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修昔底德是雅典海军将领和历史学家,作为雅典和斯巴达持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亲历者,修昔底德记录了雅典和斯巴达两强相争的历史,因此后人将一山不容二虎必然引发两强争霸称为修昔底德陷阱。伯罗奔尼撒战争就是典型,雅典人和斯巴达人都是希腊人,不久之前还联手击败了波斯帝国的入侵,既无世仇更无血债,按道理不应该打仗打到不死不休。

修昔底德是雅典海军将领和历史学家,作为雅典和斯巴达持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亲历者,修昔底德记录了雅典和斯巴达两强相争的历史,因此后人将一山不容二虎必然引发两强争霸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之所以在西方家喻户晓,是因为两强争霸的结局是两败俱伤。无比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就辉煌不再,而且这样的事在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伯罗奔尼撒战争

如果将古希腊的每一个城邦视为一个国家,那么伯罗奔尼撒之战就是典型的古代世界大战。雅典及其小伙伴组成提洛同盟与斯巴达及其小伙伴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争的起因向来有争议,不过从城邦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事情并不算复杂。

雅典联合爱琴海诸城邦组成提洛同盟,成员国每年将财政收入的10%作为"保护费"上交雅典,雅典负责同盟国的安全,成员国未经雅典同意不得退出同盟。

斯巴达依托伯罗奔尼撒半岛组织了伯罗奔尼撒同盟,同盟内所有城邦一律平等,遇到外敌入侵时斯巴达义务帮助同盟应战,成员国无需缴纳任何"保护费",城邦拥有加入或退出同盟的自由。

显然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存在挡了雅典的财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占据绝对优势的雅典挑起了针对斯巴达的战争,结果却是雅典遭遇惨败。

拥有巨大优势的雅典为什么会失败同样众说纷纭,从城邦利益的角度解读依然不复杂。

提洛同盟成员因为被强迫向雅典支付"保护费",因此离心离德,参战时出工不出力。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斯巴达的同盟范围不断壮大,实力强劲的叙拉古和波斯帝国先后成为斯巴达的盟友,最终交战双方的力量发生逆转,斯巴达完胜雅典。

强者才是两强争霸的发起方

人们通常认为两强争霸是挑战者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而发动的,真实的历史却表明恰恰相反,两强争霸是称霸者为了保持不当得利的地位而打压挑战者发动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就是典型,雅典人和斯巴达人都是希腊人,不久之前还联手击败了波斯帝国的入侵,既无世仇更无血债,按道理不应该打仗打到不死不休。

结果却是战争持续了27年,期间有多次走向和平的良机,都被雅典无情的拒绝了。向来被西方视为精神故乡的雅典,变身成为战争狂人等待被自我埋葬的结局。

斯巴达的最终胜利是在联手曾经的死敌波斯帝国后完成的,骄傲无比的斯巴达勇士,在取得对雅典战争的胜利后,变身成为波斯帝国的雇佣军,这不能不令人唏嘘。

胜者斯巴达当了雇佣军、败者雅典被解除了武装,古希腊文明迎来的是彻底的惨败。自此之后,地中海世界开始从古希腊文明向古罗马文明过渡。

阳光之下无新鲜事,二十世纪的世界大战从过程到结局又将古希腊时代的世界大战重演了一遍。

日不落帝国的没落

大英帝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之后,建立起了环球殖民地,史称日不落帝国。

帝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就是宗主国向藩属国收取"保护费"的关系。理论上来讲,谁的实力强谁就有资格收"保护费"。

因此大英帝国从骨子里惧怕欧洲大陆出现强权国家,威胁自己的霸主地位。于是英国执行谁冒头就敲打谁的遏制挑战者策略。

拿破仑法国崛起了,英国联合普鲁士、奥地利与俄罗斯组成反法同盟,将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俄罗斯崛起了,英国联合法国和奥斯曼帝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痛击俄罗斯。

德国崛起了,英国联合法国和俄国与德国展开殊死搏斗,赢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英法德是同宗同种的日耳曼人后裔,在二十世纪变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不是德国而是英国,英国挑起的是保卫霸主地位之战。

战争的结局也跟两千五百年前类似,英法德同为战争的大输家,欧洲文明整体进入衰落期,美国后来居上称霸全球。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成为了美国的跟班小弟。

新时代的两强争霸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新一轮的两强争霸变成了愈演愈烈的中美之争。争端的发起方毫无疑问是拥有霸权的美国。

美国很明显是为了保持世界范围内"剪羊毛"收"保护费"的霸主地位,主动发起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天朝上国"的时代就不向藩属国收取"保护费"。在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中,保护藩属国的安全是宗主国的义务,而不是牟取暴利的手段。

从这个角度看中美之争并非两强争霸,而是一方为了保持霸权对另一方的单方面打压。既然如此结局就早已注定,如果霸主始终秉承损人利己剪羊毛的价值观,或早或晚必然走向衰退。

古代世界大战和现代世界大战的结局都是两败俱伤,古希腊文明和现代欧洲文明走向没落,二十一世纪的中美之争会走出两败俱伤的修昔底德陷阱吗?

当然会,这一次是两大文明体系的碰撞,秉承包容共赢价值观的文明,有机会将两败俱伤扭转为合作共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