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唬了美國人民三十年的“它”究竟有多可怕?電影如此好看

10小時前

這部恐怖片其實更像是一部冒險電影,因爲很多恐怖驚悚的環節都只是片中的點綴而已,更多的是在交代人物背景,以及整個故事的大背景。片中來自外太空的“它”能夠讀懂你的思想,從而幻化成你內心最爲恐懼的東西。就是這樣一個“它”,居然嚇唬了美國人民整整三十年。

在小嗨觀看過的恐怖片中,有這樣一部與“27”槓上了存在。

片中的大反派每過27年出現一次。

新老兩個版本的上映時間相隔27年。

新版反派的飾演者比爾·斯卡斯加德在老版上映的那一年出生,出演新版時正好27歲。

而老版飾演男主角的演員喬納森·布蘭戴斯在自己27歲時懸樑自盡。

這麼多的27,是純粹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呢?

簡直戲裏戲外都是戲。

——1990版《小丑回魂》。


在正式分享本片之前,小嗨不得不先提一個人——斯蒂芬·金。

這位美國當代恐怖小說大師無疑是很多好萊塢導演和編劇的“寶藏”。

他的作品內容豐富又高產,頻頻被好萊塢改編搬上大銀幕。

有的一改編就是兩三次,有的打一面世就被視爲經典。

《閃靈》、《危情十日》、《肖申克的救贖》……


斯蒂芬·金的小說特點非常鮮明,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描寫人類由於自身罪惡走向崩潰和毀滅的過程,就像是某種對於現實焦慮的寄託和排遣。

現實中的恐懼和焦慮會在噩夢中反映出來,而他則在作品中讓噩夢迴歸現實,從而揭示人類內心黑暗的另一半——恐懼與焦慮。

這一點在本片中展現得相當明顯,簡直一眼可見。

一個可怕的怪物小丑每隔三十年(老版爲30年,新版爲27年)便會出現在馬里蘭州一個名叫德里的小鎮上。

它似乎在德里鎮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在這裏,專門殘殺兒童,主人公比爾的弟弟就死於它手。

於是比爾和同伴們聯手,決心消滅小丑。


什麼?看劇情不像恐怖片?

沒錯,一羣孩子組團打怪並在此過程中不斷成長、戰勝恐懼,這樣的劇情設定使得本片從根本上就不像是恐怖片,更像是一部驚悚冒險片。

很多原本應該烘托氛圍的恐怖驚悚橋段變成了一種點綴,開始爲劇情服務,更多的則是在交代人物背景和整個故事的大背景。

可就是這樣一部偏向於驚悚冒險電影的恐怖片,卻成爲了衆多美國人民的“童年陰影”,甚至整整嚇唬了他們三十年的時間。

就連斯蒂芬·金自己都說:這種類型的小說,我只寫一次就好。

究竟爲何?


其實別看本片的恐怖橋段不是爲了烘托氛圍,但它嚇起人來真是一點也不含糊。

比爾的弟弟巧遇小丑的那一段,雨天,下水道里的小丑只露出一張臉。

上一秒還笑嘻嘻地說着“我們現在就是朋友了對吧”,下一秒就張開滿是尖牙的血盆大口直接咬掉了小男孩的一隻胳膊。

害你之前先跟你套近乎、拉近關係,真符合現實生活中某一部分人的嘴臉。

小女孩貝弗莉在洗手間裏的那一段,水槽噴湧而出的鮮血爆滿整個洗手間,頗有《閃靈》的味道。

還有比爾等人一起觀看投影的那一段,小丑突然出現在投影上的那一刻簡直讓人猝不及防、心驚肉跳。


這些橋段在新版中也全部出現,本片由於那個年代的技術條件限制沒有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新版則在當今電腦特效的加持下將其推上了更高的境界。

不過無論如何,能夠被新版採用,已經足夠說明這些橋段本身的優秀。


即便說了這麼多,相信也還是會有很多小夥伴不屑一顧。

其實這在所難免,由於文化差異和代入感,很多歐美恐怖片中的恐怖點我們get不到。

就比如《驅魔人》中小女孩用十字架戳下體的橋段,在我們看來根本沒什麼,但在歐美人看來卻恐怖至極,因爲這樣的行爲在其宗教裏是對於上帝莫大的褻瀆。


同理,美國人民對於本片的恐懼大多源自於小丑恐懼情節。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一個人——約翰·韋恩·蓋西。

