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申請美國的基礎醫學PhD,自己是不用掏學費和生活費的(如果對方不給錢,也不幫助申請我國的csc資助,千萬別去)。大三暑假:暑研,自己聯繫國外的導師或者申請目標大學的暑研項目,具體需要去各自官網上查看,能在心儀的學校參加暑研對以後的申請幫助非常大,拿到第二封推薦信。

  再來人留學以攻克名校申請爲起點,研發出一系列產品來幫助學生在留學這件事上充分發揮潛力、實現個人目標。今天爲大家帶來的學員案例分享是來自山東大學的W同學,臨牀醫學只能當醫生?不,海外讀博也有廣大“錢”景!一位臨牀學長的肺腑之言。

  W學長

  山東大學-臨牀醫學

  GPA:3.60+

  TOEFL:105+

  GRE: 330+

  offer

  梅奧醫學中心

  PhD in Neuroscience

  繁忙的申請季落下了帷幕,思前想後,我決定將申請過程中的一些思考總結下來,希望能與和我有同樣想法的醫學生共同探討這條路的優劣之處。

  本文看點

  申請國外基礎醫學PhD的優勢在哪裏?

  1、國內從醫環境不理想

  2、國內學碩學博教育也是科研培訓

  3、國外基礎醫學PhD無需自己花錢

  4、臨牀本科+海外PHD出身就業範圍廣

  申請國外基礎醫學PhD的劣勢在哪裏?

  1、申請之路非常困難

  2、接受CSC公派的兩年服務期

  3、本科臨牀-國外基礎醫學PhD仍然是一條小衆路線

  4、可能受到來自家庭的阻力

  我的申請經驗是怎樣的呢?

  再來人留學對申請的幫助大嗎?

  申請國外基礎醫學PhD的優勢在哪裏?

  1.國內從醫環境不甚理想

  我在寫這篇總結之時,曾親眼目睹某一線城市某科主任因爲制止患者插隊過程中與患者發生衝突,而被以極不友善的方式請去喝茶,以及近日新聞裏的暴力傷醫事件,箇中滋味想必學臨牀的大家都懂。

  此外,雖然目前的5+3並軌後的專碩依舊火爆,但是仍然只有科研型醫學博士畢業才能留到三甲醫院臨牀科室(以某三甲醫院爲例)。

  這種大趨勢下,你不得不面臨着“本科-學碩-學博-國外訪問學者-規培-專培15年豪華套餐”悶頭走到黑的路線(長年制裏面5+3面臨專碩考學博的尷尬,8年制相對好些),況且這個套餐也不是人人都想喫或者能喫得起的。所以相比較而言,出國專心做做科研反而成爲一大優勢。

  2.國內學碩學博教育也是科研訓練

  這一點我想各位同學都清楚,甚至一些專碩的同學下了班還會自願去實驗室加班加點做科研。所以既然都是做基礎科研,爲什麼不去外國學習和研究最前沿的理論呢? 此外,國外的基礎醫學PhD項目在最初的1~2年內會上課,授課內容和課程考覈比較嚴格,這對於科研能力薄弱的醫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來惡補自己的知識空白,對以後的具體科研工作和發展都有好處(舉個栗子,想必有很多人聽說過“某某從國外回來以後科研水平高了不少”之類的言論吧)。 還有一點就是目前臨牀學生迫於畢業壓力,科研瘋狂灌水,真東西反而沒學到多少。而在國外讀PhD一般是5~6年畢業,金錢開銷自給自足,有相對充裕的時間靜下心來對某個課題進行相關研究,能夠學到一些真本領。

  3.國外基礎醫學PhD無需自己花錢

  這一點恐怕很多醫學生還不知道,所以需要科普下。申請美國的基礎醫學PhD,自己是不用掏學費和生活費的(如果對方不給錢,也不幫助申請我國的csc資助,千萬別去)。

  按照獎學金的來源粗略分成國外學校給錢和國家公派CSC項目。一般來說國外學校給錢肯定是最優選(這裏面又會細分錢的來源例如TA,RA,Fellowship,請百度或知乎或諮詢再來人留學)。

