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航

转眼就快到了当年宣布《敢问路在何方》上映的日子,可是不知为何,这部当初声势浩大的"中美合拍"如今竟没了音讯。

后来才发现这部大作竟悄无声息地改了名字,现在叫《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并且当初公布的档期现也随着名字的更改而被一并抹去。

人们立马坐不住脚了,这一出一出的怎么颇有些金蝉脱壳的意思啊?难不成这只六十一岁的"老猴子"如今开始把观众当猴耍了?

不同于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灵猴,六小龄童出生于一个戏剧世家,他们家又刚好以猴戏成名,是故被看客们称作"猴王世家"。

章金莱的曾祖父章延春是绍兴的一个农民,闲暇或者节庆时就爱看戏,日子久了也能上台露一手,演演猴戏,结果竟大获好评。

日子久了,章延春的儿子章益生竟从这种乡镇间自娱自乐的表演中窥到了商机,于是年轻的他便做起了从大城市倒卖戏服到乡镇的生意。

在通过小本生意积累了一定资本之后,章益生在上海开设了一家老闸大戏院,他大肆召集演员,创造了红遍大半个中国的猴戏流派。

后来,章金莱的父亲章宗义以别具匠心的猴戏火遍大江南北,一时间"到上海看猴"成为了当年戏剧爱好者们的热门话题,章宗义也给自己取了个响当当的艺名:"六龄童"。

在接近一百年的历史里,猴王世家的各代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用着自己的辛勤与智慧推进着猴戏的发展,曾祖父章延春演猴时在木头上刻画出猴脸,演出时全靠嘴巴吊着木头还原形象。

祖父章益生把脸谱画在布上,绑在脸上,手持竹棍,脚穿草鞋。

父亲六龄童章宗义是直接把油彩画在脸上,手持藤棍,穿布鞋。

然后到了1950年,六龄童章宗义的儿子章金星出生在上海,后来的艺名是小六龄童。

1959年,六龄童的第二个儿子章金莱出生,章金莱自小觉得演戏太苦,章宗义老来得子,对这个小儿子异常宠爱,又加上家业已有大儿子继承,便对章金莱不做要求。

小六龄童章金星并未辜负父辈的期望,他颇具天赋再加上演戏努力刻苦,曾经演活了《大闹天宫》里的小罗猴,并受到周总理的赞扬,周总理激动之时甚至把尚且年幼的章金星抱上肩头。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小六龄童得了白血病,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得了这个病的病人,基本上就已经宣告死亡了。

临死前,章金星把自己年仅七岁的弟弟章金莱叫到自己面前,对他说:"我要死了。"章金莱疑惑:"什么是'死'?"

"死了就是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

"那么,怎么才能再相见呢?"

年仅十六岁的小六龄童听到这样的发问后沉吟良久,说:"等到你当上'美猴王'的那一天,你便能再见到我了。"

我们不知道86版西游记播出的时候,孙悟空那时常噙满泪水的双眼是否是他入戏过深的一瞬间看到了自己的哥哥。

我们也不知道《西游记》这部历时六年,其间遇到无数困难考验的作品能获得成功是否也得到了这位把自己短暂一生全部献给《西游记》的小六龄童的护佑。

我们只知道 《西游记》的成功与章金莱对于孙悟空的角色理解与出色演绎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而这些不仅在于章金莱的钻研,更在于四代人对于猴戏的执着与哥哥饱含期待的意志。

章金莱是个早产儿,自小性格内向, 瘦小纤细,自小并未有演戏的打算,可在他从病逝的哥哥手中接过猴王们的接力棒,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师从父亲六龄童的老师薛德春,成为薛德春的关门弟子。

章金莱并没有哥哥从小练习猴戏的基本功,他有的只有十年如一日的恒心,没有练功房,他就每日凌晨五点在人民广场的一个偏僻的角落练习,碰到雨天则在附近服装厂的一个自行车棚里练习,日复一日,从未断过。

日后章金莱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说每天练完功后,看着万丈的霞光照在他脸上的时候是他最舒畅的时刻。

等到章金莱大点的时候,他迷上了昆剧,恰逢后来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的剧组到浙江排演,演出结束后他们坐车离开时,章金莱和一大群青年追着偶像马德华的车跑了好久好久。

1981年猴王世家迎来了机会,导演杨洁筹拍《西游记》,特意联系了以猴戏闻名的章家,六龄童章宗义没有避亲,向杨洁推荐了章金莱。

杨洁导演看章金莱瘦小却又生的白净,起先打算拒绝,但碍于六龄童的恳求以及章金莱过硬的单独武打能力,便破例让年仅二十二岁的章金莱加入剧组。

杨洁导演还反复强调剧组条件很苦,询问章金莱是否能受得了这个苦,六龄童无奈,只能打包票,称儿子很能吃苦。

既已确定猴王人选,章金莱也不能没有自己的名号,于是父亲六龄童便主张将自己大儿子小六龄童的艺名颠倒过来,唤章金莱为六小龄童。

哪知,六龄童还是存了私心,自己那从小娇生惯养的小儿子,生的白白净净,自小娇生惯养,二十一二岁的年纪,仍是离不开父亲的照顾。

杨洁导演没有想到章金莱二十几岁的年纪,洗澡水还是自己六十岁的父亲两手提着四个热水瓶送来的。

见此情景,杨洁想都没想,直接当面阻止,没想到,这处于善意的提醒也为后来她与章金莱的相处埋下了嫌隙。

孙悟空自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练就的火眼金睛能一眼看破妖怪与邪恶,拥有这么一双火眼金睛也是很多人童年的梦想。可是很少人知道,有着火眼金睛的孙大圣其实是个六百度近视,两百度散光的戴眼镜的猴子。

