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的時光裏是青澀的回憶,任何人都無可避免的在時光的催促中成長和衰老,面對蹉跎歲月,40歲的人生像一個分水嶺。

有的人在這個中年的岔路口一撅不正,接受平淡的人生,接受衰老的年紀,接受疲乏的自我,從此人生開始真正走下坡路。

而有的人在40歲的年紀選擇重拾人生,在新的人生層次中走出更優質的人生道路,人活一輩子,其實真正的人生就是從你四十歲開始的。

孔子在《論語》中說過:


人生成功與否不在於年紀

很多人到了四十歲,面對歲月無情,擅長妄自菲薄自我放棄,《老人與海》中寫道:"人生來就不是爲了被打敗的。"人生的成功與否從不在於年紀,而在於自我的選擇。

劉邦四十七歲纔開始“創業”,蘇洵二十七歲纔開始學習,屈原五十歲纔開始作離騷,大師齊白石二十七歲纔開始學畫畫。

大器晚成的人太多,我們或許無法像偉人一樣功成名就,但每一個渺小的個體同樣能夠在中年綻放光芒。


美國老奶奶愛好芭蕾,77歲還堅持舞蹈,晚年也在舞臺耀眼奪目,77歲立足尖,舞蹈什麼時候都不算晚,夢想什麼時候都可以付諸行動。

日本老奶奶西本喜美子70歲學攝影,85歲學ps,堅持攝影創作,追求不凡人生,或許對於她而言,想要做的事什麼時候都不晚。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人生不必拘束與年紀,40歲依然有過得神采奕奕的權利,那纔是人生新的開始。


生活在手中,死亡在心中

在《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中最後寫了三句話:"不必害怕改變,那正是你變好的路,生活在你手中,死亡在心中。"

有時候我們大可不必在意年齡,有些東西必將悄然而至,人生會經歷不同的歲月層次,如果畏懼年齡就會被歲月所左右。

安於現狀,不願意跳出舒適圈就將永遠被困在此處,四十歲其實是一個特別值得期待的年紀,這時候我們家庭穩定,孩子也慢慢長大,有了更多時間和自由去創造全新的人生。

不必畏首畏尾,在這個不惑之年,經歷成爲寶貴的財富,在人生的風雨中我們成長了,也看透了人情冷暖,其實人活得更透徹了。

已然經歷人生諸多挫折風險,40歲已經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這時候超然物外的心境能讓我們能夠更好地感受這個世界。

在這個年紀學會放下過去,把握現在,憧憬未來,你的人生不會因爲四十歲戛然而止,反而擁有另一番人生的光景。

每一個年紀都是最好的年紀,不必對比或抱有不一樣的情緒,人生不妨大膽一點,纔不枉一世修行。


下半生,學會用心經營

無論是上半場人生還是下半場人生都值得被期待,被善待,無論是多少個二十歲,學會永遠操持那時的激情。

四十歲的我們看得更多,思考得更多,也果斷了更多,更應該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學會勇敢追逐人生,追求成長。

我們要看到的不是年紀帶給我們的衰老,而是要感恩年紀帶給我們的成長,通過時光的洗禮,我們成爲更優秀的自己,更要學會熱愛生活。


02)、俞飛鴻四十歲,還是單身狀態的她沒有向歲月妥協,她始終是一個頭腦清醒的女人,她的成長不拘於年齡,四十歲也可以像二十歲那樣過得激情澎湃,過了人生四十歲,學會調整心態,重新出發,依舊能夠活出自我風采,擁有不一樣的魅力。

去想去的地方,看該看的風景,追未完成的夢,去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拋開年紀,年齡永遠不能成爲阻礙人生成長的絆腳石。

而歲月也像一面鏡子,你怎麼對它,它就怎麼對你,也只有在不斷的人生選擇和挑戰之中,我們才能永葆活力,永遠熱血沸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