  而申請國家公派csc項目的話,因爲不需要國外導師自己掏錢,所以很受歡迎,尤其是歐洲國家,當然美國這邊也是越來越喜歡csc的學生(申請學校如果聲明接受csc資助的話,錄取概率會增大許多)。

  總而言之,如果有PhD項目接受你,那麼你在讀博期間是能夠自給自足的。

  4.臨牀本科+海外PHD出身就業範圍廣

  國內的臨牀本科學位在美國被視爲M.D. equivalent學位,WES認證爲firstprofessional degree in medicine,可以直接報考美國執業醫,在這一角度看,國內的醫學碩士或者醫學博士學歷含金量大大降低。

  所以如果你本科畢業能夠出國,並且順利PhD畢業,屆時你將holding M.D和Ph.D兩個terminaldegree,成爲dr. doctor,屆時可以做如下選擇:

  1)走經典的PhD-postdoc-教職的路線,追逐你的科研夢(此路不太適用於接受csc的同學,因爲需要回國服務兩年,當然結束服務以後有機會還可以再出來)。

  2)做Postdoc,盡力在postdoc期間做出比較大的成果,然後以海外傑出青年的身份引進回國,進醫院的科研崗,各種grant拿到手軟。

  3)目標有變,轉而奮戰美國執業醫,在讀PhD或者之後的postdoc期間考完,並且利用這期間的人脈順利match到住院醫師培訓項目,走上人生巔峯。

  4)畢業就回國,在某個主任門下做postdoc,爭取找機會留院,然後利用自己出衆的科研能力申國青、國自然,很快就能脫穎而出,(此路適用於接受csc的同學)

  5)畢業就回國,利用MD PhD頭銜找到醫療相關行業的工作,你的起點和平臺將會比本科畢業就選擇轉行的其他人高出不少。

  有很多人選擇走上述路線,也有人成功開闢了屬於自己的道路,不要畏手畏腳,路是自己開闢出來的,何況你可是MD PhD呢!

  5.人生何處不青山?

  趁我們還年輕,父母還年輕,爲什麼不體驗一下多樣的生活呢?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20年前的鐵飯碗現在還剩下幾個?10年前誰會想到我們離不開智能手機?5年前誰會料想到當今的機器學習、人工智能、互聯網風潮?

  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不去試一下,你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

  申請國外基礎醫學PhD劣勢在哪裏?

  1.申請之路非常困難

  我們臨牀醫學背景的學生申請基礎醫學的項目,是一種近似轉專業的申請,是在與學生物、基礎醫學本科專業的各位大牛一起競爭名額。且不說各位學基礎的大牛們本來基本功就比我們紮實許多,就單看本科出國科研經歷一條就足以吊打99.99%的臨牀本科生了——咱們沒有時間啊!

  衆所周知,基礎醫學項目的申請難度非常高,而申請過程中一項決定性的因素是國外科研大牛的推薦信。那如何得到國外大牛的推薦信呢?答案只能是在他的lab裏面做科研。可以是利用各個寒暑假去做短期科研,亦或是直接大四一整年都過去做畢設(生科背景的小夥伴們都這麼做)。

  然而對於咱們來說,哪有時間啊!!!臨牀課從早上到晚,週六都要充公,大五實習又不可能翹掉,所以用一整年做畢設是不可行的。所以,只能利用暑假出國做科研,這裏我直接提出自己目前總結出來的最優解:

  大一上學期:儘快搞明白醫學本科教育的整體規劃,初步瞭解科研到底是在做什麼。

  大一下學期:聯繫導師。(有老師願意帶你就不錯了,不要要求太多。)

  大一暑假:窩在實驗室!瘋狂給師兄師姐打工,同時學習儘可能多的科研操作,學習閱讀文獻

  大二整學年:利用每天晚上和週末的時間去實驗室打工,拿到文章的掛名,如果能感動老師給你個小課題那就太好了!

  大二暑假:暑研,自己聯繫國外的導師,爭取出國,拿到第一封推薦信。

  大三整學年:利用每天晚上和週末的時間去實驗室打工,如果能有自己的文章那就太好了!!

