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郝海東、葉釗穎和勞麗詩,比普通遭受到網絡暴力的人表現得勇敢一點,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都已自食其力。面對這種集團作戰的“網絡暴力”,即便是賈樟柯這樣有意志力的人,也不得不退避三舍,“我對形成共識越來越沒興趣,太消耗創造力”,言語中表達了隱退的意思。

就要像奧運冠軍勞麗詩那樣,對網絡暴力大聲說不。

▲勞麗詩微博截圖。

繼郝海東、葉釗穎之後,又有運動員遭到網友的圍攻,她就是前跳水世界冠軍勞麗詩。

“因爲轉發條微博,被各種指責,有指責我讀書少的、有指責我腦子進水的……哈哈哈,突然很開心,因爲沒有活成你們喜歡的樣子,要是活成你們這些人讚美的樣子,我立馬從十米臺跳下,跳水池沒水的那種”。

勞麗詩發的這條微博,充滿智慧和力量,但是在很多網友的撕咬面前,她也只能且戰且退,忙着拉黑那些語言極端的人。

勞麗詩和賈樟柯遭遇的“網暴”

勞麗詩是中國體育界的功勳運動員,曾奪得世錦賽和奧運會冠軍。退役之後,她和很多冠軍一樣,曾轉型到公家單位上班。

後來,她決心離開體制內,也離開自己的“冠軍光環”,辭職做一個網店店主。

就在前不久,勞麗詩還參加一個直播帶貨活動,幫忙推銷家鄉的產品。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家鄉,勞麗詩都盡了一個公民的本分。

▲勞麗詩。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她有時候會轉發一些社會新聞,甚至對一些醜惡現象進行批評,也是爲了讓社會變得更好——在這個意義上,她還是那個跳臺上的女皇,保持了奮鬥的精神。

那些圍攻她的人,可能沒有耐心做一個簡單的搜索,而是一言不合,上來就開罵。某些社交、信息平臺上這樣的輿論氛圍,無疑讓人擔憂。

就在昨天,一個電影公號也注意到了這種網絡暴力現象,發了一篇文章《網暴他們?我不同意!》,頗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擔憂——也因如此,文章傳得挺廣。

文章講述了幾位知名人士的遭遇。賈導因爲拍攝一部紀錄片,反映一個城市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被一些人在網上持續攻擊。

作爲一名知名紀實片導演,賈樟柯關注的題材多爲社會現實。他的作品極爲寫實,往往通過展示社會和生活中比較真實粗礪的一面,以引起廣泛的注意,來促進改進。

但在有些網友(數量相當龐大)看來,這就是“負能量”,是“消極的情緒”。他們要麼不承認這些“陰暗面”的存在,要麼認爲沒必要說出來。

▲公衆號文章截圖。

持這樣的看法,當然也沒問題。但這些人並不滿足於討論問題,也可能不會或者不願意討論問題,而是上來就開罵,甚至對當事人展開“人肉搜索”,給“工作單位打電話”,給他們帶去線下的騷擾。

他們通常都是“集團作戰”,對事情缺乏基本瞭解,也不關心“證據”和“邏輯”,而是以情緒宣泄和謾罵爲主。

弔詭的是,他們雖然口口聲聲要求別人要“正能量”,但是自己發言的時候,語言風格卻往往是惡毒的、有攻擊性的,有時候威脅對方人身安全,比如“被潑硫酸也不冤枉”,還有nmsl和各種咒罵……有些話其實已逾越了法律界限。

面對網暴,需要大聲反對

但由於這些人數量龐大,大多數發言也不實名,要起訴他們幾乎也不可能。

面對這種集團作戰的“網絡暴力”,即便是賈樟柯這樣有意志力的人,也不得不退避三舍,“我對形成共識越來越沒興趣,太消耗創造力”,言語中表達了隱退的意思。

更多的普通人,則出於一種恐懼心理,把自己的微博設置爲“半年可見”甚至“三日可見”,只能自求多福。

之前還有大V建議,刪掉以往的微博是當下的“避槓避噴指南”——你也說不準,你哪句話就被噴子“挖墳”和過度解讀了。

箇中顧慮不是杞人憂天,連張文宏建議孩子早上不喫粥都能被說成“崇洋媚外”、被很多人攻擊,你很難對網絡暴力剋制抱有期待。

郝海東、葉釗穎和勞麗詩,比普通遭受到網絡暴力的人表現得勇敢一點,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都已自食其力。

網友指責郝海東住別墅,他還能理直氣壯地說,“郝海東掙的錢想怎樣花就怎樣花”。勞麗詩也一樣,她的生活更加普通,但也是在自食其力。另外,他們在當運動員的時候,就更有個性一點,這種性格也給他們帶來一定的戰鬥力。

遺憾的是,理性、溫和的人,通常都只代表自己發言,不願意捲入網絡論爭,或許正是因爲如此,那些“網絡噴子”才長驅直入。

這兩天有不少人在支持勞麗詩,這是好現象,優秀的運動員,“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是美麗的一跳,配得上我們的掌聲。

但我們也不能只滿足於做一名觀衆。面對這樣的網絡暴力,我們必須像前面提到那篇文章那樣,大聲說出“我不同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