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高考很重要,但有时候却会忽略了填报志愿的重要性,高考报什么样的大学,就决定了你之后四年会在哪里读书,遇见怎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就决定了你大学四年学什么,未来的工作方向会趋向哪方面。

  所以,高考考出好成绩很重要,但填好志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对于志愿填报方面总是会出现一些误区,导致学生高考分上不了好大学,造成遗憾。以下是小编总结出来填报志愿时候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家长和学生一定要注意!

  1盲目报考"名校"

  现在的大学院校都有分类和排名,填报志愿时候,很多家长会一门心思地报考985、211或者双一流这些"名校",不可否认,这些名校确实在知名度和综合实力方面要强于其他学校。

  但是,填报志愿不只是为了考取大学,选专业也是很重要的一项,这些"名校"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所以,家长和考生在报考时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综合考虑,不能盲目报考。

  2平行志愿没有拉开梯度

  如今的高考志愿填报都是平行志愿,虽说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可是每年还是有不少学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得当,导致滑档或者被退档。

  因此,平行志愿填报时候一定要拉开梯度,以学校历年录取情况降序填报,以6个志愿为例,填报院校应符合冲、争、稳、守、保、垫的原则,才能算是合理志愿。

  3热衷填报热门专业

  每年报考的时候,家长们总会很关心哪些是热门专业,热衷于让孩子报考热门专业,认为热门专业就业率就一定高。其实,盲目报考热门专业也是一大误区,热门专业录取分数高、竞争又激烈,如果考生成绩不高,很容易落榜,所以报考专业的时候还是要综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能盲目报考热门专业。

  4不服从专业调剂

  很多考生或许比较热衷于某个专业,在选学校的时候会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志愿没有拉开梯度,又填报热门专业,且不服从调剂,最后可能会落榜没有学上。

  因此,在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的专业调剂时,学生应多加考虑,毕竟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如果真的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一些大学在大二的时候也会有转专业的机会,若不服从调剂,可能就没有进入大学的机会了。

  5只依据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

  每年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误把学校的历年录取分数当作衡量学生能否考上此学校的标准,其实,高校的最低录取线是根据收录人数制定的,而且每年的情况不同,分数线也会有大的波动,因此,家长不能只依据录取分数线来报考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