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倡导下,在光绪皇帝不遗余力的支持下,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席卷全国,几乎覆盖了包括教育、矿山、银行、军事在内的所有领域,并企图改变延绵2000余年的封建旧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然而遗憾的是,这场变革并没有实施太久,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反扑,夭折在萌芽阶段,由于只进行了百余天左右,故而,也被称作“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留给我们了太多反思,我们很难想象,在那样一个内忧外患几乎爆表的年代,一场力图扭转大清颓势的变革,为什么这么轻易就被终结?是偶然?还是必然?又是谁在阻扰这场变革的推行?答案显而易见——慈禧,这个凭借出色的政治手腕、纵横政坛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女人,不出意外地成为后人指责的对象。然而,在变法刚刚付诸实施时,慈禧对于变法可是公开支持的,为了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除了郑重告诫那些保守派之外,还赋予了光绪极大的权力。

可是,在变法进行的第四天,慈禧却一反常态地连发了四道懿旨,这让本就饱受质疑的变法之路更加扑朔迷离。

四道懿旨的内容分别是:

第一道:变法期间及以后,所有二品以上的新任官员,必须到颐和园谢恩;

第二道: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第三道:太后和皇帝将于秋天到天津阅兵,荣禄负责筹备;

第四道:免去翁同龢所有职位,即日离京返乡;

要解读这四道懿旨,首先我们还得回顾一下“戊戌变法”时所处的背景。

“戊戌变法”的背景

“戊戌变法”,与其说是大清为了寻求自救而采取的方法,倒不如说是一种被动式的选择。促使清廷下决心实施变法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背景一:甲午之殇

甲午战争是我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在进一步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国家的同时,也彻底粉碎了满清“洋务救国”的幻想。

从“总理衙门”设立,到甲午战争爆发,大清埋头“洋务”30年,虽然在诸多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封建专制制度的约束下,“洋务运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会被深入贯彻实施,洋务其撼动的是封建制度的核心所在,这也是30年洋务没能救大清的根本原因。

甲午一战,让大清的腐朽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将曾经刻意的伪装撕得粉碎。八旗军不行,淮军不行,连倾全国之力打造的北洋水师也不行。也正因如此,所有人都对“洋务”产生了质疑,在心理上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变革来替代洋务。恰在此时,一群被甲午战争惊醒的读书人进入光绪皇帝的视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变革方案得到光绪的赞同,在征得慈禧同意后,“戊戌变法”开始正式实施。

关于“戊戌变法”,很多人觉得慈禧一直都是反对意见,其实不然,甲午一战,也让慈禧真真体会到切肤之痛。作为大清的实际掌舵人,没有人比慈禧更希望大清强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她会不遗余力支持洋务运动的原因——强大的大清,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她的利益和地位。

也就是说,“戊戌变法”的发生,其实是大清的需求和维新派的诉求相碰撞的结果,有一定的必然性

背景二:帝后之争

黄志军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被党争掐死的北洋水师”!当时没有回味过来,现在想想,也确实是这样

光绪为什么主张开战?因为输赢对他来说都有利:

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军队,而李鸿章又是“后党”的核心人物,若是战败,完全可以找到罢免李鸿章的理由和借口,从而打击慈禧的实力;

那若是赢了呢?光绪是赞同开战的,赢了的话,小方面说,证明光绪的眼光独到;大方面说,这是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对外战争的首次胜利,为自己增光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加重了自己的权威和政治筹码;

因此,光绪是肯定支持开战的。那慈禧为什么主张“议和”呢?因为她和李鸿章对大清虚表下的本质看的更为清晰、更为透彻;而且,从1888年开始,北洋水师就再也没有增加过一艘战舰,也没有对战舰上的武器进行更新换代。打日本,大清真没把握。那这些年北洋水师的军费都去哪了?被慈禧挪走修颐和园了。这些事慈禧知道,李鸿章知道,但百姓不知道,因此,甲午战败,作为北洋水师领导人的李鸿章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替罪羊”。

那“帝后之争”与“戊戌变法”有什么牵连呢?还是那一点,急于夺回权力的光绪迫切需要一件事、或者一场变革来为自己正名,从而间接削弱慈禧的影响力!