他是美國曆史上非常有名的連環殺手,在1972年至1978年之間至少姦殺了33名男孩及年輕男性,引起了巨大的社會恐慌。

由於他在一些公共活動中經常裝扮成一個他自己設計的形象“小丑坡格”,因此大衆又稱其爲“殺手小丑”。

所以你看,美國人民的小丑恐懼情節是相當嚴重的,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在很多國外的惡搞視頻裏看到裝扮成小丑驚嚇路人的橋段。

而我們印象當中的小丑形象可能也就是和藹可親的麥當勞叔叔吧。


話說回來,上文提到,片中的小丑自從德里鎮建立時就已經在那兒了,那麼它究竟來自哪裏呢?

這一點不管是老版還是新版都沒有交代,不過原著中描述得非常清楚:

“告訴你的朋友,我是某個滅絕物種的最後倖存者。”

它一邊說着,一邊搖搖晃晃跟着她走下門廊,露出瘦削的獰笑。

“是垂死星球上的唯一生還者。我來是爲了搶走所有女人,強暴所有男人......”


事實上,小丑是一個外太空生物,在人類誕生之前就已經降臨地球了。

它能夠讀懂人們的思想,幻化成人們內心最爲恐懼的東西。

它並沒有實體,就連小丑也是它想讓人們看到的形象。

所以原著小說和新版電影的名字都只用了簡單的“It”,這個“It”不僅指代小丑,還象徵着“它”本身以及“它”所能夠變化出來的所有形象。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片中每個角色所面對的“小丑”都是截然不同的,或者說都是他們內心真正的恐懼。

這也更加符合斯蒂芬·金的一貫風格——探討恐懼的本源。

恐懼的本源是什麼?

每個人內心的恐懼,都是恐懼的本源。


當然了,如果只是如此,那麼本片還不至於成爲美國人民如此畏懼的存在。

它真正的精彩之處在於——整個故事的大背景和片中與現實遙相呼應的種種隱喻。

斯蒂芬·金之所以能夠擁有如今這樣堪稱巨大的成就,不僅僅是因爲他的作品足夠恐怖,更是因爲他總能在恐怖的表象下展現出對於人性本質的關注與拷問,反映並揭示美國社會中種種令人擔憂的現實狀況。

他總能挖掘出生活中的細微恐懼,就像是一面恐怖又扭曲的哈哈鏡,映照出人們心底裏夢魘的原貌,從而徹底挖掘出現代人內心的幽陰黑暗。


你看本片,小鎮上一直存在這樣一個可怕的怪物,孩子莫名失蹤、遇害的案件接連發生,最後探尋其緣由且消滅小丑的卻是一羣孩子。

而且觀看過本片的小夥伴不難發現,片中的成年人存在感極低,當孩子告訴他們種種怪事的時候他們似乎什麼也看不見。

是真的看不見嗎?

原著小說中有一個橋段,主角團其中一個孩子的父親臨死前坦言:我曾看到天空飛過一隻古怪的鳥,一隻被氣球拴住的鳥(小丑出現的信號之一就是氣球)。

可見他們不是看不到,而是由於冷漠選擇了無視。


這就要進一步結合故事的現實背景了。

原著小說《It》誕生的時期,正處於美國第三次道德滑坡時期——20世紀60年代末至90年代。

這一時期,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翻了三倍。

然而與經濟快速發展極不協調的是社會到處充斥着追求聲色物慾的價值觀,以禁慾自律爲特徵的傳統道德瀕臨瓦解。

受絕對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文化影響,美國社會的道德狀況呈現急劇滑坡。

離婚率增長了約4倍,單親家庭子女人數增長了約3倍,非婚生育增加了419%,青少年自殺率陡升超200%,暴力犯罪增長了560%。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美國社會中的種種問題在本片中全都有所體現。

艾迪身處單親家庭,母親對於他的保護已經到了一種病態的地步,甚至連哮喘都是在欺騙他。

身體肥胖的本由於沒有朋友,經常遭受高年級學生的霸凌。

貝弗莉的父親則對她有一種病態的思想,導致她不得不剪掉長髮像個男孩子一樣。

斯蒂芬·金刻意弱化成年人的存在感、規避成年人的戲份、讓他們站在孩子們的對立面,就是要通過這樣一個魔幻的故事對當時的美國社會進行最爲真實的映照。


怪不得“它”嚇唬了美國人民整整三十年。

畢竟親身經歷過的才最真實。

最真實的才最可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