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發佈消息稱,將於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中,第十條爲引導註冊會計師行業規範有序發展,督導會計師事務所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制定調整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管理、切實提高審計質量的實施方案,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格局。出臺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管理辦法,取消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質審批。

  “隨着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推進,對發行人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述提到的改革,反映出對註冊會計師行業規範發展的重視,以及對會計師職業操守的重視。引導註冊會計師行業規範有序發展,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維繫好資本市場生態,進一步推進以信息披露爲核心的註冊制。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措施的即將出臺對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後續各類政策的出臺形成引領性作用,有利於會計師事務所監管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促進會計師事務所全行業的良性有序發展。

  近日,證監會公佈了2019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涉及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的案例有4起,其中1起爲會計師事務所未勤勉盡責。

  談及註冊會計師如何做好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李湛表示,做好“看門人”一是要做到獨立、客觀、公正地提供專業服務,遵循職業道德。二是能夠保證經濟數據的真實、準確,及時發現風險所在,要確保企業信息披露的客觀性,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三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促進上市公司規範運作,能察覺到某些企業存在的不誠信行爲,向管理層提出管理建議,促進公司規範運作,避免對資本市場產生影響。

  何南野認爲,一是做好本職工作,把審計工作做紮實,嚴格執行各項審計程序,嚴防企業財務造假;二是保持更強的獨立性,強化職責責任感,充分代表廣大投資者利益,不爲其他利益集團所左右。

  此外,此次引導註冊會計師行業規範有序發展的改革措施與3月1日實施的新證券法一脈相承。新證券法對包括註冊會計師在內的證券服務機構的法律責任做出進一步明確,對處罰措施進行了較大調整,並提高了行政罰金上限。

  李湛表示,引導註冊會計師行業規範有序發展需“內功”和“外力”共同作用。具體來說,監管部門應更加重視行業整體發展,嚴肅處理違規事務所情況,治理和優化會計服務市場的環境;與此同時,註冊會計師本人也應加強自身道德意識,要回歸本源、專注主業,誠信披露。

  何南野對此持有相同意見,他表示,“外力”靠制度和法規約束,靠鉅額處罰;“內功”靠發揮自身能動性,靠職業責任感,靠行業自律。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