看完“戊戌变法”的背景之后,我们再来分析慈禧的四道懿旨就显得不那么唐突。因为1898年的“戊戌变法”不仅是后满清时代的一次变革,也是大清有史以来第一次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变法,这无疑给了饱受列强欺辱的国人一个希望,所有人都在殷切期待着变法的结果,包括光绪和慈禧,因为这次变法成功与否,可能将直接扭转两人在朝堂上的势力格局。光绪满含期待,而慈禧,期待中有夹杂着些许不安,四道懿旨就是她不安的最好证明

先来看第一道——变法期间及以后,所有二品以上的新任官员,必须到颐和园谢恩

“戊戌变法”时,不管是真是假,慈禧都做出了“让权”的姿态,自己安养在颐和园,以光绪为首的维新派暂时性地得到了权力。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光绪掌权、太后隐退”的误区。当时的朝堂之上,并非所有官员都旗帜鲜明地站队“帝党”、或者“后党”,有相当一部分人更是“墙头草”式的随波逐流,两不得罪。当看到变法已经开始强制实施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倒向光绪,那是慈禧不愿看到的。因此,就有了第一道懿旨的发布

慈禧是在提醒所有人:她,依然是大清的实际统治者,重要官员的任免权,还掌控在她的手里!

第二道和第三道懿旨可以放在一起解释,这是在拱托一个人,谁?荣禄!

能够担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的人好像也只有一个李鸿章了,那可是慈禧最倚重的人。在把大清最强大的北洋水师交给他的同时,慈禧也把京畿的安全和自己的安危交给了他。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已经不再是一个“心腹”可以形容的

可是,在甲午之后,李鸿章先是因为北洋水师覆灭被革职,而后又因在《马关条约》上签字而被骂声淹没,因此,慈禧需要重新推出一个李鸿章的继任者,思来想去,也只有荣禄最为合适。

在“戊戌变法”这个敏感时期提拔荣禄,既保障了自己的安危,又让人领略到慈禧对权力的掌控。而第三道懿旨的深意更是耐人寻味

第三道懿旨,表面看,仅仅是让荣禄负责秋季阅兵的筹备工作,但是,荣禄却可以借助这个机会随意调动大清的军队进行军事部署,对变法之后或将出现的动荡做好应对准备。也就是说,第二道懿旨其实也只不过是第三道懿旨的铺垫而已;

前面三道懿旨已经十分周全,可慈禧却马不停蹄地发出了第四道懿旨——罢免翁同龢!

慈禧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太了解翁同龢这个人。翁同龢曾经也是“后党”中坚定的一员,但是,在光绪亲政前后,翁同龢却以“帝师”的身份投向光绪,并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光绪提拔了一批青年才俊,这才有了“帝后之争”的雏形;而在甲午战争之前,光绪也正是在翁同龢的怂恿下才坚持对日开战

那慈禧罢免翁同龢是报复吗?固然有这层的因素,但并非全部。慈禧罢免翁同龢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平衡朝局。以前,帝后两党相争虽然从未间断,但是,“帝党”有翁同龢,“后党”有李鸿章,相互制约,还趋于平衡。而如今,李鸿章因战败被撤,单留下一个翁同龢,这势必会打破这种平衡;而且,翁同龢在当时除了没有军队之外,他的权力并不比李鸿章小太多,因此,慈禧不得不防。故而,一道懿旨就打发翁同龢回了老家,也算是一劳永逸吧;

有人该问了:既然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那光绪为什么没有阻止慈禧呢?其实,光绪起初是十分在意翁同龢的,但是,三件事让他对翁同龢的态度出现转变:

1,翁同龢和其他官员一样,利用职务之便卖官鬻爵;

2,在甲午战败之后,光绪将自己选择开战的不理智行为迁怒在翁同龢身上;

3,恭亲王奕临终前,当着前来探望的光绪的面,给出了对翁同龢的评价——聚九州铁不能铸其错者!他认为翁同龢出于与李鸿章政见不同,就利用户部尚书的职务之便,肆意拖延、克扣、停发北洋水师的军饷达2年之久,使得水师将士军心不稳;而后,又为了自己的私欲,煽动光绪对日开战,最终导致甲午战败。

因此,在罢免翁同龢的问题的上,慈禧和光绪并没有发生冲突,只是各自的出发点不同罢了.

“戊戌变法”第四天,慈禧连发四道懿旨的目的,表面看,只是强调了自己对朝堂官员的掌控;其实,更像是对以光绪为首的维新派们的一种提醒和警告。在变法如火如荼进行之时,在全国人民翘首以盼之时,慈禧断不会放任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因素存在,不管是李鸿章、翁同龢,抑或是光绪、以及他所推崇的变法事务。换言之,慈禧根本就不可能坐视光绪的变法取得成功,让光绪在舆论和声望上压制自己!

让荣禄掌控军队,与其说是“筹备秋季阅兵”,倒不如说是为了应对变法之后的光绪。因此,即便没有后来康有为的“围园杀后”事件,光绪的处境也不会太乐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