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特朗普政府宣佈新限制措施,阻止世界各地的公司使用美國製造的機器和軟件幫助華爲後,北京許下了要打擊在中國運營的美國科技公司的諾言。前香港政府高級官員、給北京當顧問的劉兆佳說,美國的壓力沒能促使中央政府重新考慮香港問題,部分原因是中國領導層已經預期美國會在很多領域反對中國。

北京仍呼籲合作,但已加強抗衡美國的決心

  北京——週四,中國無視來自華盛頓的威脅,制定了一項計劃,將禁止香港(專題)任何被視爲具有顛覆性的異議行爲,進一步剝奪了這片二十多年前從英國收回的領土的自治權。

  不過,儘管該計劃獲得了中國最高立法機構的批准,中國官員也將美國嘲諷爲一個專橫的干預者,但李克強(專題)總理仍舊保持着一種和解的口吻。在不對美國的要求做出讓步的同時,他呼籲兩國保持緊密的貿易關係。

  在香港和其他問題上的衝突顯示出,在面對一個日益強大的、正與日益激進的特朗普(專題)政府鬥爭的中國時遭遇的困境。鑑於巨大的經濟利益,中國領導層不願毀掉與美國的關係。但他們也不願退縮,這反映出北京的鷹派和更溫和的力量之間的分歧。

  “凡是美國說的、做的或要做的,中國都會反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在電話採訪中說。

  在新冠大流行、貿易爭端和如今攪動香港的危機上,兩國互相指責的結果是行動和反應的惡性循環,在特朗普的連任競選活動於今年11月結束之前,這種循環可能不會停止。

  在過去兩天裏,華盛頓與北京的之間的你來我往加劇了。

  週三,美國國務卿邁克·龐皮歐(Mike Pompeo)宣佈,華盛頓將認爲香港不再擁有高度自治,爲特朗普結束香港目前享有的特殊經貿關係掃清了道路。不到24小時後,中國立法機關全國人大便恰恰做了龐皮歐所反對的事情:批准在香港實施新的安全法案。

  作爲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爲(專題)的一名高管提起刑事訴訟的長期努力的一部分,美國週三在加拿大(專題)一家法院取得了初步勝利。中國迅速回應,誓言要對加拿大和美國進行報復,中國已停止了從加拿大進口一些東西,並已將兩名加拿大公民拘留了500多天。

  特朗普政府官員提出理由說,他們加徵關稅的做法讓中國坐到了貿易談判桌前。但迄今爲止,他們還沒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行爲——無論是在貿易上,還是在任何其他問題上。

  從北京的角度來看,這些懲罰措施只是暴露了美國敵視中國的核心問題。

  “當中國正在發展爲經濟大國時,美國容忍了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研究中美關係的專家沈丁立在電話採訪中說。“現在中國強大了,美國不再能容忍中國。”

  在特朗普政府宣佈新限制措施,阻止世界各地的公司使用美國製造的機器和軟件幫助華爲後,北京許下了要打擊在中國運營的美國科技公司的諾言。

  在特朗普政府限制中國駐美記者的人數後,中國驅逐了美國三家主要新聞機構的大部分美國記者,包括《紐約(專題)時報》。

  特朗普和習近平(專題)都覺得必須顯得強勢。這位美國總統認爲,把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歸咎於中國是他尋求連任的途徑。這位中國領導人則面臨着巨大的經濟和外交挑戰,這些挑戰可能會激發國內對他大權獨握的反對。

  美國的各種措施沒能使習近平政府感到懊悔,它似乎在感到處境艱難的同時極力反抗。

  中共控制的民族主義小報《環球時報》直言不諱的總編輯胡錫進,幾乎是在激特朗普政府,將其結束香港優惠貿易地位的威脅付諸行動。胡錫進指出,香港的8.5萬名美國人和數十家公司會吞下美國這一決定的“苦果”。

  “華盛頓太過自戀了,”胡錫進週四在微博上寫道。“蓬佩奧(龐皮歐)這樣的美國政客狂妄地以爲,香港的命運就攥在他們的手裏。”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週四順從地採納了政府的建議,將對香港實施壓制顛覆、分裂國家、恐怖主義和其他可能威脅中國國家安全行爲的新法律,什麼行爲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由北京當局定義。全國人大的表決結果幾乎是全票通過,只有一名代表投了反對票,六名代表投了棄權票。

  中國的威權體制和官方新聞媒體給了習近平在面對美國敵意時控制如何傳遞信息的巨大優勢,讓他既能利用美國的敵意來激發公衆的憤怒,又能通過緩和敵意來充當寬宏大量的全球合作伙伴的角色。

  在全國人大週四閉幕後例行公事的新聞發佈會上,李克強特意表揚了美國公司霍尼韋爾(Honeywell),這家公司週二宣佈了一個在武漢的投資項目,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就是從武漢開始暴發的。一個月前,五角大樓曾給了霍尼韋爾一份提供防護口罩的合同。

  李克強在提到與臺灣(專題)的關係時兩次用了“和平”一詞,在一週前的全國人大開幕式上,他提到臺灣時惹人注目地沒有使用這個詞。李克強還強調,中國願意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溯源。

  但中國幾乎沒有表現出妥協的意願。

  加拿大一家法院的裁決爲引渡華爲高管孟晚舟初步掃清了障礙,北京對此反應強烈。美國指控孟涉嫌與繞過美國對伊朗制裁有關的銀行欺詐。

  中國駐渥太華大使館指責美國和加拿大濫用兩國的雙邊引渡條約,“專橫地採用強迫手段限制孟晚舟”。

  “美國的目的是搞垮華爲和其他中國高科技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加拿大一直充當美國的幫兇,”大使館在Twitter上說。Twitter在中國境內被禁止。“整個案件完全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

  中國已經對加拿大出口的豬肉、菜籽油和其他產品進行了報復,並在最近幾天暗示將對更多產品進行打擊報復。中國還以國家安全的罪名將兩名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邁克爾·斯帕沃爾(Michael Spavor)祕密拘留,人們普遍認爲這是報復性的做法。

  這兩名加拿大人從未在公開的法庭聽證上出現過,也未被允許在法庭審理過程中與律師接觸。這已在加拿大引發了更強烈的反華情緒,而加拿大在歷史上並不像美國那樣對中國持懷疑態度。

  康明凱曾在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工作,該組織在Twitter上發佈了一條消息,指出週四是康明凱被拘留的第535天。“每過去一天都是中國聲譽上的污點,”該組織說。

  自2012年以來統治日漸專制的習近平,似乎越來越能忍受對中國聲譽的擔憂。他從新冠病毒大流行中走出來後膽子更大,抓住民族主義的主題來轉移人們對政府在疫情應對早期失誤的注意力。

  習近平將新冠病毒大流行及其仍在逐漸顯露出來的經濟挑戰描述爲一場歷練,會把政府和中共打造得更強大。中國還表明不會被這些挑戰分心,仍將捍衛自己從南中國海到喜馬拉雅山脈的陸地和海洋的領土主張。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司令員本週在北京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刻意提醒人們,解放軍有維護香港和平的責任。

  這種虛張聲勢已削弱了美國也許能使用的砝碼:國際譴責的威脅、貿易限制,甚至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脫鉤的前景。北京現在似乎願意承擔任何代價。

  前香港政府高級官員、給北京當顧問的劉兆佳說,美國的壓力沒能促使中央政府重新考慮香港問題,部分原因是中國領導層已經預期美國會在很多領域反對中國。

  “不管美國如何反應,北京都將堅持自己對香港的新政策,並做好了採取針鋒相對的反制措施的準備,”他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