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衡華在瀏陽市調研脫貧攻堅和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時強調。胡衡華用一天時間冒雨深入瀏陽進行專題調研,重點圍繞如何啃下脫貧攻堅最後的“硬骨頭”、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等,看現場、查進展、解難題。

胡衡華在瀏陽市調研脫貧攻堅和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時強調

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着力振興新型村級集體經濟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凌晴 陳登輝)今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赴瀏陽市調研脫貧攻堅和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他強調,要保持定力,咬定目標,主動作爲,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

市領導黎春秋、廖建華、李蔚參加調研。

脫貧攻堅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都是事關全局的大事、刻不容緩的急事、亟待攻克的難事。胡衡華用一天時間冒雨深入瀏陽進行專題調研,重點圍繞如何啃下脫貧攻堅最後的“硬骨頭”、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等,看現場、查進展、解難題。

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羣衆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張坊鎮田溪村李有倫一家享受易地搬遷政策,搬出深山,搬進位於西溪磐石大峽谷風景區的集中安置點,並且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交談中,胡衡華特別關心“搬得出”之後,如何“穩得住”,防止返貧的問題。他強調,要幫助羣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特別關注因今年特殊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兜住民生底線,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堅決防止已脫貧人口返貧、邊緣人口致貧。

強化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從“輸血”向“造血”、提高脫貧攻堅質量的一劑“良方”。張坊鎮田溪村通過衆籌共建的方式,打造西溪磐石大峽谷風景區,發展“資源開發型”村級集體經濟,規模逐年壯大;古港鎮梅田湖村採取“村級+公司+農戶”模式,建設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去年上交村集體分紅近30萬元……消除“空殼村”、壯大“薄弱村”,一場場激發活力、積蓄動力的生動實踐在廣袤土地上上演。

“沒有高質量的集體經濟,就沒有可持續的全面脫貧和高水平小康。”調研中,胡衡華說,要堅持黨建引領,選優配強村支兩委班子,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夯實黨的基層基礎。要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實現集體經濟組織與村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的有機銜接、協同發展,讓不斷壯大的集體經濟在爲民謀利、扶貧幫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身在大山,思路決定出路。在小河鄉烏石村,當地創新思路,逐步將畫室經濟打造爲特色支柱產業。永和鎮永福村,鮮花種植扶貧基地大棚中的百合等花卉含苞欲放,展廳裏的菊花石藝術品雋美永恆。胡衡華強調,扶貧產業要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經濟效益爲中心,以產業發展爲槓桿,有效整合集體資源與社會資本,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

調研中,胡衡華強調,現在是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要以戰時狀態發起總攻,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必須全面完成脫貧任務,認真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切實鞏固脫貧成果,確保可持續。要着力振興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打造持久經濟動能,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結合實際推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與文旅、康養、電商等產業深度融合,引導各村集體經濟各美其美,加速壯大。同時要規範村級集體經濟內部管理,架構獨立經營、產權清晰、有名有實、規範有序的運轉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