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各大主流品牌之間的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絕大多數二三線品牌不斷被市場邊緣化,這意味着,主要的競爭限於三星、華爲、蘋果、小米、vivo和OPPO,六大頭部品牌之間的博弈。不可否認,國產手機品牌在短短數年時間的集體爆發式增長和全面崛起,離不開在技術研發、營銷策略、產品創新以及市場渠道等諸多方面的持續投入,但物美價廉的定價策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項核心競爭力。

  早期的國產智能手機,入局較晚,產業鏈並不完善,和三星、蘋果等海外頭部品牌之間的競爭明顯處於弱勢的一方。但憑藉超高的性價比,國產品牌硬生生的在競爭尤爲激烈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不但紮根國內市場,並且在全球市場愈發強勢,歸根結底,親民的定價策略是所有國產手機品牌邁向成功的踏腳石,尤其在小米以互聯網跨界品牌的方式涉足智能手機行業後,性價比,愈發成爲國產手機一致追捧的共同目標。

  短短數年,物美價廉的國產手機贏得了越來越多國內消費者的認可,和價格昂貴的三星、蘋果相比,價格良心的國產手機顯然迎合了絕大部分普通用戶的實際需求。不過,在一輪持續激烈的價格戰過後,逐漸佔據上風的國產品牌,也不免迴歸到商業的本質——利潤。

  2020年,在銷售淡季和新冠疫情雙重打擊的大環境下,一向善於打價格戰、拼性價比的國產品牌卻不約而同地開始轉向高端市場,一大批5G旗艦手機集體漲價,不但一把揭下了性價比標籤,同時也在紛紛將價格上調。美其名曰,“衝刺高端市場”,但實際上引發的後果,就是倒逼用戶花費更昂貴的價格購買國產手機。

  而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國產手機集體漲價的同時,專注於高端市場的蘋果卻一反常態,開始將產品線拓展至下沉市場,開始採取一些傾向於性價比的措施。包括,iPhone XR、iPhone 11等老款機型在各大電商平臺頻繁降價促銷,以及換湯不換藥,但定價低至3299元的新款iPhone SE,都是蘋果策略轉變的具體表現。蘋果一反常態的轉變,讓專注於高端消費者的iPhone搖身一變,成爲迎合所有大衆用戶的熱銷品,和集體漲價的國產手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根據外媒和產業鏈方面的爆料顯示,蘋果在今年即將發佈的iPhone 12系列在定價方面不會漲價,一共包含的四款iPhone 12新機,入門機的iPhone 12起步價約爲649美元,摺合人民幣約4630元,和起步價3999元的小米10系列相差僅六百元左右,和華爲Mate 30 5G系列的價格相當。這意味着,iPhone 12系列不但沒漲價,反而和大部分同級國產手機處於同一水平。

  乍一看,似乎蘋果是更注重性價比了,但實際上無非是希望通過機海戰術豐富產品線,推出部分價格相對低廉的iPhone,儘可能地爭取更多的下沉市場。

  蘋果的這一招,看似良心,實際其中的套路可不簡單,稱得上是一舉多得的高招。廉價的iPhone,能夠爲蘋果提升整體競爭力,迅速且有效的在下沉市場搶佔到更多優勢和用戶;此外,蘋果的降價策略無異於讓正在集體漲價的國產手機陷入被動,喪失了價格優勢後的國產手機,競爭力和用戶忠誠度必然會受到一定影響。

  iPhone降價,國產手機漲價,蘋果長期以來專注於高價策略和高端市場,“蘋果產品沒有任何性價比可言”是人盡皆知的。但多年來,靠着昂貴的iPhone和其他產品線賺取到鉅額利潤後,意識到逐漸進入增長放緩的瓶頸期後,蘋果藉機舉起了“性價比”的旗號,而仰望蘋果品牌溢價和盈利能力的國產品牌,不斷嘗試向高端市場靠攏,在今年剛剛邁出漲價的第一步後,蘋果卻反將了一軍,開始推出廉價iPhone進行壓制。

  有網友評價稱,國產手機集體被坑了?這一說法也並不無道理,至少目前看來,忙着漲價的國產手機和不斷價格下調的蘋果,兩者間手機的售價已經接近同一價位,同樣是定位於四五千元,用戶在iPhone和國產手機如何選擇,是廠商無法左右的。

  而蘋果的降價和機海戰術究竟能否對國產手機造成降維打擊,最終結果值得令人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