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考资料:《三国志》。所以我们会发现一点从诸葛亮去世到姜维出山,这一段时间的蜀汉历史虽然有点枯燥无味,可王平的表现却完美地填补了这一缺憾。

蜀汉后期将领中,王平算是一个狠角色。他完美地代替了魏延镇守汉中,甚至凭借两三万人马,轻松击退曹爽10万大军,彻底改变了历史走向。司马家篡夺魏国大权跟这件事密切相关。

这一年是公元248年,王平不幸去世,当时姜维和费祎共同掌权,而费祎是反对姜维北伐的。所以我们会发现一点从诸葛亮去世到姜维出山,这一段时间的蜀汉历史虽然有点枯燥无味,可王平的表现却完美地填补了这一缺憾。

01王平是从曹操那儿抢来的,却能够得到重用。

和姜维类似,王平也是曹魏那边的将领,早年跟随曹操前往汉中,与刘备在汉中大战。由于官职太小,所以只能做炮灰。

不甘心做炮灰的王平,在战场上保住了一命,还成功得到了刘备的信任,成为了刘备集团的牙门将。

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三国志》

投降来的将领都有一个信任考核期,王平当然也不例外,刘备此后的战争,王平参与的并不多。一直到诸葛亮出山,王平终于才再次露面。

当时王平已经被雪藏了9年之久,再不建功立业,这辈子也就算过去了。为此当马谡要守街亭的时候,诸葛亮给了王平作为先锋的机会。

  1. 先锋者,炮灰也。混了这么多年,依旧还是个做炮灰的命,王平心里当然不高兴。这段时间他兵书肯定是学了不少,虽然不识字,但是可以让人家读给他听,他一眼就看出了马谡扎营的破绽。

  2. 这是一个出头的好机会,所以王平屁颠屁颠地去找马谡,表示将军你这扎营盘的姿势不对,不能在孤山上扎营,一旦被人家切断水源,那几天就完蛋了。

  3. 马谡觉得王平说得没什么道理,肯定是他不愿意做炮灰,才故意这么说。所以马谡就留了几千人马给王平驻扎在山下,自己带着人上山了。

结果马谡大败,而王平却能够凭借手里这点人马,故布疑阵,唬住了前来的曹魏大军,这才保住了这支有生力量。从此王平进入了诸葛亮的视野。

02王平成了无当飞军的统帅,继而取代魏延镇守汉中。

马谡人生的谢幕,却是王平人生的崛起。他保住了手下的人马,使得诸葛亮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将手里的特种部队无当飞军,全部交给王平来统帅。

  1. 终于不用再做炮灰了,王平觉得即使这个时候战死,他也是值得的,毕竟人生得到了证明,他不是个没用之人,他的人生没有白费。

  2. 公元231年,诸葛亮大军出祁山,王平负责镇守南围。这个时候张郃带领大军前来攻打王平,不得不说王平学习东西就是快,他学习司马懿看到对手就坚守不出的主意,结果张郃怎么打都没法前进半步。

  3.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王平和魏延已经是不相伯仲的两位大将了,要知道魏延当年可是刘备亲自提拔为汉中太守的,可见王平的晋升速度实在是快。

王平和魏延争夺蜀汉一哥的过程中,魏延输了一个一干二净,不仅脑袋输没了,还把全家老小的脑袋都给输掉了。

此后王平便承担了镇守汉中的重任,被刘禅提拔为汉中太守,在蜀汉最前线抵挡着曹魏的进攻。要不是姜维的崛起,那王平铁定是要成为蜀汉一哥的。

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十二年,亮卒于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壹督汉中。---《三国志》

蒋琬掌权时期,由于王平合作态度不错,所以被任命为镇北将军,是蜀汉前线最重要的军事统帅,汉中将士们不仅感叹,那些年我们一起守过的城关,都有王平的影子。

03改变三国历史的一战,也是王平打下的。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一直北伐,倒不是说他有北伐狂热症。而是他知道益州疲弊,只要给曹魏和平发展个几十年,那蜀汉就永远无法跟曹魏相抗衡了。所以诸葛亮才会拼了命北伐,就是不希望曹魏缓过劲儿来,反扑蜀汉一口。

可惜诸葛亮去世以后,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以后,曹魏也开始了大规模进攻蜀汉的步伐。

  1. 曹爽带领大军10多万进攻汉中,没了诸葛亮,又10年不打仗了,汉中守军一下子乱成了一团。大部分将领认为应该撤离汉、乐二城,因为他们只有两三万人马,压根挡不住曹魏的进攻。只有等到援军从涪城赶来以后,才能一举击溃魏军。

  2. 可是王平却表示拒绝,因为他明白阳平关的重要性。这里易守难攻,如果主动放弃的话,将来汉中就等于是门户洞开,再想守住就没那么容易了。

  3. 在王平的指挥之下,成功拖延了时间,等来了费祎从涪城带来的援军,这才击败了曹爽,保住了汉中安宁。

为什么说这一战改变了三国历史呢?因为这一战击败的对手是曹爽,当时曹爽是权倾朝野的魏国托孤重臣。

正是这一败,使得曹爽在曹魏颜面扫地,在军中立足不稳。这才给了司马懿可乘之机,司马懿带领曹魏大军,总是打胜仗,至少不怎么打败仗,所以两人高低立见。

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迹。---《三国志》

曹爽大败以后,只好回去专心搞政治,正是因此,他才彻底得罪了司马懿,最终两人关系崩盘,司马懿夺取权柄,诛杀曹爽全家,继而司马家族篡位,彻底改变了三国历史。

总结:王平填补了历史空白期。

诸葛亮是公元234年在五丈原病逝的,而姜维是在公元253年,第一次起兵北伐的。这期间有整整20年的真空时间。

我们对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其实很不了解,主要是因为太无聊了。而王平,恰好就填补了这个无聊的时间段。

王平是在公元234年镇守汉中,公元244年击败曹爽,公元248年因病去世。当时防备南中南蛮的有马忠,防备东吴孙权的有邓芝,而防备曹魏的则是王平,这三个人被称为平安三侯,保住了这段时间蜀汉的安宁。

参考资料:《三国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