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綠皮書》擊敗的,正是斯派克·李執導的另一部黑人電影《黑色黨徒》。從目前放出的情報來看,電影主角將會由四位黑人演員聯合擔當,看來就算是思考戰爭的意義,斯派克·李也絕不會忘在其中夾帶自己的“私貨”。

5月27日,美國又出現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黑人男子遭一名美國警察用膝蓋暴力壓在脖子上導致難以呼吸。黑人男子不斷呼救掙扎,終於在幾分鐘後喊出一句遺言“媽媽”,一命嗚呼。

NBA球星布拉德利-比爾用三個感嘆號表示憤怒:“跪在我們的脖子上!!!這什麼時候會停止?”

無數人上街舉牌抗議,美國當局也終於在輿論的壓力下,宣佈解僱當事四名警察。沒錯,只是解僱了他們。直到上街的人越來越多,並引發暴力衝突後,特朗普才表示要求司法部和FBI加快調查。

在這個號稱最自由的國家,有色人種卻從未獲得真正的自由。爲了獲得被平等對待的權利,黑人在過去幾十年乃至兩百餘年裏一直通過暴力或非暴力,以及在文化、影視等各個領域進行抗爭。

而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得則是一位另類的黑人抗爭者——斯派克·李。

2019年,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綠皮書》在高呼聲中拿下了當年的奧斯卡。

《綠皮書》有着極強的政治正確性,集成了奧斯卡獲獎影片的幾個關鍵要素:階層對立、少數族裔、種族歧視。而《綠皮書》擊敗的,正是斯派克·李執導的另一部黑人電影《黑色黨徒》。

當頒獎嘉賓宣佈《綠皮書》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時候,斯派克·李憤而起身離場,結果被工作人員好說歹說勸着留了下來,揹着身子聽完了獲獎感言。不過,有意思的是,《黑色黨徒》最後榮膺最佳改編劇本獎項。

很多人說斯派克·李輸不起,但事實上,斯派克·李代表着大量黑人的觀點和立場。他們認爲,《綠皮書》過於美化和簡化了黑人在過去漫長的時間中與傲慢的白人間的殘酷與血腥的鬥爭。

獲獎登臺的斯派克·李有些“失控”,拿出兩頁紙開始讀獲獎感言,並提前告訴頒獎嘉賓“一會兒別TM掐斷我獲獎感言!”。

他在感言中說道:“今年是黑人作爲奴隸開始被販賣到美國的第400週年,馬上就要迎來2020年總統大選,希望大家做正確事情,選擇愛,而不是恨。”斯派克·李還秀出了他訂製的戒指——HATE COVE

這位花了半輩子用電影爲黑人爭取權力的導演也獲得了全場嘉賓的致敬。

與他的好友,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一樣,斯派克·李的電影中充斥着強烈的憤怒情緒。但不同的是,作爲一名黑人,他在反映黑人在美國生活遇到的歧視外,將鏡頭更多地側重於本種族的出路、覺醒。他的電影風格犀利而又明快,對黑人的困境有着極其深刻的體會。

但更爲難得的卻是斯派克·李從來沒有片面迎合大衆與評審的“政治正確”趣味,不像同臺的《黑豹》那樣主動迎合黑人羣體,而是不乏理性的自我批判精神。他更傾向於用更客觀的視角來評判種族歧視的問題。

他的成名作《叢林熱》就講述了一位黑人精英建築師和白人女祕書相戀的故事。陷入愛情的男女主角爲了長久地在一起,經歷了家庭、種族的各種難以克服的糾葛與阻礙。然而,克服阻礙和種族歧視卻並不是斯派克·李想表達的核心意思。

斯派克· 李表示,他拍《叢林熱》 並不是要發表一個支持或反對不同種族的人的愛情的聲明,而是表示對種族隔閡的反感。他認爲,男女之間的結合不應因種族而有所區別。

而在《爲所應爲》裏,斯派克·李直面了底層黑人引發的社會問題。電影裏的三個黑人形象十分令人討厭。他們要麼到處擾民,要麼砸人店鋪。但斯派克·李想帶給大家的思考卻不是黑人的正邪,而是爲什麼這些黑人會陷入這般境地?從白人社會和黑人自身,他們應該如何對待黑人的教育、家庭、工作等一系列問題。

也正因爲此,他認爲《綠皮書》那宛如童話般的旅程過於簡單,絕大多數人很難想象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種族歧視問題有多嚴重。

斯派克·李的電影,更爲激烈也更爲真實地體現了黑人們的苦難。他拒絕用過於溫和和妥協的表達方式去看待種族歧視。

從這個角度來看,斯派克·李甚至可以被稱爲美國導演界的黑人魯迅。因爲,他敢於正視黑人們慘淡的人生,也敢於正視黑人們爲社會平等而付出的淋漓的鮮血。這也爲他贏得了美國黑人的廣泛尊敬。

《黑色黨徒》在獲頒最佳改編劇本獎時,頒獎嘉賓神盾局長薩繆爾·傑克遜興奮異常。他太爲這位老夥計拿到了奧斯卡的單體電影獎項而激動。這是電影界對斯派克·李多年付出的最終肯定,儘管三年前,斯派克·李已經拿到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也許評委也沒想到,斯派克·李居然還有如此旺盛的創作精力。

而神盾局長薩繆爾·傑克遜,就是在近30年前在 《叢林熱》中與斯派克·李結緣的。1991年,斯派克·李邀請薩繆爾·傑克遜參與他的電影拍攝。在電影中,薩繆爾·傑克遜被開發出“話癆”體質,用機關槍一樣的語速念出了幾十個人名令人印象深刻。憑藉這一嗑藥成癮的流浪漢角色,薩繆爾·傑克遜拿下了演員生涯的第一個獎——戛納影展最佳男配角獎。

也正是因爲《叢林熱》,薩繆爾·傑克遜纔拿到昆汀·塔倫蒂諾執導的《低俗小說》的演出機會,並因此同時獲得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和美國演員工會獎“集體”提名。

不過,拿到了奧斯卡的最佳改編劇本顯然並不足以讓斯派克·李停下腳本。如今,他又執導了一部R級電影《誓血五人組》。這部電影將講述越戰老兵時隔多年後重新回到東南亞,尋找當初埋藏的黃金與陣亡班長的遺骸的故事。

儘管美國導演早已拍爛了越戰題材電影,可老爺子還是找到了新的角度,那就是黑人們在這片戰場上的遭遇。從目前放出的情報來看,電影主角將會由四位黑人演員聯合擔當,看來就算是思考戰爭的意義,斯派克·李也絕不會忘在其中夾帶自己的“私貨”。

只是這些年來,很多人認爲斯派克·李想要追求的已經不是種族平等,而是相對於白人角度的逆向種族主義。對於這一觀點,向來喜歡通過電影表達的斯派克·李不知道是否會借《誓血五人組》進行表達。而在此之外,不知道他如何平衡戰爭與種族的關係。這個戰爭,已不只是黑人與白人的戰爭。這個種族之爭,也已不只是黑人與白人的種族關係。

不管他是否是逆向種族主義者,如何看待美國對於亞洲的侵略,如何看待白人、黑人、黃種人之間的種族關係,恐怕都要比美國內部的種族關係更有格局,也更有看點。

希望斯派克·李不要令我們失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