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氣?父母做到以下三點,讓孩子擁有一個強大的性格

勇氣教育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跟挫折教育、責任感培養息息相關的。很重要,很長期。並不是一個簡單改變孩子靦腆不大方的問題,而是讓他了解作爲一個正直的人需要去面對問題,處理問題,不逃避。

托馬斯大電影《勇者歷險記》裏有個小火車加圖爾的一句臺詞說得很好:勇敢並不是不害怕,而是感到害怕的時候,依然選擇勇往直前。

我們常常提倡勇敢,而往往否定恐懼。對我而言,這兩者並不衝突,脫離了恐懼的勇敢,是盲目的勇敢,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我們真正要讓孩子瞭解的,是如何面對恐懼,因爲世間許多恐懼,其實源於自己的無知。

1,教孩子適應環境

朋友假日裏帶着孩子到山區旅遊.每當經過山澗時,就叫孩子觀察水勢,尋找水流較淺或較緩的涉水點,然後由父母決定是否可行.如果選擇不當,就講明道理,並教孩子怎樣識別水深及流速.上山時,他們從不乘做纜車,而由孩子選擇登山路線.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讓孩子判斷有無危險,決定是否攀登,並問孩子怎樣保證安全.經過多次跋山涉水的實踐,孩子自然那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險了.

2,決不總是圍着孩子轉

愛孩子但決不盯着孩子,抱着孩子.六七個月的孩子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點就用學用刀喫飯,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子上,地上,但父母決不餵飯,讓孩子自己喫.孩子做遊戲也是自己做或跟着小朋友一起做,很少纏着父母.父母外出旅遊會把很小的孩子寄放在別人家,辦晚會或者去參加別人家的宴會,看不到家長總牽着自己的孩子.

3,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

一些父母爲了鍛鍊孩子的膽量,經常給小孩講些古里古怪的"鬼"、"妖怪"等故事,甚至有些父母還以此來嚇唬孩子,這極容易使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所以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很重要。比如幼兒在爬的階段中,兒童在學習騎自行車等第一次嘗試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儘可能給他讚美,只有鼓勵支持,孩子才能不膽怯地勇往直前。

在小馬的童年,爸爸特別愛拿小馬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較,包括現在了他也會不由自主這樣做。而如今,即使我取得了成績,我也仍然在自我肯定和潛意識裏否定中渡過;當我失敗時,更是不敢跟家裏分享。且我永遠都在追逐着父親對我的肯定,以及厭惡父親對我的否定。

所以父母的支持和肯定也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