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到幸福一定會想到佛學,白巖松在《幸福了嗎》中講到他在2006年時,去看過季羨林先生,當時他老人家正在修改之前已經出版的書《佛教十五講》,他只是說自己似乎又明白了一些,還談不上信佛,只是像很多中國人一樣,對佛教有一種很親近的感覺。當我們不用花太多時間再爲生存奔波時,人的感覺會好很多,這也是幸福的基礎。

毫無例外,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個願望,就是過上幸福的生活。

愛默生也曾說過一句話:“一個人最大的貢獻就是讓自己變得幸福,因爲你幸福了,就對這個世界少一分禍害。”

可幸福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不管怎麼回答,似乎答案都不能讓人滿意。

白巖松之前寫過一本書叫《幸福了嗎》,寫到這樣一種現狀:

中國人也逐漸發現,幸福並沒有伴隨着物質如約而來,整個人羣中,充滿着抱怨之聲,高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窮的抱怨,福的也抱怨。

馬雲前兩天在直播中,還在勸年輕人不要抱怨壓力大,因爲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結果年輕人都覺得馬雲爸爸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都說成年人只談利益,小孩子才談對錯,可是當下只談利益的成年人,到底賺到多少錢,纔算夠,怎樣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呢?

金錢跟是否幸福有關,但絕不是因果關係

去年年底有一部電影叫《兩隻老虎》,是葛優和喬杉主演的,電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鄭成功(葛優飾演)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老闆,平時出入都有助力跟着那種,他有花不完的錢,卻感覺不快樂,於是想在自己開發的樓盤上輕生。

餘凱旋(喬杉飾演)是個一窮二白的年輕人,女朋友因爲傍上了有錢人,離開他。他感覺心灰意冷,想要去綁架別人,獲得贖金,用這些年把自己的女朋友再追回來。

餘凱旋綁架了張成功,一個需要錢,另一個錢多到花不完,綁架者和被綁者來回切磋期間,形成了相互救贖的關係。

餘凱旋幫助張成功完成了三個願望,其中一個就是救贖徐凱旋本身,另外兩個一個是爲友情,另一個爲了愛情。

我們且不談這部電影有多少差評,就看影片給我們的啓發,就是再有錢的人也會有想輕生的,沒那麼有錢的人未必是一無所有。

在電影裏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掙了10萬,想要50萬,掙完50萬,又想要100萬,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確實如此,我們追求金錢都像一輛自動駕駛的車,只管往前跑,卻不知道掙多少錢才能好好生活,纔敢好好享受生活,所以不管現實中,很多人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感受不到幸福。

幸福的迷思中有一樣是確定的,人生苦難重重,不管你擁有多少,失去多少,生活總不會是圓滿的,而痛苦的感覺每個人都有,人不受這種苦,就要受那種苦。

那麼這些痛苦的感覺,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最近看了魏知超和王曉微老師合著的一本書,《進擊的心智.優化思維和明智行動的心理學新知》,其中有一章就是講人爲什麼會痛苦,如何有效的提高人的幸福感。

說到幸福一定會想到佛學,白巖松在《幸福了嗎》中講到他在2006年時,去看過季羨林先生,當時他老人家正在修改之前已經出版的書《佛教十五講》,他只是說自己似乎又明白了一些,還談不上信佛,只是像很多中國人一樣,對佛教有一種很親近的感覺。

白巖松說跟季羨林聊天的那幾個小時,他們是平靜又快樂的。

《進擊的心智》中說到:在佛學形而上的視角里,“苦”的根源在於“無明”。明,是明白,看見。無明,就是我們看不見,看不明白。

用通俗的語言講,也就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不真實的,所以纔會痛苦。

放到進化心理學的範疇裏,人痛苦的根源分爲三種:

其一,不合時宜之苦

我們現代人保存着很多遠古人類的心智模式,比如說,愛喫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說一遇到威脅,身體就會自動逃跑或是反抗。

喫太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我們就會體重超標,當自己意識到不美觀,身邊人評價太胖時,我們就會痛苦。

當我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發現威脅時,就難以有多餘的精力去處理好工作,或是全心全意的去做一件事。

那些曾經讓我們受益的很多自動反應模式,如果現在一直沿用,很有可能就會產生痛苦。

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卻總是習慣於用本能行事,自然就會有不合時宜的苦。

其二,神經過敏之苦

我們祖先最初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沒有結實的房子保護,也沒有尖銳的刀子護體,他們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周圍有沒有威脅自己生存的老虎或是蟒蛇。

