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多數人選擇電子煙的理由都是戒菸或更健康,但是,在一項關於電子煙對美國人口吸菸行爲影響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持續使用電子煙來幫助戒菸,與戒菸行爲的增加及菸草消費的減少並沒有關係,此外,對於重度吸菸者,電子煙也並不能幫助他們減少每天吸掉的香菸數。因此,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電子煙可以幫助戒菸,世衛組織並不建議將電子煙作爲輔助戒菸工具,我國臨牀戒菸指南也沒有把電子煙作爲輔助的戒菸工具,臨牀醫生也不會建議吸菸者使用電子煙來戒菸。

1987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爲“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1989年起,“世界無煙日”改爲每年的5月31日,因爲第二天是兒童節,希望下一代免受菸草危害。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爲“保護青少年遠離傳統菸草產品和電子煙”。

菸草流行是目前世界所面臨的最大公共衛生威脅之一,每年有800多萬人因使用菸草失去生命,其中有700多萬人因直接使用菸草,有大約120萬人屬於接觸二手菸霧的非吸菸者。

(圖源:123RF)

菸草使用是導致一系列慢性病,包括癌症、肺病和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但隨着社會的發展,菸草製品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都明白煙草對健康的危害,但二手菸及電子煙對健康的影響,可能要比你認識到的更爲嚴重。

二手菸對健康的影響

二手菸是菸草燃燒過程中散發到環境中的菸草煙霧,包括吸菸者吐出的煙霧和菸草燃燒過程中散發到空氣中的煙霧。二手菸在成分上與吸菸者吸入的主流煙霧沒有差別。

研究表明,在菸草煙霧中約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至少250種已知有害,至少69種已知可致癌,且二手菸草煙霧沒有安全接觸標準。

1972年,美國衛生總監報告提出被動吸菸危害健康。此後經多項研究證實,被動吸菸的煙霧同樣可引起肺癌等惡性腫瘤、慢阻肺、心腦血管病等嚴重疾病,使非吸菸者的冠心病風險增加25%~30%,肺癌風險提高20%~30%。

二手菸的危害

對嬰兒:二手菸霧會增加嬰兒猝死的風險。

對兒童:二手菸霧會導致兒童下呼吸道疾病發病風險增加,使已患有哮喘的兒童病情加重,未患哮喘的兒童出現哮喘,降低兒童肺功能發育速度,可引起兒童中耳炎。

(圖源:123RF)

對孕婦:二手菸霧可導致妊娠併發症、宮內發育遲緩、早產、流產及低出生體重等。

對成人:二手菸霧可引起嚴重的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肺癌,可誘發或加劇成人哮喘,絕經前的女性暴露於二手煙煙霧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圖源:123RF)

所以說,在室內公共場所抽菸,確實是非常沒有素質的表現,這種行爲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也不尊重別人的生命健康(同時還是違反《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

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

在前幾天,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建言,隨着電子煙逐漸成爲危害公共健康和污染環境的新源頭,中國應逐步禁止生產和銷售電子煙。

(圖源:123RF)

此外,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菸草病學組也發佈了“電子煙專家共識”,共識明確指出,電子煙煙油含尼古丁、有機溶劑等,經加熱後形成的電子煙煙霧含有多環芳香烴等多種有害物質,可損傷全身各臟器,甚至致癌。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8年成人煙草調查數據來看,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羣中,48.5%的人聽說過電子煙,5%的人曾經使用過電子煙,現在使用電子煙的比例是0.9%。據此推算,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羣使用電子煙的人數大約在1000萬,主要以年輕人爲主,15-24歲年齡組的使用率最高,大概是1.5%。

(圖源:123RF)

儘管在商家宣傳中,電子煙被塑造成“健康煙”、“戒菸工具”等各種形象,但事實上電子煙既不健康也不安全。電子煙中的尼古丁本身就是成癮性的物質,釋放的氣溶膠當中含有乙二醇、醛類等傳統菸草中不存在的致癌物質,不同口味的添加劑在加熱過程中也會產生有害物質。

目前尚不清楚電子煙對健康的長期影響,但諸多來自電子煙化學和毒物學研究的經驗證據,及少量的臨牀研究都對使用電子煙發出了警告,這些警告包括:

