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科防務(002413.SZ)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5億元,同比增長13.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0.19%;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05億元,同比增長317.14%;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增加8.33%。公司業務涉及當前多個熱門題材,亮點不斷,未來發展可期。

  日前,國內主板上市公司江蘇雷科防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413.SZ,下稱雷科防務)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並於5月初向投資人召開業績說明會。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5億元,同比增長13.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0.19%;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05億元,同比增長317.14%;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增加8.33%;公司總資產45.84億元,同比增加0.92%。

  雷科防務作爲國內領先的民營防務電子科技公司,公司主要產品分爲雷達系統、智能彈藥、衛星應用、安全存儲、智慧網聯五大業務羣。其中,雷達系統、衛星應用、安全存儲業務羣已完成軍用、民用核心產品研發並投入市場;智能彈藥在國內、國外雙線市場取得進展;智能網聯業務羣獲得多項示範項目,正在逐步展開。雷科防務所涉及的航天軍工、雷達、北斗導航、衛星互聯、新基建等概念,均頗具亮點和極爲廣闊的發展空間。

  傳統業務穩健增長 明星板塊發力迅猛

  2019年度,雷科防務的傳統業務,包括雷達系統、智能彈藥和衛星應用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該三個業務領域的營業收入總和爲9.26億元,佔公司整體比重爲82.4%。雷達系統領域在軍用、民用雙線發展,軍用雷達訂單持續增長,特種雷達型號投入批量生產,重點型號取得技術突破;民用雷達在災害、國土、交通、汽車等方面都已進入市場,尤其是毫米波雷達處於國內領先,77GHZ毫米波雷達已被百度“阿波羅計劃”和比亞迪“Dlink 計劃”列爲國內唯一合作廠商,並且公司已開始着手研發更高測量精度的79GHz毫米波雷達的產品。智能彈藥作爲面向軍事發展新需求的提升,主要包括各類導引頭、彈上計算機等產品。目前實戰化訓練對於彈藥的需求量不斷提升,公司智能彈藥領域有望進入發展快車道。

  衛星應用作爲傳統業務的明星板塊,營業收入達到 4.67億元,營收佔比高達41.51%,同比增長22.31%。衛星應用領域以裝備製造爲主,導航應用爲輔推進業務發展。在研發製造方面,繼續保持了在星上實時處理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不斷拓展地面遙感方面的市場。在星上實時處理領域,研發的首顆星載抗輻照SAR芯片,填補國內空白。公司前期參與研製的我國第一個光學衛星在軌實時處理器、我國第一個SAR衛星在軌實時處理器均已成功在軌運行,多項技術爲國內首次在軌應用,預期未來三年會持續貢獻產值。在地面遙感領域,參與建設多個大型地面遙感測控站建設,涉及國防、航天、空間基礎設施等領域;嵌入式衛星遙感數據處理設備,在我國南極極地科考船“雪龍號”上裝備應用。此外,隨着北斗三號系統即將組網成功,完成全球部署,北斗導航服務實現從區域到全球的跨越,雷科防務將對外展開各種類型的合作。例如,北斗在軍用高精度應用中,技術優勢突出,在軍用無人機中,將會大規模應用。

  戰略佈局清晰明確 外延併購主副並舉

  雷科防務擁有非常明確的戰略規劃,即夯實核心業務,加強業務融合,完善產業佈局,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公司於2015 年收購理工雷科後,雷達系統領域、空天遙感領域、衛星導航領域、數字系統領域、模擬仿真領域的業務得到了加強。之後,公司不斷擴大產業佈局,通過收購成都愛科特,進一步加強了衛星遙感、測控、通信等地面接收處理系統的實力;通過收購西安奇維科技,拓展了高性能固態存儲、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綜合保障設備、導彈總體與彈上系統和智能穿戴系統的能力;通過收購蘇州博海,微波及毫米波器件、組件、模塊及微系統的設計、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水平大幅提高。

