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有一些家長就是堅持己見,覺得這樣的做法是爲孩子好,這樣的事情一多,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隔閡就會越來越深,那麼一旦跟孩子發生矛盾,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他們平時的相處模式肯定都是以和平的方式爲主的,有一些父母就會說那麼當父母跟孩子有矛盾了,父母就應該一昧退讓嗎。

豆包

現在孩子跟父母的矛盾也是社會上非常關注的問題,很多孩子會認爲自己跟父母已經有代溝了,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想跟父母說,都是自己憋在心裏。這已經是一種趨勢了,如果說要避免這種事情那我們當父母的就要從小開始拉進跟孩子的距離。

爲什麼有一些父母是能跟孩子相處得像朋友一樣呢?是不是說他們之間不存在年齡的代溝呢?其實並不是,年齡是早就擺在那裏的了,他們能有這樣的相處模式,很多都是取決於平時的相處。他們平時的相處模式肯定都是以和平的方式爲主的,有一些父母就會說那麼當父母跟孩子有矛盾了,父母就應該一昧退讓嗎?其實這並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

爲何現在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明顯呢?

第一是因爲很多父母都是以在一個“爲孩子好”的理由來當藉口,父母做很多事情都是跟孩子說我們這樣做也是爲了你們好,這種說法就會讓孩子從心底開始不認可父母的做法。因爲父母都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他們沒有真正瞭解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就強硬塞給孩子。

第二是因爲父母他們平時都經常忙於工作,根本沒有太多閒暇時間坐下來好好跟孩子交談。小朋友成長的道路上是最需要父母關心的,要是父母沒有跟孩子多溝通,那麼我們就會錯過孩子的成長軌跡。

蕭紅與兒子相處的方式就是上面提到的朋友方式。這是否意味着他們之間沒有矛盾?不是的。有一次,蕭紅想把他的孩子轉到離他自己更近的學校。她對兒子說,在辦完所有的轉移手續後,結果孩子忽略了她三天。蕭紅也意識到他在這件事上是錯的。不管孩子的前途如何,她都應該事先通知孩子。最後,蕭紅找到了一個坐下來和孩子好好聊天的機會。首先,蕭紅向孩子道歉,最後問孩子的意見。他問他是否願意轉學。最後,她的兒子原諒了蕭紅。畢竟,她母親已經向自己道歉了。

上面的例子相信我們也很熟悉,這種事情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但是有一些家長就是堅持己見,覺得這樣的做法是爲孩子好,這樣的事情一多,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隔閡就會越來越深,那麼一旦跟孩子發生矛盾,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父母就應該先明確一點,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拿着“爲孩子”好的藉口去做,如果跟孩子這樣說,他們就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第二,就是要是矛盾已經發生了,我們不應該任由事態繼續發展下去,要主動思考自己的這種行爲到底有沒有錯誤。要是像蕭紅一樣,那麼我們就真的應該反思自己了。

第三,就是不要把“對不起”三個字看得太重要,有時候孩子跟父母之間就是因爲缺少了這三個字。有一些父母會覺得自己做的決定永遠都是正確的,當他們真的做錯了,也是不會跟孩子說這三個字。而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孩子跟他們的隔閡大橋就是由無數個“對不起”連接的。只有我們放下父母這個身份坐下來好好跟孩子溝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解決的。

最後就是當孩子做錯了,我們也不能一昧地責罵孩子,我們要做的是坐下來好好幫孩子分析爲何會犯這種錯誤,結果是已經無法改變了,我們就不能糾結於結果,而是要幫助孩子預防未來不能再犯。

很多時候其實父母跟孩子的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的,只是看待問題的時候我們都要跳出這個角色來,不能因爲是孩子的父母就有權利去主導他們自己的生活。大家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