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三位皇帝,他們也是一直活躍在歷史書本上的人物。圖片:開始奢靡的乾隆劇照。

古代帝王傳位的時候,不僅要將皇權傳遞下去,還要爲下一任君主奠定統治基礎。
一般來說,只要是勤政節儉一些的帝王,駕崩之後國庫都會充盈,下一任君主不用爲庫銀之事而發愁。至於奢靡成性的帝王,待駕崩之時可能國庫也是所剩無幾了,下一任君主只得“從頭出發”。

圖片:年老的乾隆皇帝劇照
“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三位皇帝,他們也是一直活躍在歷史書本上的人物。在這三位帝王的領導下,清朝一度出現盛世之局,也就是歷史上的“康乾盛世”,怎麼不見雍正的名字呢?難道雍正的功勞不高嗎?
自然不是,其實雍正纔是真正的功高勞苦。要知道,康熙統治晚期政局是很混亂的,還給雍正帝留下了一堆“爛攤子”。對此,雍正也是夜以繼日的奮鬥,平均下來每日僅有四小時的睡眠時間。
正是因爲這樣勤政,纔將大清的基業扎得更深,更是爲乾隆帝留下了大量的資金,讓他不用爲資金之事發愁。

圖片:乾隆繼承的一部分銀子劇照
提到“康雍乾”,我們自然先從康熙皇帝說起。八歲之時,康熙登上帝位,成爲了一國之君。雖然年紀尚小,但是康熙聰慧不已,並且識得大局。
在十四歲,康熙得以親政,兩年之後又憑智謀除掉了鰲拜這樣的權臣,將皇權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上。隨後,又開始着手“消藩”一事,並且還平定了三藩之亂,可見其英明神武。
不過,到了統治晚期,卻出現了諸多不利家國的失誤。官員貪腐,康熙帝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些年積攢起來的四千多萬兩銀子不斷流失,落入貪官污吏手中。

圖片:八歲的康熙登基劇照
就這樣,等雍正帝接手皇位時,時局並不理想。而且國庫所存的銀兩也只剩下了八百萬兩。這自然是一件壞消息。
爲了轉變這樣的局面,雍正開始整頓吏治,針對那些“貪官污吏”動手,實行“耗羨歸公”政策,並且推行養廉銀製度,施行攤丁入畝等等。

圖片:雍正皇帝畫像劇照
雍正上位之後,也是一心提倡“節儉”,並且以自己爲榜樣,讓百官效仿,讓天下之人效仿。當時,後宮中不管是妃嬪還是宮女太監,若是有喫剩的東西,雍正還會親自派人去檢查,看看是否存在浪費的現象。
此外,雍正自己的服飾也簡單,很少訂製新衣。從種種情況來看,雍正的節儉並不是爲了博得美名,而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做好這件事。

圖片:勤懇的雍正帝劇照
在這種的環境下,乾隆平穩的登基繼位,更是成爲了歷史上最長命的皇帝。雖然國庫充盈,但乾隆並沒有揮霍之心。相反,乾隆也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帝王,繼續推行“攤丁入畝”制度。
爲了減輕天下百姓的壓力,乾隆曾五次下令免了錢糧稅賦。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百姓們自然安居樂業,農業生產力也是提高了許多。

圖片:勵精圖治的乾隆劇照
不過到了統治晚期,或許是乾隆感到疲倦了,人也開始懈怠起來。統治之初也是遵循雍正帝的教導,勤政節儉。到了統治晚期,就變爲了倦怠奢華。同時,清朝的風氣也變了模樣,掀起了一股“懶政之風”。
乾隆也是變着花樣的耗費國庫銀兩,大量購買古董珍物,大肆修建亭臺樓閣等等。在這樣的奢靡風氣下,原本充盈的國庫很快就乾癟了下去。
等到嘉慶皇帝登基之時,國庫的銀兩已經所剩不多了。有些人認爲乾隆的做法有些不恰當,嘉慶畢竟是他自己的兒子,好歹雍正給他留了六千萬兩銀子,而他卻只給嘉慶留了這麼一點。

圖片:開始奢靡的乾隆劇照
其實我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雖然乾隆給嘉慶帝留下的現錢不多,但是卻也給留了一個巨大的財庫。這個財庫就是清朝大貪官和珅。
“懶政之風”盛行時,也是和珅攬財的最佳時機。但凡有想做官或是升官的人,都可以找他進行交易。只要價格到位,一切好商量。

圖片:各地官員送來的珍品禮物劇照
當時,在清朝民間流行這樣一句俗語,就是“和珅跌倒,嘉慶喫飽”,這句俗語並非是空穴來風。嘉慶帝上臺之後,也是第一時間處置了貪官和珅,人入獄,家產收歸國有。
這一查封家產,直接查出了總價值十多億的財富。無數名貴的字畫以及價值連城的古董珠寶,足夠嘉慶奢靡一生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帝也知道和珅貪污受賄,但是卻睜隻眼閉隻眼,就是爲了將他留給嘉慶來處置,這纔是乾隆真正的心思。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