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些年,重慶崽兒帶過的飯盒 90%的家長都不一定知道

住學校集體宿舍、帶榨菜、自己蒸飯,早上5點多起來蒸飯的日子,這些對於農村孩子(70後、80後、90後的孩子)應該都不會陌生

當時的鋁製飯盒,大家的飯盒都有自己的標記,比如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油漆寫的名字。

△蒸鍋

小編還記得在中學讀書那會,一下課嘩啦啦一羣人跑到蒸飯房拿飯的情形

△開飯的場景

顧不上燙手,拿了就放書上回宿舍

那個時候,像我這種家離學校遠的,就寄讀在學校(不像現在有家長在學校外面租房陪讀),都是弄個小背篼背一坨米,家裏糧食少的背一些紅薯、土豆,帶一瓶鹹菜,一瓶泡豇豆,或者一瓶辣椒油,一般只有週末纔回家一次,住學校的集體宿舍,日子叫一個艱苦!

記得剛上學那會兒,纔開學時,有好多同學自己不會蒸飯,有的蒸飯不淘米,有的蒸飯不加水,有的把握不好水的多少。當時我們一間二十個平方左右的宿舍住了二十幾個同學,熱鬧是很熱鬧,爭吵打架被偷也是常事兒。

最難熬的是冬天,要用冷水淘米洗飯盒,太陽出來,手上的凍瘡又痛又癢!

每個人都有一個這樣的木箱子,爲自己裝米菜等等!雖然有鎖,但有時也會被撬。

△裝米菜的木箱子

那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天早上,早上的飯都是酸的,我們都用開水衝着喫;因此有很多同學就直接不喫早餐了,有點錢的早上就買點喫的,沒多少零花錢的,就不喫早餐了。

△集體宿舍

還記得當時我們是住這樣的宿舍,這樣一起喫飯的。

現在的孩子,好多是家長租房陪讀;有些就算是住校,每頓都是在學校食堂買飯喫,根本沒有自己蒸飯這一說法了。對於現在大多數城鎮、城市的孩子們來說,很多是不知道那種生活,也無法體會的。

那時候,我們背上一個星期的米,自己蒸飯,然後拌上自己帶的鹹菜,要是零花錢夠點,那麼就打一勺水煮的青菜,要是家裏給得少,那麼湯都會捨不得打一份。

△青菜蛋花湯

那時候日子過得是緊巴巴的,都是一天一天數着希望快點放週末,一般都是覺得過了星期三,那這一週就快了,然後回到家中,嚐嚐家裏的菜,加加餐。

△飯盒

當時宿舍都是沒有桌子的,都是端着喫飯的

帶您一起來回憶,

那些年我們讀書時曾經帶過的配菜

【醃菜】醃製好的醃菜炒了裝瓶子裏帶學校,有些家庭困難的甚至就直接撈出來切碎了就帶學校了,一喫就是十天半個月。

△醃菜

【梅菜乾】曬好的梅菜乾切碎加點豬油渣下鍋蒸,每次跟飯熱一下,梅菜汁滲透到飯粒裏,太棒了。

△梅菜乾

【黃豆】因爲沒菜,黃豆和米一起蒸,就當配菜了,也是很美味的。

△黃豆

【豆角幹】蒸飯時候再裝一份豆角幹。等熟了拿回來的豆角幹用豬油撈一塊,那味道太懷念了。

△豆角幹

【菜脯】家家戶戶基本都會曬蘿蔔乾,這是最常見的配菜,每星期帶一些,基本就喫一週。

△菜脯

【榨菜絲】榨菜片基本都是買來不再加工就喫了,嘴饞的時候還拿幾根出來當零食可以喫哦。

△榨菜絲

【土雞蛋】以前家裏都有養雞,母雞下了蛋,父母根本捨不得喫,都是留給我們帶到學校和飯蒸着喫。當然飯盒有時候還會被偷......

△土雞蛋

對於現在大多數鄉鎮、城裏的人來說,很多人不知道這種生活,也無法體會的。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小時候一些美好的瞬間總是令我們難忘懷,希望忙於奔波事業和家庭的人們還有片刻的閒暇,回憶那段無憂的美好......

△蒸飯

還記得蒸飯飯盒放多少水麼?

將手指頭放進飯盒裏面量尺寸,水剛好夠一截手指頭就好。

當年的人還記得嗎?

那一段段青少年時光....

原標題:那些年,重慶崽兒帶過的飯盒,看哭了不知多少人

【免責聲明】上游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或“上游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爲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游新聞聯繫。

舉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