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玩是孩子的一種天性,雖然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看書,多學習,但是,還是要給孩子留出一段時間玩耍,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玩耍,讓孩子釋放自己的天性,教育專家們反覆強調,會玩的孩子將來更加優秀。一般來說,愛玩會玩的孩子,比那些不會玩的孩子要聰明,會玩的孩子精力旺盛,他們會在玩中學習,科學家們發現,孩子在玩耍過程中,能激發和調動大腦神經高度活動,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使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近日,我遇到幾位媽媽,與她們聊天,一個話題使得我們的聊天變得更加深入了。

一位媽媽D問:“你們的孩子都上學了嗎?放學後,你們讓孩子玩嗎?還是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呢?”

媽媽O說:“我家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了,我們就在週末給他報了一個興趣班,平時放學,回家後,先做作業,再玩一會兒。”

媽媽T說:“我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聽說現在小學生學習也抓得很緊,基本沒有玩耍的時間,我不知道要不要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啊。”

一位資深老師說:“小學畢業後,孩子們還需要一段玩耍時間。小學是孩子們最好的童年時光。如果只有學習而沒有遊戲,孩子們的童年記憶是無聊的、無趣的和緊張的。教育專家發現,在兒童時期,能玩得很好的孩子,能玩的孩子,將來會玩得更好。”

聽完這位老師的話,幾位媽媽和我都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生活,在學習之外,是不是應該讓孩子能夠玩耍。

著名的教育專家陳鶴琴老師,曾經這樣告誡家長們。家長要讓孩子有玩耍的時間,不要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利。玩耍是孩子的第二生命,孩子喜歡喫,也喜歡玩,但是,玩比喫還要重要。

孩子可以從玩耍中獲得許多新的體驗,這是幫助孩子學習的一個過程。

現在,有一些家長在孩子上小學之後,就反對孩子玩耍,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孩子玩耍,會變得任性,會影響學習,比如會變得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會玩的孩子其實是很專注的,他們在玩的時候,會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地參與到遊戲之中。他們會沉浸在玩耍的世界之中,忘掉其他的事情。

當孩子在玩積木的時候,他們會想我應該搭出一個什麼東西來,應該用哪些積木,怎麼搭積木纔是最好的,他們的專注的勁兒,有時都會超過成年人。所以,說會玩的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是不對的,恰恰相反,那些不會玩的孩子在學習時是很難專注的。

現在,如果讓家長來評價自己的孩子,他們都不喜歡用愛玩來形容,好像玩會玩,就是說自己的孩子沒出息,只是知道玩。其實,家中有一個愛玩得到孩子,家長應該高興。爲什麼這麼說呢?

一般來說,愛玩會玩的孩子,比那些不會玩的孩子要聰明,會玩的孩子精力旺盛,他們會在玩中學習,科學家們發現,孩子在玩耍過程中,能激發和調動大腦神經高度活動,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使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在玩耍的過程中,不僅滿足了孩子玩耍的慾望,也會激發起他們的求知慾望,好奇心等等,同時,還能讓孩子慢慢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等能力。

童年是很重要,在科學家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如果在童年時代孩子沒能玩耍的話,可能長大以後,不會很快樂,難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如果在童年,孩子沒有玩夠的話,他們的社交能力,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

每個孩子都需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每個孩子都需要有充足的時間玩耍,家長們需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們能夠盡情地玩耍。

教育專家們指出,孩子在童年時代,與同齡人一起玩耍是很重要的,能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孩子與同齡人的玩耍中,他們會逐漸知道什麼言行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什麼是無法接受的。孩子們在玩耍中,逐漸知道了如何與他的同齡人溝通交流,如何與同齡人交往,孩子從中,知道了如何社交。

教育專家們發現,玩耍除了以上可以幫助孩子之外,玩耍還能釋放孩子的壓力。當孩子與小夥伴玩耍的時候,他們會在玩耍中,漸漸將自己的壓力釋放出來,玩耍能夠順利地幫助這些孩子擺脫焦慮和壓力的困擾。

會玩的孩子,無論到了什麼樣的環境,總是能夠發現好玩的東西,總能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把遊戲變得好玩。這樣的孩子創造力十足。

會玩,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也有助於孩子許多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在玩耍過程中,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的慾望。

會玩,使得這個孩子變得開朗樂觀,富有幽默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勇敢而且大膽,可以使孩子在童年時光有着健康而且良好的發展。

教育專家們建議,孩子在上小學之後,也要有一定的玩耍時間。那麼,如何讓孩子玩得開心,玩得有意義呢?專家們還給出了一下一些建議。

玩的內容要充滿歡樂,不管是參加“興趣班”,還是讓孩子與其他小夥伴打鬧,孩子在其中一定要感受到快樂。

孩子要主動參與,可以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活動,比如鋼琴、舞蹈、戶外運動等等,一定要孩子有興趣參與其中。

沒有時間限制,玩就是隨興,可以隨時開始、隨時結束。

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要爲了學會什麼而去玩,不然就喪失了遊戲的本質,孩子會在遊戲中自然而然學會一些東西。

不要在意輸贏,一定要分出“勝負”的活動就不是遊戲了;

玩的活動一定要有同伴的參與,孩子喜歡和孩子一起玩。

寫在最後

愛玩是孩子的一種天性,雖然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看書,多學習,但是,還是要給孩子留出一段時間玩耍,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玩耍,讓孩子釋放自己的天性,教育專家們反覆強調,會玩的孩子將來更加優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