所以,他們總是生活在焦慮裏,看見風吹草動,都會害怕,緊張,全身進入戒備狀態。

可當下的世界,真的比以前安全了太多了,可我們還是容易焦慮。我們害怕因爲說錯一句話,得罪了老伴,儘管我們知道不會有生命危險,工作沒了可以再找,可我們依然會緊張不已。

原本神經過敏是保護我們的生存機制,可當下如果神經過敏,肯定會受到很多不必要的折磨。

其三,永不滿足之苦

人總是貪心的,永不滿足是前進的動力,也是難以持久快樂的重要原因之一。

叔本華說:人生就是一團慾望。當慾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當慾望得到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擺盪。

在工資只有2000時,買一個100元的包,就感覺很幸福。當工資漲到20000時,買個2000元的包,也感覺不是那麼滿足。

我們買了房,就想買車,看別人有大房子,就想換個更大的房子,之後再買個名牌車子,慾望確實刺激了消費,但欲壑難平也是事實。

幸福並不是由自己掌控的,但提升幸福的方法確實存在

積極心理學常提到一個讓人感受到幸福的方法,常懷感恩之心,現實中也有很多人記感恩日記,但這樣的提升幸福的方法,根本找不到出處。

2013年荷蘭一個研究團隊已經證實,常懷感恩之心,每天記錄三件值得感恩的事,對於提升幸福感效果並不大,並且這種方法論也不嚴謹。

《象與騎象人》中有這樣的一個洞見:幸福不只來自我們的內心,也來自外在。那麼提升幸福的方法就不只是關懷自己的內心,還要顧及外在的生存環境。

首先:幸福的先決條件在於,花在維持自己生存上的時間越短,幸福的可能性越大

《進擊的心智》中認爲:幸福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足夠多的休閒時間,這是追求幸福的基礎。

現在很多人都想財富自由,其實並不是想要多少錢,而是想要隨心所欲幹自己想幹的事,就是不用爲喫喝拉撒睡操心時,這就是人們眼中的幸福時刻了。

確實如此,要不然也不會有上班就是上墳的段子了,當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足夠時,你就能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去見自己想見的人,去體驗自己想體驗的一切。

李笑來老師在《財富自由之路》中說:我們想要的自由,本質上是時間的自由。當我們不用花太多時間再爲生存奔波時,人的感覺會好很多,這也是幸福的基礎。

其次,處理好和親朋好友的關係

哈佛大學有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顯示:那些幸福的人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當我們擁有幸福的婚姻,擁有三五知心的好友,我們就能遠離孤獨,因爲孤獨對人的身心有害,另外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能保護人的大腦。

如果一個人年老時,能夠擁有過得去的生活,身邊還有親密的伴侶和幾個朋友,那麼TA一定會感覺生活是幸福的。

再次,體驗豐富的自然和文化世界

在廣袤的大自然裏,或是置身於文化的長河中,我們感覺到的是自己的渺小,內心會不自覺生出敬畏心。

《進擊的心智》中特意提到了,爲什麼當人走入大自然能減壓的問題,不僅因爲它能讓人產生敬畏心,還有一個因素是大自然中的分形結構,而當人眼看到分形的大自然時,就能夠減緩壓力。

俄國俄勒岡大學物理學教授理查德.泰勒和瑞典的心理學家卡羅琳.哈格爾研究發現,當人眼中的景物的分形維數在1.3-1.5時,大腦額葉會產生α波,而α波是人在放鬆舒服的狀態下會產生出的腦電波。

大自然中大大小小的形狀,分形維數剛好就在1.3-1.5之間,所以在大自然中,人能感覺到放鬆和舒適。

最後,追求人類在知識和藝術創造方面的成果

很久之前,我們沒有音樂、電影、紀錄片和大量的書籍,可如今卻不同,現在可欣賞的文化藝術作品真的是非常多。

不管是看一部好電影,還是第一本好書,抑或是去找一部宏大的紀錄片,都能夠震撼人的心靈,讓內心有一種被慰藉的感覺。

寫在結尾:

梁漱溟先生曾經在他的書上寫過,人類面臨着三大問題: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是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後是解決人和自己內心間的問題。

其實說的就是人先要解決基本需求問題,其次就是處理好家庭問題,最後,也就是很多人說的中年危機時,就是該處理和自己內心關係的時候了。

也許幸福對每個人來說,定義都不同,但我們最終追求的就是內心的平和,也只有內心平和,才能真正嘗試理解這個世界,也纔有機會感受幸福的瞬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