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疫方案設計人、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泰格內爾不以爲意,認爲“事實證明抗疫政策可持續”,他甚至還詭辯稱,瑞典的目標也並非實現“羣體免疫”,而是寄希望於盡可能提高人口的免疫力,以“平穩度過”第二波疫情。瑞典的抗疫戰略總設計師特格內爾也稱,不會產生能完全阻止感染的自然免疫力,必須與疫苗相結合,瑞典前首席感染病專家安妮卡·林德曾是“羣體免疫”堅定的鼓吹者,現在轉過頭來批判政府應對疫情不力。

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在疫情大潮下裸泳了這麼久,那個動不動就對中國呲牙咧嘴的瑞典,搞“羣體免疫”終於把自己搞成了一個笑話。

據《環球時報》5月27日報道,瑞典公共衛生部門近日發佈的研究顯示,截至4月底該國首都出現抗體的居民比例卻僅爲7.3%。

7.3%是什麼樣一個概念呢?瑞典政府的保守預計是4月份免疫率達到20%,而國際公共衛生領域普遍觀點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需要70%至90%的民衆攜帶抗體,才能達到“羣體免疫”的效果。

這也就是說,瑞典特立獨行兩個月交出的答卷,實在不是一般的難看!不僅遠低於政府預計,距離真正意義上的“羣體免疫”成功更是差了幾個級數,瑞典在 5月中旬實現“躺贏”路線圖已經可以提前宣佈作廢。

(一)

“羣體免疫”這個詞兒聽起來牛氣哄哄,實則最早源自獸醫,主要應用在畜牧養殖界,就是對沒藥可治、或者是救治成本太高的患病牲口,任由其自生自滅,扛得住的獲得免疫抗體活下來,扛不住地拉走埋掉,其本意初衷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比如,此前在面對非洲豬瘟這個前所未有的新型傳染病時,也許大多數養豬場不知道“羣體免疫”這個高端詞彙,但大家無一例外都在採用“羣體免疫”的法子。非洲豬瘟結束沒多久,一個更厲害的病毒出現了,並且宿主由豬變成了人。可誰能想到,一些西方的政客專家紛紛加入了“獸醫”的行列。

最早鼓吹羣體免疫這個躺贏辦法的來自英國,有着“英國特朗普”之稱的鮑里斯首相帶着本國的一票專家向民衆大肆兜售這一“神奇療法”,並在3月份就推出英國版的“畜羣免疫計劃”,結果連首相本人都中了“大獎”,但他又不肯以涅槃的方式帶頭落實這個被吹到天上的抗疫奇招,主動要求進ICU插管子。

鮑里斯在鬼門關逛了一圈回來之後,再也不提那事了,英國立馬就從地上爬了起來,不搞“羣體免疫”了,轉了開始部分學習“中國模式”。可有了英國這個反而教材,瑞典仍像個沒事的人一樣,對這一昏招深信不疑,甚至已經如癡如醉的地步。

(二)

瑞典媒體將瑞典的抗疫戰略與該國兒童文學作品《長襪子皮皮》的主人公皮皮的性格做類比,誇讚瑞典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也展現了“皮皮性格”:倔強膽大、我行我素,覺得自己力大無比、無所畏懼。

瑞典從上到下,大部分人都主動選擇“裸奔”,還腦洞大開,期待着抗疫勝利。瑞典駐美國大使奧洛普斯多特甚至還吹牛逼說,瑞典傳染率已經降低,這是“畜羣免疫”的巨大勝利,預計5月就可以實現“躺贏”,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瑞典是歐洲當前唯一大張旗鼓實行“羣體免疫”的國家,疫情期間,瑞典酒館咖啡館照常營業,喝酒聚餐啥也不耽誤,真的是省錢省力又省心。如果新冠病毒這樣就能被打敗,全球疫情能嚴重到這個程度嗎?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果不其然,瑞典如今交出的答卷比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難看,甚至一些數據還不如巴西和印度。

截至5月29日,瑞典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達到35727例、死亡4266人,在北歐四國中,瑞典一家的死亡數字超過了芬蘭+挪威+丹麥總和的4倍之多,接近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每百萬人的死亡率比情況最糟糕的美國還要領先一大截,高居世界榜首。

瑞典王國地廣人稀,4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就養了1000來萬人,又是全球的頭部發達國家。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醫療水平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它完全有能力走國際社會主流的抗疫路線,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來堵住疫情,但瑞典卻偏偏要搞躺贏這一套,任由民衆們自行互感互害,這不是典型的要錢不要命嗎?可即便是這麼敢“拼命”,錢它撈着了嗎?