  大三暑假:暑研,自己聯繫國外的導師或者申請目標大學的暑研項目,具體需要去各自官網上查看,能在心儀的學校參加暑研對以後的申請幫助非常大,拿到第二封推薦信!

  大四整學年:查閱各個項目的要求,把T和G刷高,雖然現在越來越淡化這兩個指標了(尤其是GRE),但是高分總不至於拖後腿!

  大五上學期:着手申請各個項目!

  這是我認爲的最優的道路,雖然我沒有利用好每個時間節點,如果之前有人可以這樣點撥我一下,我的申請之路會更加順利。畢竟我一共申請了8所院校,只拿到了2個面試,雖然最後拿到了心儀的offer。

  2.接受CSC公派的兩年服務期值得嗎?

  這個是很多人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當時一直困擾我的問題。csc資助畢業後必須回國服務兩年,(雖然現在政策已經允許畢業後額外再做1年多的postdoc了)。我當時考慮的是,因爲接受csc最多資助5年(不同項目不同,詳情見csc官網),所以一般導師不會自掏腰包讓學生延期畢業。

  所以很可能只要學生自己努力,都可以按時甚至提前畢業,然後回國做一站postdoc,正好是2年。屆時既完成了2年歸國服務要求,又頂着MD-PhD-postdoc的頭銜,到時候無論是再次出國,或者找工作,還是有一定優勢的,或者利用這兩年postdoc的時間備戰美國執業醫,也一種選擇。

  這裏也考慮到並不是每一位醫學生都擁有這些資源(985高校、國內導師大力支持),況且整體收益仍不甚明朗,所以走公派csc出國讀基礎醫學PhD是仍一件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

  這裏我只能給出我自己的觀點:對我來說,我認爲即便是公派出國,也是值得的!

  3.本科臨牀-國外基礎醫學PhD仍然是一條小衆路線

  以我所在學校爲例,臨5~臨8加起來一屆有近500人,然而選擇這條道路並且成功獲得offer的也就1~2人(雖然更多的是因爲很多人壓根不知道這條路是可行的,所以沒有認真考慮過這條路)。我認爲這條路對下列人不太適用:

  1.堅定國內從醫道路,並且想在省級三甲留院的同學,在國內選擇跟一個厲害的導師讀博仍然是最保險的道路,讀博期間申請海外訪學爲自己加分。

  2.認爲出國讀基礎PhD非常簡單,想作爲一種養生方式的同學,對不起,你可能申不到項目。

  3.已經到大四了,但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科研,只是單純的萌生了想出國看看的想法的同學,你可能已經落後太多了。

  4.可能受到來自家庭的阻力

  這個在所難免,很多父母仍然覺得醫生教師公務員是鐵飯碗,所以很可能不支持你的決定,這個就需要認真溝通了。

  我的申請之路是怎麼樣的呢?

  在此之前還是借用李暘大夫的觀點先做聲明:“個人經歷分享,不是循證科學範疇的single case report,而是一種個人傳記文學(屬於anecdote類型,在循證科學金字塔上屬於最低等級範疇)”,所以我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

  本人入學時是臨牀醫學長年制,大一暑假加入實驗室學習基礎醫學科研相關內容,當時沒有考慮很多,只是單純的認爲這樣做是“對的”。

  大二整個學年利用每晚、每週末甚至選擇性翹課來保證自己在實驗室工作的時間,寒暑假自願犧牲娛樂時間,撲到實驗室中(當時並沒有覺得這是個苦差事,反而是樂在其中),承蒙基礎導師和臨牀導師厚愛,有了文章掛名。

  大三上學期偶然看到美國UCLA的一個叫CSST的暑期科研項目,本着出國看看的想法參加面試選拔,最後成功赴UCLA參加爲期10周的暑研,開拓了自己的眼界,得到了一封推薦信。現在想想,這是我申請過程中唯一拿得出手的東西了。回國後我更加堅定了出國的打算,繼續在實驗室打工。

