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鹽城舉辦省工業互聯網暨企業上雲區縣行活動,協鑫光伏生產過程精細化管控成爲全市首個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點示範項目。遠景能源是是鹽城踐行“兩海兩綠”發展路徑,大力發展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四大主導產業,調整結構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加快建設長三角北翼產業高地,着力打造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和地標產業,向經濟高質量發展邁進的一個縮影。

▲江蘇潤陽悅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效太陽能電池片

“這裏主要生產4.2兆瓦和4.5兆瓦兩種機型,風機核心部件基本實現遠景自主研發。這款是組裝好的4.2兆瓦風機,僅主機就重達150噸,像這樣的風機,目前工廠每月可以生產22臺。”在鹽城市射陽港經濟開發區遠景能源有限公司,企業生產主管梅洪傑介紹說。

“遠景能源運用全球首創的智能控制技術、先進的測量技術、數據分析專家系統等高科技智能技術,使海上風機可利用率高出20%以上,發電量高出13%以上。”梅洪傑說,公司已與華能、國能投、中廣核、上電、九思新能源等企業達成合作關係,今年訂單預計同比增長100%以上。爲滿足市場需求,投資5億元的遠景能源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遠景能源是是鹽城踐行“兩海兩綠”發展路徑,大力發展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四大主導產業,調整結構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加快建設長三角北翼產業高地,着力打造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和地標產業,向經濟高質量發展邁進的一個縮影。

▲鹽城綜合保稅區

產業轉型升級,不僅爲鹽城增添發展動力,更在釋放綠色發展紅利。去年,鹽城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爲5946億元,同比增長8.9%;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29家。另外,鹽城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汽車、新能源、電子信息、鋼鐵優勢主導產業,整合產業鏈資源,提升製造業發展水平。汽車產業建成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完整產業鏈。新能源產業規模居全省首位,建成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221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130萬千瓦,已覈准待建項目裝機容量300萬千瓦,海上風電併網規模全國首位。電子信息產業建成了從核心部件到品牌整機、從硬件生產到軟件研發的全產業鏈條,領勝科技、東山精密、日鎧電子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後建成投產,成爲鹽城新的支柱產業。鋼鐵產業持續擴張,2019年實現開票銷售900億元,其中德龍鎳業(含恒生、德豐)開票銷售達751.5億元,同比增長24.7%。

▲華人運通全新豪華智能純電動品牌高合(HiPhi)在上海正式發佈,首款量產定型車高合HiPhi1同期亮相

此外,鹽城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79戶,累計達1177戶,成爲蘇北首個高企總數超1000家的設區市,建立市高企培育庫,入庫企業827家,542家企業進入省高企培育庫。清華大學鹽城智能控制裝備聯合研究院正式落戶鹽城高新區,是清華大學在蘇北蘇中建設的第一家派出研究院;鹽城工學院開放實驗室成爲全省首批建設的3家開放實驗室之一;中科院計算所鹽城高通量創新研究院成爲省產研院下屬研究所;南京大學鹽城環保技術與工程研究院獲批省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全市新增省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

鹽城舉辦省工業互聯網暨企業上雲區縣行活動,協鑫光伏生產過程精細化管控成爲全市首個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點示範項目。新創建20家省級、認定5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新產品被認定爲省首臺(套)重大裝備和關鍵部件,累計建成113個,居蘇中蘇北前列。克勝集團獲評省自主工業品牌50強。新創建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產品13個,累計達53個。新創建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4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3戶。鹽城國際創投中心成功獲批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累計創成國家級3戶、省級35戶,位居江蘇前列。



作者:李園園
編輯:趙徵南
責任編輯:付鑫鑫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