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唬了美国人民三十年的“它”究竟有多可怕?电影如此好看

10小时前

这部恐怖片其实更像是一部冒险电影,因为很多恐怖惊悚的环节都只是片中的点缀而已,更多的是在交代人物背景,以及整个故事的大背景。片中来自外太空的“它”能够读懂你的思想,从而幻化成你内心最为恐惧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它”,居然吓唬了美国人民整整三十年。

在小嗨观看过的恐怖片中,有这样一部与“27”杠上了存在。

片中的大反派每过27年出现一次。

新老两个版本的上映时间相隔27年。

新版反派的饰演者比尔·斯卡斯加德在老版上映的那一年出生,出演新版时正好27岁。

而老版饰演男主角的演员乔纳森·布兰戴斯在自己27岁时悬梁自尽。

这么多的27,是纯粹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呢?

简直戏里戏外都是戏。

——1990版《小丑回魂》。


在正式分享本片之前,小嗨不得不先提一个人——斯蒂芬·金。

这位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大师无疑是很多好莱坞导演和编剧的“宝藏”。

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又高产,频频被好莱坞改编搬上大银幕。

有的一改编就是两三次,有的打一面世就被视为经典。

《闪灵》、《危情十日》、《肖申克的救赎》……


斯蒂芬·金的小说特点非常鲜明,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描写人类由于自身罪恶走向崩溃和毁灭的过程,就像是某种对于现实焦虑的寄托和排遣。

现实中的恐惧和焦虑会在噩梦中反映出来,而他则在作品中让噩梦回归现实,从而揭示人类内心黑暗的另一半——恐惧与焦虑。

这一点在本片中展现得相当明显,简直一眼可见。

一个可怕的怪物小丑每隔三十年(老版为30年,新版为27年)便会出现在马里兰州一个名叫德里的小镇上。

它似乎在德里镇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在这里,专门残杀儿童,主人公比尔的弟弟就死于它手。

于是比尔和同伴们联手,决心消灭小丑。


什么?看剧情不像恐怖片?

没错,一群孩子组团打怪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成长、战胜恐惧,这样的剧情设定使得本片从根本上就不像是恐怖片,更像是一部惊悚冒险片。

很多原本应该烘托氛围的恐怖惊悚桥段变成了一种点缀,开始为剧情服务,更多的则是在交代人物背景和整个故事的大背景。

可就是这样一部偏向于惊悚冒险电影的恐怖片,却成为了众多美国人民的“童年阴影”,甚至整整吓唬了他们三十年的时间。

就连斯蒂芬·金自己都说:这种类型的小说,我只写一次就好。

究竟为何?


其实别看本片的恐怖桥段不是为了烘托氛围,但它吓起人来真是一点也不含糊。

比尔的弟弟巧遇小丑的那一段,雨天,下水道里的小丑只露出一张脸。

上一秒还笑嘻嘻地说着“我们现在就是朋友了对吧”,下一秒就张开满是尖牙的血盆大口直接咬掉了小男孩的一只胳膊。

害你之前先跟你套近乎、拉近关系,真符合现实生活中某一部分人的嘴脸。

小女孩贝弗莉在洗手间里的那一段,水槽喷涌而出的鲜血爆满整个洗手间,颇有《闪灵》的味道。

还有比尔等人一起观看投影的那一段,小丑突然出现在投影上的那一刻简直让人猝不及防、心惊肉跳。


这些桥段在新版中也全部出现,本片由于那个年代的技术条件限制没有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新版则在当今电脑特效的加持下将其推上了更高的境界。

不过无论如何,能够被新版采用,已经足够说明这些桥段本身的优秀。


即便说了这么多,相信也还是会有很多小伙伴不屑一顾。

其实这在所难免,由于文化差异和代入感,很多欧美恐怖片中的恐怖点我们get不到。

就比如《驱魔人》中小女孩用十字架戳下体的桥段,在我们看来根本没什么,但在欧美人看来却恐怖至极,因为这样的行为在其宗教里是对于上帝莫大的亵渎。


同理,美国人民对于本片的恐惧大多源自于小丑恐惧情节。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人——约翰·韦恩·盖西。

