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個被授予美國上校軍銜的中國人,正是馮·卡門教授的高徒,大名鼎鼎的錢學森。是到揭曉答案的時候了,美軍召集的這批人,都是美國國內頂尖的軍事科技專家。

1945年春天,納粹德國已經陷入窮途末路之中。在這個勝利即將到來的時刻,美國軍方悄悄的召集了一批人。這批人原本大都是地方上的平民百姓,美軍直接讓這些人蔘軍入伍,並分別授予了不低的軍銜。這羣人中的頭,直接授予了少將軍銜。而且這批人中居然還有一箇中國人,他被授予了上校軍銜。美軍之所以一下子給予這批如此高的待遇,說到底是爲了讓他們去辦一件事情。說的清楚點,是去馬上就要垮臺的納粹德國尋寶。

納粹德國曾經幾乎統治了整個歐洲,從各個被佔領國家,搜刮到了天量的財富。隨着納粹在戰場上的節節敗退,很多財富被有意或者無意的隱藏了起來。少數不甘心失敗的死硬納粹分子,甚至還指望靠着這些隱藏的財富,東山再起。

在這裏僅舉一個例子,1945年4月,美軍在德國圖林根地區的默克斯村附近的一處礦井內,發現了德國國家銀行在此藏匿的大量黃金、鉑金、鑽石、白銀等財寶,光黃金就包括:8198塊金錠,55箱金磚,數百袋黃金器皿和製品,超過1300袋的金馬克、金法郎和金英鎊,711袋20美元的金幣,9袋珍稀的古代金幣等。光黃金一項,按照現在的黃金價格,就值一百多億美元。

前面提到的這批人,難道是去德國尋找金銀財寶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去尋的寶貝,比金銀鑽石什麼的,要更珍貴。

圖爲美軍正在清點納粹藏匿的金銀珠寶

而能夠比金銀財寶還珍貴的東西,會是什麼呢?難道是那些號稱無價之寶的珍貴藝術品。在納粹德國的高級官員裏,不乏附庸風雅之徒。最典型的就是納粹德國的二把手戈林。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強取豪奪,蒐集了包括繪畫雕塑在內的大量藝術珍品。隨着納粹德國的瀕臨崩潰,這些之前搜刮到的大批藝術珍品,也在匆忙中被四處遺棄或是隱藏起來了。西線的盟軍與東線的蘇軍,爲了搜尋納粹隱藏的藝術珍品,都組織了專門的尋寶部隊。這個故事後來被好萊塢搬上銀幕,拍成了電影《盟軍奪寶隊》。

圖爲電影《盟軍奪寶隊》海報

當時發現的各種藝術珍品,光繪畫就包括了達芬奇、塞尚、馬奈、維米爾、倫勃朗等世界著名藝術家的作品。雖說用金錢衡量這些藝術珍品,有些不妥當。但在沒有其他好辦法的情況下,也只能如此了。以倫勃朗畫作爲例,在2018年12月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倫勃朗的一幅晚年作品,就拍出了948萬英鎊。

那麼本文開頭提到的那批人,是去追尋納粹的藝術寶藏嗎。答案還是否定。他們所要找的寶藏,比那些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還要寶貴。是到揭曉答案的時候了,美軍召集的這批人,都是美國國內頂尖的軍事科技專家。他們組成了一個軍事科技調查團,團長是馮·卡門教授。那個被授予美國上校軍銜的中國人,正是馮·卡門教授的高徒,大名鼎鼎的錢學森。

圖爲納粹德國在敗亡中遺棄的部分藝術品

至於他們去德國要找的寶貝,正是納粹德國的尖端軍事科技資產。說的詳細些,包括尖端科技軍事裝備、尖端科技儀表設備、尖端軍事科技資料,當然最重要的是尖端軍事科技人才了。這個調查團的任務,就是要找到這些珍寶,並把他們統統打包帶回美國。

1945年4月,這個軍事科技調查團從美國乘飛機出發,來到了還處於戰火中的德國。1945年5月2日,錢學森跟隨美軍攻入巴伐利亞。在這裏,一條大魚露出了蹤跡。錢學森所在的美軍部隊俘獲了一名叫姓布勞恩的火箭工程師,此人是納粹導彈之父:馮·布勞恩的親弟弟。他帶來了哥哥的口信,願意與同事一起向美軍投降。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美國人當然是求之不得了。在慕尼黑附近的一所美國軍營裏,馮·卡門與錢學森提審了馮·布勞恩。兩位日後中美兩國的頂尖航天科學家,以這種方式第一次見面了。