在章金莱刚进剧组快半年的时候,他在演打戏的时候经常会误伤到和他演对手戏的演员的脑袋,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把别人打出血。

杨洁愈发觉得不对劲,便私下和章金莱交谈,这一谈才知道,原来他有深度近视,甚至是那种不戴眼镜会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

杨洁导演瞬时方觉后悔,甚至有了换人重拍的想法,可是现在已经拍了有一部分了,再全部重来无疑是让本身就很紧张的经费预算雪上加霜。无奈只好咬咬牙,让章金莱继续演下去。

话虽如此,章金莱也没有辜负导演的信任,他夜夜趁着剧组手工的时候在桌上点一盏蜡烛,盯着焰芯看,长此以往,终于克服了近视眼带来的双眼无神于视线涣散。

可以说剧中的火眼金睛也确实是用火"锤炼"出来的了。

当年的特技设备极不成熟,剧组人员临时前往香港学习威亚技术,可是这临阵磨枪却常有疏漏,作为拥有筋斗云的孙悟空,使用威亚的次数自然是最多的。

同时,孙悟空从威亚上掉下来的次数也是最多的,其中有一次上了脊椎险些赔了性命,剧组人员为章金莱担心之余又开始忧虑这部剧没了主演孙悟空该怎么进行。

可谁知章金莱真的像一只活蹦乱跳的猴子,在医院实在闲不住,第三天就回到了剧组,

最终西游记的大获成功,与章金莱师徒四人和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无法分割的关系,可后来,情况出了些许变化。

西游记大热之后,创下了中国电视剧的收视记录,这三十多年,西游记一共重播了三千多次,可以说,西游记这部剧获得了后辈们很难再复刻的成功。

作为西游记主角的师徒四人自然也是片酬邀约不断,成了红极一时,国内外知名的大明星。

金钱和名气是足以麻痹,也足以毁灭一个人的毒药,在名利双收之后,章金莱师徒四人变了。

1987年底,西游记剧组收到新加坡的演出邀请,这是个走出国门,为祖国争光的机会,杨洁导演立即组织了原剧组的众人训练。

可哪知1988年初,徒弟三人像是都得了流行性感冒一般的默契,先后向导演起了病假,导演想着大家都不容易,便都批准了。

后来,导演越想越蹊跷,经过调查才发现他们是到济南去找"师父"的扮演者徐少华去走穴参加商业演出了!

事后杨洁批评了他们这种为了私利而把整个剧组的人撂在一旁的行为,却没想到这理所应当的批评却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章金莱三人在剧组开始孤立杨洁导演,给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打小报告,并威胁剧组的工作人员:谁要是敢去导演家,就不准去新加坡演出。

后来杨洁导演知道这件事后,当即忿忿地表示:"今后再不会和他们走在一起。"

一语成谶,从此以后,杨洁导演再未与他们一同出面过。

2017年4月15日,导演杨洁逝世,享年88岁。

可未曾想过,这曾经与杨洁导演有着知遇之恩的章金莱仍不安分,参加追悼会时被人指出着装太休闲,没有敬畏之心,同时,借着杨导演逝世宣传自己的新片也引起了不少关注。

一时间,"灵堂卖片"成了人们攻击章金莱的罪证,事件中出现的"两开花"也成为了年度热词。

可是,说来也不少讽刺,大圣的这部中美合拍的新片,终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本身指望着这部电影能给六小龄童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的粉丝却迟迟等不到这部"大片"。

但真正把章金莱推上风口浪尖的是他对西游记的"霸占"。

他将《西游记》的成功全部堆在自己身上,拿无数的荣誉为自己加冕,明明是全剧组的功劳也被他悉数抢去了。

这位六十岁的老人在网上也不闲着,时不时和后辈互动一下,指出周星驰的孙悟空不地道,批判鸟山明笔下《七龙珠》里的悟空瞎胡闹。

可他自己却代言了《大圣轮回》这部被指为"圈钱"的劣质手游,招来不少骂名。

有人说,章金莱身上的气息正是二十年代的人特有的顽固,他不能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固执的以为自己的那一套才是最正宗的。

是的,我们也无法否认,《西游记》连同其中塑造的人物都达到了迄今的后辈们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时代终究向前会发展,我们也没必要太执着于过去的荣耀。

因为路,总是要向前走的。

其实章金莱老师也曾做过转型的尝试,他在2003年的《连城诀》中扮演的反派花铁干收获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也是第一次让观众们知道章金莱这位优秀的猴戏演员原来不止演猴很优秀。

可是一切却又戛然而止,自此之后,章金莱便不再有跳出"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时候。

其实想来也是惋惜,章老师明明有着过硬的演技,可却一直被困囿于一只石猴,是因为这只石猴独有的魔力吗?

又或许,是像小六龄童的遗愿一般,章老师真正把自己活成了美猴王,不羁世俗却又魅力无限,你可以不爱他,但是却无法承认他真的成功了。

如果真的如此,就希望我们都能对这位老艺术家的骄傲多一些宽容吧。

本文由【源越有娱】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