  特別是2019年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發行可轉債和支付現金形式共計6.25億元收購西安恆達和蘇州恆達100%股份,更加鞏固了公司在微波領域的實力。恆達微波以領先的微波、毫米波、亞毫米波(太赫茲)技術服務於軍用和民用電子裝備領域,致力於電子裝備、航天裝備、運動平臺與伺服控制、通信設備天線及有源無源器件、基礎零部件自主化、國產化的研究與生產,在微波天線、有源及無源器件和系統集成領域已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恆達微波在汽車雷達領域已與國內近十家汽車毫米波雷達前裝、後裝廠商建立了合作業務,提供多款毫米波雷達天線產品的設計、生產、測試、驗證等服務。另外,恆達微波的微波天線、有源無源器件、系統集成等產品在“天宮一號”、“天宮二號”、“神舟五號、八號、九號、十號、十一號”、“貨運飛船”、“嫦娥探月工程”、“鯤龍AG600大飛機”等國家重大航空航天項目上均有廣泛應用。

  截至2020 年2 月末,公司已完成對恆達微波的收購,完善了上下游產業鏈,這意味着雷科防務在毫米波雷達技術平臺基本搭建完成。隨着5G應用的不斷深入和天基互聯網行業加快放量,公司的高精度微波產品需求將不斷提升,公司未來的業績將大受裨益。

  經營現金增幅明顯 核心業務利潤可觀

  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中一項重要的財務指標,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04億元,該指標在2018年僅爲2509.8萬元,同比增長317.14%。如果回看2016年、2017年兩個財務年度數據,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1.93億和-1.59億元。前兩年經營性現金喫緊,對公司的快速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因此公司在2019年加大應收款催收力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在第四季度增加了3.17億元,彌補了前三個季度的財務數據。

  公司前期收購的幾家子公司對賭期結束,將進一步加速各個子公司的業務整合,發揮協同優勢。新收購的恆達微波,業績承諾期(2019-2021年)承諾業績分別爲4000 萬元、5200萬元和6500 萬元,其中2019 年完成業績4803.2 萬元,對比承諾業績指標增幅高達20%。因此,可以預見恆達微波未來將發揮重要的核心作用,成爲公司利潤增長的關鍵點。

  注重研發強調創新 熱門題材覆蓋廣泛

  作爲一家高科技企業,雷科防務高度重視產品研發和創新,研發投入的金額和佔比逐年提升。2017~2019年,研發投入的資金分別是4.92億、9.19億和12.2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爲6.42%、9.25%、10.84%。大力的研發投入使得公司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覆蓋雷達系統、智能彈藥、衛星應用、安全存儲、智能網聯等產業方向,目前擁有發明專利65項,實用新型125項,外觀設計22項,合計212項。此外,公司始終堅持創新,在北京和西安設立研究院,開展新體制雷達、衛星導航、集成電路等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究,其創新能力獲得國家肯定。本年度在雷達領域獲得5000萬的重大預研課題;十三五期間總計承擔省部級課題15項、型號任務85項。

  雷科防務無論是其核心業務,還是其併購標的,都與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部署息息相關。在軍工電子領域,強化質量和提升生產效率,已覆蓋包括雷達、微波器件、固態存儲、電磁仿真、北斗接收機等軍工電子全產業鏈,在雷達、衛星、智能彈藥、安全存儲領域已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在民品業務上,融合了人工智能、毫米波雷達和高精度定位的智能網聯業務羣在智能汽車、智慧交通等行業應用前景廣泛,有望實現突破。

  未來,雷科防務將繼續秉承“強軍拓民”的戰略,聚焦主業、創新發展,在軍品民品雙線業務齊頭並進,保持從雷達系統到智能彈藥,從衛星應用到北斗導航,從安全存儲到智能網聯,從5G應用到新基建等多個領域的領先優勢,繼續做大做強,爲國家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