上的小刀子,殺劉禪看來是沒指望了,但殺費大將軍也是賺啊!於是,郭脩摸出小刀,向費禕猛撲過去……費禕這一年只過了半天。

有人分析,郭脩被“陰養死士”的姜維收買了,姜維用郭脩除掉自己北伐路上的障礙。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費禕遇刺前後的相當長時間裏,一直在姜維身邊擔任主簿,他寫歷史時爲主子迴護,沒交代費禕遇刺實乃姜維爲幕後人。

(《三國演義》姜維劇照)

這畢竟只是猜測,但是《三國志·姜維傳》卻莫名其妙地提到了費禕之死:“(姜維)每欲興軍大舉 ,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十六年春,禕卒。夏,維率數萬人出石營”。

這幾句話似乎在含沙射影地說姜維是費禕之死的幕後黑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