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俄羅斯三支艦隊的動作,顯然讓美國海軍作戰部更加牴觸“戰爭”,這無疑在影響國防部的“佈置”,讓特朗普想要發動戰爭變得阻礙更大。如果美國和以色列過分逼迫伊朗,最終很可能將俄羅斯捲入戰爭。

若從未來角度回看2020年的國際形勢,恐怕最直接的評價就一個字:“亂”。一切都亂做了一團,可正因爲混亂,反而無意間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制衡。特朗普的白宮,幾乎成爲了美國“鷹派”的根據地,而國防部顯然也被“鷹派”掌控,所以美國對外戰爭一直處在“爆發邊緣”,隨時可能對委內瑞拉或伊朗動手。但是與美國“鷹派”唱反調的卻是兩院中的“鴿派”以及像海軍作戰部這樣的勢力,他們並不希望在疫情期間大動干戈。

可即便如此,特朗普當局和美國鷹派也一直在試圖推動戰爭的“爆發”,尤其針對剛剛完成自主研發火箭將間諜衛星送入太空軌道的伊朗,現在若不動手恐怕會錯過“最好時機”。更何況伊朗最強大的盟友俄羅斯,如今因爲石油戰、盧布“大跳水”以及疫情的“三重摺磨”而處在歷史性最虛弱的時期。

如此天賜良機之下,也難怪美國對伊朗屢次蠢蠢欲動,戰爭始終處在一觸即發之際。可就在這時中東局勢直轉突變,伊朗最強大的盟友俄羅斯終於“果斷出手”,特朗普態度因此大變,開始小心翼翼地試探俄羅斯的同時,有意與伊朗緩和衝突。

如果美國“要動”伊朗,俄羅斯是什麼態度?相信特朗普不會直接問普京,避免再來一次“通俄門”事件。但是,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對話,不用“通電話”,直接看各自的反應就能一目瞭然。近日俄羅斯一系列舉動,徹底將俄羅斯的“兇悍”表現得淋漓盡致,讓美國也不得不心虛三分。普京到底做了什麼,令特朗普這樣“嘴硬”的人都態度立變?接下來提到的5大“戰略反擊”足以令特朗普爲之色變。

首先,俄羅斯解開疫情禁令,復工復產。表面上看是經濟承受不住壓力,可往深層去想,其實這代表着俄羅斯隨時準備介入新的戰爭。如果現在不復工復產,一旦美伊真的開戰,俄羅斯再想介入戰場,再緊急復工復產別說是否來得及,但絕對會落後一籌。所以乾脆直接復工,其中也包括軍工產業。單就這一個“舉動”,其實已經表明了俄羅斯的態度,那就是哪怕“壯士斷腕”,也要時刻準備與美國扳手腕。

其次,位於黑海、波羅地海和太平洋上的三支俄羅斯艦隊展開軍演,在疫情期間顯然不是“面子工程”,而是直指波斯灣,這時做好了隨時開戰馳援伊朗的準備。這麼做不是給特朗普或者國防部看的,而是直接對美海軍作戰部施壓。

事實上,美國海軍作戰部一直與國防部派來的海軍代理部長“不對路”,前者不願意對伊朗開戰,後者則代表國防部隨時“監督”海軍參戰。但俄羅斯三支艦隊的動作,顯然讓美國海軍作戰部更加牴觸“戰爭”,這無疑在影響國防部的“佈置”,讓特朗普想要發動戰爭變得阻礙更大。

到這裏可還沒結束,要知道美國打算動伊朗算是徹底將俄羅斯逼入“絕境”,加上此前石油戰和盧布大跳水的“新仇舊恨”,俄羅斯豈會到這裏就結束?此前推遲的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大閱兵直接從“日期待定”變爲了6月24日舉行。看似是爲了疫情振奮士氣、民心,其實這是在對美國和北約示威。讓這些國家明白,即便俄羅斯疫情纏身,那又如何?該閱兵照樣閱兵,若真的開戰,照樣戰場相見。

至此還沒有結束!5月4日,美國支持的以色列襲擊了位於敘利亞境內的什葉派民兵駐地,而什葉派民兵背後則是伊朗在支持。只是讓美國和以色列沒想到的是,5月5日普京直接做了一個“重磅決定”,直接對伊朗軍隊開放赫梅米姆空軍基地。表面上看只是讓伊朗藉助俄羅斯的空軍基地,可實際上這背後別有深意,這代表着俄羅斯會時刻關注“局勢”,必要的時刻將直接介入戰爭。

如果美國和以色列過分逼迫伊朗,最終很可能將俄羅斯捲入戰爭。難怪特朗普在近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不希望美伊真的爆發戰爭,而是希望一切矛盾放在談判桌上解決。不得不說,俄羅斯的這番“硬核表態”確實鎮住了美國,也讓特朗普心生顧慮。對於當前的美伊俄形勢,你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