他是美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连环杀手,在1972年至1978年之间至少奸杀了33名男孩及年轻男性,引起了巨大的社会恐慌。

由于他在一些公共活动中经常装扮成一个他自己设计的形象“小丑坡格”,因此大众又称其为“杀手小丑”。

所以你看,美国人民的小丑恐惧情节是相当严重的,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很多国外的恶搞视频里看到装扮成小丑惊吓路人的桥段。

而我们印象当中的小丑形象可能也就是和蔼可亲的麦当劳叔叔吧。


话说回来,上文提到,片中的小丑自从德里镇建立时就已经在那儿了,那么它究竟来自哪里呢?

这一点不管是老版还是新版都没有交代,不过原著中描述得非常清楚:

“告诉你的朋友,我是某个灭绝物种的最后幸存者。”

它一边说着,一边摇摇晃晃跟着她走下门廊,露出瘦削的狞笑。

“是垂死星球上的唯一生还者。我来是为了抢走所有女人,强暴所有男人......”


事实上,小丑是一个外太空生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降临地球了。

它能够读懂人们的思想,幻化成人们内心最为恐惧的东西。

它并没有实体,就连小丑也是它想让人们看到的形象。

所以原著小说和新版电影的名字都只用了简单的“It”,这个“It”不仅指代小丑,还象征着“它”本身以及“它”所能够变化出来的所有形象。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片中每个角色所面对的“小丑”都是截然不同的,或者说都是他们内心真正的恐惧。

这也更加符合斯蒂芬·金的一贯风格——探讨恐惧的本源。

恐惧的本源是什么?

每个人内心的恐惧,都是恐惧的本源。


当然了,如果只是如此,那么本片还不至于成为美国人民如此畏惧的存在。

它真正的精彩之处在于——整个故事的大背景和片中与现实遥相呼应的种种隐喻。

斯蒂芬·金之所以能够拥有如今这样堪称巨大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作品足够恐怖,更是因为他总能在恐怖的表象下展现出对于人性本质的关注与拷问,反映并揭示美国社会中种种令人担忧的现实状况。

他总能挖掘出生活中的细微恐惧,就像是一面恐怖又扭曲的哈哈镜,映照出人们心底里梦魇的原貌,从而彻底挖掘出现代人内心的幽阴黑暗。


你看本片,小镇上一直存在这样一个可怕的怪物,孩子莫名失踪、遇害的案件接连发生,最后探寻其缘由且消灭小丑的却是一群孩子。

而且观看过本片的小伙伴不难发现,片中的成年人存在感极低,当孩子告诉他们种种怪事的时候他们似乎什么也看不见。

是真的看不见吗?

原著小说中有一个桥段,主角团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临死前坦言:我曾看到天空飞过一只古怪的鸟,一只被气球拴住的鸟(小丑出现的信号之一就是气球)。

可见他们不是看不到,而是由于冷漠选择了无视。


这就要进一步结合故事的现实背景了。

原著小说《It》诞生的时期,正处于美国第三次道德滑坡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

这一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三倍。

然而与经济快速发展极不协调的是社会到处充斥着追求声色物欲的价值观,以禁欲自律为特征的传统道德濒临瓦解。

受绝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影响,美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呈现急剧滑坡。

离婚率增长了约4倍,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增长了约3倍,非婚生育增加了419%,青少年自杀率陡升超200%,暴力犯罪增长了560%。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在本片中全都有所体现。

艾迪身处单亲家庭,母亲对于他的保护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甚至连哮喘都是在欺骗他。

身体肥胖的本由于没有朋友,经常遭受高年级学生的霸凌。

贝弗莉的父亲则对她有一种病态的思想,导致她不得不剪掉长发像个男孩子一样。

斯蒂芬·金刻意弱化成年人的存在感、规避成年人的戏份、让他们站在孩子们的对立面,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魔幻的故事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最为真实的映照。


怪不得“它”吓唬了美国人民整整三十年。

毕竟亲身经历过的才最真实。

最真实的才最可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