在地上躺了這麼久,病毒基本碰到瑞典經濟活動的暫停鍵,但是瑞典政府當前提供的經濟數據與西方其他國家對比也好不到哪兒去。瑞典央行的保守預計是,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7%到10%之間,失業率將上升至9%到10.4%之間。而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失業率也只有百分之六點幾。

超高感染率、超高病死率、超高的失業率,這就是瑞典搞羣體免疫付出的慘痛代價,瑞典政府交上的“答卷”拿到全球來比較,根本連及格都算不上,以至於在首倡羣免的英國,幾乎所有的媒體都用大寫的“FAIL”做標題,來報道瑞典的抗疫工作。

(三)

從古到今,實踐已經證明了,沒有任何一種傳染病是依靠“羣體免疫”戰勝的。人類在這個前所未有的強敵面前,推行“羣體免疫”幾乎可以和定點清除計劃畫等號,因爲新冠感染的死亡率即便是按照最保守的數據估算,羣體免疫就算是大功告成也是個很慘的數字。

瑞典的政客、專家和媒體大談“羣體免疫”,全是哄鬼的,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是對人類最噁心的愚弄。當新冠來襲時,這些人牢牢把持着最優質的醫療資源,把自己保護得比誰都好。你看查爾斯王儲還有鮑里斯首相,在感染新冠肺炎後靠咬牙硬撐激發自身免疫了嗎?沒有!他們馬上就動用了最頂級的醫療資源,所有限制對他們都沒有!正應了特朗普那句話:這就是生活。

政客的嘴,騙人的鬼。試想一下,如果瑞典的王室、政府大員被感染了,他們會不去搶佔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只有沒錢沒勢的普通民衆,纔會成爲“羣體免疫”的犧牲品,被病毒活生生的處理掉。“羣體免疫”算什麼狗屁抗疫?

在英國首創 “羣體免疫”的時候,鼓吹這一套的沒幾個醫生。鍾南山說得很清楚,我們承受不了羣體免疫的代價,但國內的一些公知紛紛湊上去捧臭腳,說這是“最高規格的人道主義”,不遺餘力地攻擊封城這樣的中國抗疫模式。隨着英國疫情的蔓延,“羣體免疫”計劃取消後,他們一個個王顧左右而言他,沉默得像一條死狗。

“頭鐵”的瑞典搞“羣體免疫”,並且搞成了一地雞毛,連鄰國芬蘭政府都嫌棄,更害怕自己鍋裏的粥被瑞典蹦來的老鼠屎給毀了。白宮懂王這麼一個摳搜的人,他想玩都不敢玩瑞典這麼野的路子,5月10日,他在被記者問及美國是否可以效仿瑞典採取“羣體免疫”方式應對疫情時,連忙擺了擺手說 “如果我們採用這種方法,我想我們可能有200萬人死亡。”

瑞典醫學界對抗疫方式都惱火了,說政府方面“做得太少、做得太晚”,“羣體免疫”的嘗試是“通過殺人來實現的”,“既危險又不切實際”。瑞典的抗疫戰略總設計師特格內爾也稱,不會產生能完全阻止感染的自然免疫力,必須與疫苗相結合,瑞典前首席感染病專家安妮卡·林德曾是“羣體免疫”堅定的鼓吹者,現在轉過頭來批判政府應對疫情不力。

如果瑞典還有點自尊心,都會羞愧得抬不起頭來。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批評和觸目驚心的戰疫數據,瑞典“羣體免疫”的總體方針路線卻絲毫沒有動搖,瑞典的民衆仍在新冠的簇擁下裸奔。

防疫方案設計人、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泰格內爾不以爲意,認爲“事實證明抗疫政策可持續”,他甚至還詭辯稱,瑞典的目標也並非實現“羣體免疫”,而是寄希望於盡可能提高人口的免疫力,以“平穩度過”第二波疫情。瑞典首相勒文也形容,抗疫是一場“馬拉松”,官員們“十分有信心目前方案是長遠可行的”。

瑞典政府目前的防疫舉措仍然是“建議”的程度:建議保持社交距離、保持勤洗手的習慣;不建議出國、不建議到兩小時車程以外的地方玩耍、不建議到飯店聚餐等。更令人擔心的是,瑞典民調顯示,77%的受訪者對衛生局的抗疫策略“高度充滿信心”,較4月份上升了12%。

自己選的路,跪着也要走完。高傲的瑞典抗疫扛到了這個份上,真是讓人無語到連“加油”都喊不出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