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世界,大小企业遍布各地,很多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中国的古代也有很多这样的家族企业,子孙多代一直做着自己家族的家族企业显赫了多代。
当时有一句话是这样描述的:康家的马儿跑上千里,不用吃别家的草,人行千里,脚下尽是康家的良田。鼎盛时期的康家有良田千顷,富甲河南、山东、陕西三省,康家的商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财富无数。
康百万庄园作为三大庄园之首,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5倍,且对外开放,轰动河南、闻名全国。康百万庄园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分为寨上住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总建筑面积达64300平方米,是山西乔家大院的十五倍之多。
康氏家族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做“康百万”,康百万并不是代表一个人名,其实它就是慈禧的一句玩笑话。当年强大的八国联军打开中国的大门时,由于清军根本无法与之对恒,无奈之下,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进京之前就已经落荒而逃,当慈禧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意外得到了康家当家人的帮助
康百万家族事业的崛起,源于官盐制度。在我国,从汉代开始就实行官盐制度,盐业税收是每个时期政府最主要的收入。康百万家族代表之一的康绍敬做了官,虽然官职不大,但却是主管水陆交通与官盐、税务、仓库。官盐的生产运输都有着极大的利润。康绍敬把家族事业定性于经营盐业,这为家族事业的发展垫定了坚实的基础。康百万同时还经营着粮、棉等民生行业。
这个中国家族,家族12代子孙皆是豪门就是河南省巩义市的康氏家族,康氏庄园康氏家族的聚居地,它见证着康氏家族的辉煌史,建于明末清初,历史之悠久,这四百年来,庄园见证了家族的兴盛辉及后来走向落魄。
除了运输业的衰落,家族后期的那些后人们享受安逸的生活不仅不努力工作维持家族企业,还挥金如土肆意挥霍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贵家族财产。除此之外,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之后,慈禧带着光绪逃亡时经过巩义,康氏家族受命修浮桥建行宫,耗费了大量的银两,不仅独资建筑,还向慈禧捐了百万两白银以及价值连城的“一桶江山”。
其实康氏家族一开始就是以种地为主,顺便做点小生意,但是到了第六代的康绍敬,此人读书十分的好,当上了明朝管理地方交通和官盐税务的官员,并且商户也可以介入盐业。也就说康家最早的发家致富就是靠贩盐。随后康家又拿到了大批的军需品的单子,并且陕西地区的布市也被康家垄断,康家的财路从此大开。
如今的康氏庄园只残存240余亩,成了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4A级旅游景区。康家人在官商之间的百年权衡,不仅达到了做官的目的,更成为后世崇拜的商业巨匠,实在是难得可贵!
正是有这样的家训康百万家族才能够子子孙孙延续下来。
虽然说康氏家族借慈禧金口而名扬天下,但获得这一名誉的代价是整个家族的积蓄,实在是断其筋骨之伤,再难崛起。随后在民国23年暮春的一天,康氏家族第十八代子弟康子昭面对无法挽回的繁华与无力阻挡的历史潮流,无奈选择轻生,那一声沉闷的枪响,这个创造了家族企业记录的康氏家族祖传了十八代后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康氏家族最终还是抵抗不住内部的堕落而衰败。不知道这个商业大家庭的故事有没有给你们一些感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