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層工作經驗交流會議指出:“穩定壓倒一切,要把和諧穩定作爲最基礎的工作”。地處榮成市中心城區的崖頭街道,79平方公里的轄區面積裏,有21個城市社區、18萬人口,如何把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黨員羣衆組織起來、發動起來、凝聚起來,一直是當地抓社會治理的最大挑戰。通過這兩年的探索實踐,他們讓“信用”走進了每一個城市社區,並與羣衆日常生活聯結共通,打造出了社區精緻治理的“共同體”。

在崖頭街道河西社區冠通公益廚房,於立志和其他志願者正忙着給老人準備午飯。因爲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於立志的信用級別已達到了3A,能夠享受到一系列信用獎勵政策。

榮成市崖頭街道河西社區公益廚房志願者於立志:“通過志願活動,每年水、暖氣費用都能減免一部分,以後我也會參加更多的志願活動。”

隨着信用建設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共建單位、社會公益組織、商家、居民廣泛參與到社區各項公益活動中。在河西社區的信用超市,愛心商家捐贈的空調被第一時間送到了這裏。

榮成市崖頭街道河西社區愛心商家王志前:“社區的信用建設活動搞得非常好,也給我們商家回饋社會的好機會。”

在另一邊的曙光社區,每個月這裏都會組織一次“信用券”兌換活動。居民參加2小時志願服務,就可獲得一個“信用券”。

榮成市崖頭街道曙光社區居民於永茂:“參加這個信用活動可以得到很多信用積分,可以用積分換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非常實用。”

信用建設進社區以來,崖頭街道各社區在市級平臺基礎上,完善出了包括“信用銀行”“公益廚坊”“紅色物業”在內的許多信用管理模式,越來越多的居民都儘自己所能參與了進來。

全市基層工作經驗會上,“抓實抓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用‘小積分’促進‘大平安’”這句指示精神,給了崖頭街道更多信心和勇氣。通過突出抓好“信”字,他們已經探索形成了以信用建設爲支撐的精緻城市治理模式,多方整合社會資源,合力打造社區治理共同體。

榮成市崖頭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辦事處主任嶽寶崴:“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街道層面信用結果應用激勵政策,結合各社區實際,特別是羣衆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提高社會綜合治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