一見面,馮·布勞恩就開口說:“我知道我們創造了一種新的戰爭模式,問題是現在我們不知道。應該把我們的才智貢獻給哪個戰勝國。我希望地球能避免再進行一場世界大戰,我認爲只有在各大國導彈技術均衡的條件下,才能維持未來的和平。”按照錢學森的要求,馮·布勞恩寫出了《德國液態火箭研究與展望》的書面報告。

馮·布勞恩得到了美國方面的高度重視,很快就被用飛機接回了美國。再往後,他領導設計了世界上最大的火箭,把人送上了月球。

圖爲馮·布勞恩與自己設計的土星5號火箭

在德國北部布倫茲韋格附近的松樹林裏,盟軍發現了一個納粹空軍的祕密研究所,這裏是德國納粹二號頭目戈林直接領導的“氣體動力學研究所”。在這裏,56棟建築物在樹林裏經過了精心僞裝,從空中看就是普通的農舍,因此戰爭對此處的破壞很小。

1000多位研究人員在此進行彈道、空氣動力學、噴氣推進等實驗。在這裏,錢學森一行人獲得了噴氣推進、彈道導彈等方面的豐富資料和數據,並直接審訊了德國研究人員。

圖爲影視作品中的納粹空軍祕密研究基地

在這裏的一口乾涸的枯井裏面,發現了大量的文件檔案資料,包括各種飛機的設計文件,有計算書、設計藍圖、風洞試驗報告等。僅在這一個研究所,錢學森他們就獲得了三百餘萬份珍貴科技資料,重達1500多噸。

接下來考察團考察了諾德豪森、哥廷根、亞琛、慕尼黑等涉及航空領域的德國城市。通過考察以及審問德國俘虜,他們喫驚的瞭解到,德國當時已經設計出了一款洲際導彈,射程可達5000多公里,可從法國本土直接攻擊美國的東海岸如紐約、華盛頓這樣的大城市。如果戰爭再拖延一段時間,估計對美國將會產生重大損失。

在被錢學森審訊的德國科學家與工程師裏面,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名字叫普朗特,當時已經到了古稀之年,是馮·卡門的老師,錢學森的師祖。三代師生,以這樣一種尷尬的場面聚在了一起。

從左到右分別爲普朗特、錢學森、馮·卡門

在二戰勝利後的這次科技資產瓜分狂潮中,美國無疑是最大的贏家。根據不完全統計,被美國挖走的德國頂尖科技專家,達到一千多人。至於帶走的尖端科技資料,尖端科技儀器與設備,更是數不勝數了。對美國科技的深遠影響,延續至今。

錢學森在考察結束後,寫了多份關於德國火箭和噴氣技術方面的調研報告,內容涉及箭形機翼、火箭、超聲速氣體動力學、衝壓發動機、脈衝式空氣噴氣發動機、液體炸藥炸彈、飛機上的噴氣渦輪發動機的安裝問題等。在此基礎上,調查團還編寫了題爲《邁向新高度》的九卷報告,爲戰後美國飛機和火箭的發展提出了長遠的規劃藍圖,其中五卷爲錢學森執筆。

1945年10月,日本投降後,錢學森帶領幾位專家,去考察日本的航空科研情況。1947年,他回國結婚,由於當時中國的國內政治局勢,他很快返回了美國。接下來的發生的故事,基本上已經衆人皆知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計劃攜帶家人回到祖國,卻遭到美國的無理扣留,長達五年。1955年,中國政府通過與美國的外交談判,經過周恩來總理和中國政府的巨大努力,甚至不惜釋放了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爲交換,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

圖爲1955年,剛回國時的錢學森

回國以後,錢學森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首任所長、研究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副院長,併兼任該院一分院院長;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力學系首任主任。1965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後兼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1970年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82年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由於在應用力學、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諸多技術科學領域以及爲發展我國航天事業做出的開創性貢獻,使他獲得來自國內外的很高榮譽。1999年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2年獲第二屆“霍英東傑出獎”。同年,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批准,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爲3763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爲“錢學森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