  大四上學期搞定託福(認真備考,106),此時思想有點鬆懈,沒有備考GRE,喫到了苦頭。

  大四暑假備考GRE1個月,首戰325(Q 169 V156 AW3.0),卡在及格線,有些尷尬。大五上學期好不容易搶到10月份的考位,奮發圖強瘋狂刷題。二戰334(Q168 V166 AW4.0)搞定。

  直到衆多項目ddl前一天才把所有材料投上去,最後還有一個項目因爲沒收到我的gre成績而提前終止。

  之後漫長的等待,喫了無數拒信後纔得到兩個面試邀請。之後瘋狂查各位面試官的paper,自己也做ppt,寫面試稿,通宵練習,好在面試過程還不錯。19年2月底收到心儀offer,結束等待。

  再來人留學對我的申請之路幫助大嗎?

  結論:非常大。

  我與再來人留學的相遇,是非常有趣的一段經歷。我們一起參加UCLA-CSST暑研的小夥伴都來自中國和日本的頂尖高校,因爲學制不同,他們比我提前一年申請美國PhD項目,並且斬獲了HYPMS等世界頂級名校的offer。當我諮詢他們文書相關問題時,很多人都向我推薦了再來人留學。

  後來通過自己和再來人留學的幾次溝通之後,就成爲了他們的學員,也獲得了他們爲我提供留學申請的全方位支持。再來人留學爲我提供的package裏面包括申請季、面試季、錄取後時代等時間點的全方位指導。

  申請季輔導包括文書修改和簡歷修改。文書修改過程中爲我匹配了一位來自斯坦福醫學院的具有M.D,PhD頭銜的學術導師進行1對1視頻輔導,爲我講解在美國擁有M.D,Ph.D的大夫們是怎樣的生活狀態,仔細爲我剖析我的優勢和劣勢,告訴我如何利用好自己已經有M.D頭銜這一優勢進行鍼對性的書寫文書。

  我認爲他對我最大的幫助是減少我個人陳述中的“浮誇”成分,因爲我犯了很多醫學生都可能犯的錯誤:陳述自己的科研動機時描述自己“爲了救死扶傷而不斷追求進一步深造”云云。我的學術導師告訴我,雖然這確實是真的,但是美國的醫學生很少這麼去寫,"because that sounds too grandiose"。

  在他的幫助下,我刪除了多餘的浮誇成分,力求在樸實而真誠的語言中準確闡述自己從事科研學習的motivation,整個行文結構非常的自然。

  我的文筆導師來自劍橋大學,毫不誇張地說,她幾乎全面潤色改寫了我的文書,將我自己寫的非常鬆散的個人陳述修改的非常凝練,並且將一些詞彙替換成了非常native的語言,符合美國人的書寫和閱讀習慣。

  而對我個人簡歷的修改也非常上心,精細到每一個標點符號,使得我的CV看起來非常的專業而簡潔明瞭。而這很可能是很多選擇DIY的學生,永遠做不到的(雖然我曾一度決定自己DIY……嗯,真香……)

  面試季再來人留學爲我提供了內容豐富的面試攻略,包括既往一些背景相似的再來人留學學員的面經,以及一些面試需要注意的事項。並且我的客戶經理,通過微信幫我出謀劃策,提醒我想辦法確認面試官的姓名、科研背景,儘可能蒐集資料,提前開通skype電話業務作爲備用措施等等,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此處我還想再次感謝客戶經理,因爲她在我申請季結束後,申請F1簽證的時候,及時阻止了我犯傻的行爲。事情的起因是我在參加UCLA的暑研的時候申請到了美國F1的五年籤,所以我本打算直接轉I-20,不再重新申請F1簽證。

  幸好客戶經理及時提醒我這是不可行的,因爲我之前的I-20已經到期,而且已經離開美國超過6個月,這種情況下是無法轉I-20的,只能重新面籤。如果沒有客戶經理的提醒,我現在一定處在簽證困擾之中,一臉的生無可戀……

  回頭看來,如果沒有再來人留學的幫助,我這種弱case是不可能通過網申篩選這一步的,也就不會滿懷感激的在這裏敲下這些文字。在這裏,我必須爲再來人留學打call,感謝的話語,要當面說出來,難道不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