1.在青少年和孕婦中,使用任何形式的含尼古丁製品,包括電子煙,都不安全。

2.對電子煙的所有使用者來說,他們吸入的霧氣含有有毒物質,可能會增加患癌症、心血管病或肺部疾病的風險。

3.吸入電子煙使用者呼出的霧氣會增加不吸菸者和旁人對尼古丁及一系列有毒物質的暴露量,甚至超過現有的參照水平。

4.存在與電子煙爆炸以及尼古丁意外中毒有關的安全隱患。曾經發生過有缺陷的電子捲菸電池在充電時導致火災和爆炸的案例。

大多數人選擇電子煙的理由都是戒菸或更健康,但是,在一項關於電子煙對美國人口吸菸行爲影響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持續使用電子煙來幫助戒菸,與戒菸行爲的增加及菸草消費的減少並沒有關係,此外,對於重度吸菸者,電子煙也並不能幫助他們減少每天吸掉的香菸數。

因此,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電子煙可以幫助戒菸,世衛組織並不建議將電子煙作爲輔助戒菸工具,我國臨牀戒菸指南也沒有把電子煙作爲輔助的戒菸工具,臨牀醫生也不會建議吸菸者使用電子煙來戒菸。

如何有效戒菸?

大多數人都是明明知道吸菸不好,卻難以戒掉。因爲這不單單是心理或行爲的問題,戒菸的過程還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理不適,這些症狀包括焦躁、抑鬱、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煩躁不安、睡眠障礙、飢餓、震顫、出汗、頭暈、頭痛、腹痛、噁心等。

(圖源:123RF)

一般情況下,這些戒斷症狀可在停止吸菸後數小時開始出現,在戒菸最初14天內表現最強烈,之後逐漸減輕,直至消失。大多數戒斷症狀持續時間爲1個月左右,但部分患者對吸菸的渴求會持續1年以上。

而且,即使你熬過了最難受的階段,此後在聞到煙味、看到別人吸菸、心情煩悶、壓力大、喝酒甚至喝咖啡的時候,都可能再次勾起你對香菸的渴望,從而禁不住復吸。

(圖源網絡,侵刪)

研究表明每年美國約有一半的菸民企圖戒菸,但如果僅憑個人意志,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戒菸成功率僅有5%,如果在戒菸期間採取專業戒菸輔導及相關藥物治療,戒菸一年成功率則能達到20%至30%。

(成功戒菸的12個階段|圖源:臨牀戒菸指南)

除了行爲和心理干預,有時候醫生也會根據情況建議吸菸者採取藥物治療。目前我國已被批准使用的戒菸藥物有:尼古丁貼片、尼古丁咀嚼膠(非處方藥);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處方藥);伐尼克蘭(處方藥)。

(圖源:123RF)

但是,對於存在藥物禁忌或使用戒菸藥物後療效尚不明確的人羣(如非燃吸菸草製品使用者、少量吸菸者、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未成年人等),目前尚不推薦使用戒菸藥物。

此外,在戒菸的過程中,營造無煙環境對戒菸成功十分重要。國外大量研究表明,無煙環境能夠增加吸菸者戒菸意願或戒菸率,家中不允許吸菸的吸菸者戒菸意願顯著高於家中允許吸菸者,因此即使是小範圍的無煙環境,對於提高戒菸意願都有幫助。

(圖源網絡,侵刪)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逐步減少吸菸頻率可以增加戒菸的動力,但是減少吸菸數量並不能改善健康,而且全面禁菸要比減少攝入量更爲有效,所以不要以爲每天少抽一根就能慢慢戒掉菸草,戒菸一定要徹底。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文獻:

[1]Cameron P. The presence of pets and smoking as correlates of perceived disease. J Allergy 1967; 40:12.

[2]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USDHHS).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involuntary smoking: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1986; DHHS Publication No. (CDC) 87-8398.

[3]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50 Years of Progress: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tlanta, GA, 2014.

[4]國家衛健委,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你知道嗎,2019-11-20,http://www.nhc.gov.cn/guihuaxxs/jkzxxx/201911/27f9502ffb4e43ac903ca1d937517931.shtml

[5]謝莉,代佳男,肖琳,熙子,姜垣,南奕,楊焱.全國成人吸菸者戒菸意願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20,28(05):345-349.

[6]王辰,肖丹,吳司南,褚水蓮.中國臨牀戒菸指南(2015年版)[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2016,10(02):88-9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