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在1911年5月強力推進“鐵路幹線國有政策”,採用了100年後才“流行”的融資建設模式,由中央借外債修築鐵路,美、英、法、德四國銀行發放銀團貸款並取得修築權。而川漢鐵路管理層,爲了掩蓋募資虧空,希望把水攪混以逃避責任,遂挑動民意,於1911年6月17日,在成都組織“保路同志會”,激起“保路運動”。


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若說疫情是個“照妖鏡”,歷史便是“花姑娘”,被歲月施了粉黛,需要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洗滌,才知背後的真容。

我們知道,“湖廣鐵路債券”是“保路運動”的導火線,而“保路運動”則最終引發了“辛亥革命”。而在“保路運動”背後,則是中國近代金融融資的一次失敗。時至今日,金融安全一直是熱門話題,金融安全究竟有多麼重要?讓我們從這段歷史中慢慢解讀!

從募資看“保路運動”

聲勢浩大、規模壯闊的“保路運動”,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極大地鼓舞了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的鬥志,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這也爲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1904年1月,四川總督錫良奏準設立“官辦川漢鐵路公司”,開始籌劃橫貫四川東西的川漢鐵路,然而過程中充滿荊棘:一、經營體制反覆折騰,1905年7月公司改官紳合辦,1907年3月再改爲商辦,正式命名“商辦川省川漢鐵路有限公司”;二、因技術實力所限,線路勘查設計久拖不決,遲遲不能開工;三、管理混亂,從1905年至1910年,川漢鐵路總公司靠發行股票募集到本金2000多萬兩,起初買德國進口的機器,從上海經水路運回四川,走到半路船沉了,據說和機器一同沉沒的還有50壇花雕酒……工程遲遲無法進行,管理層又把募資金投入滬市炒股,結果350萬兩本金最後虧掉一半……還有說法管理層前前後後又貪污掉好幾百萬,這樣一來,鐵路還未開建,募資倒是被利用的差不多了。而更加可笑的是,川漢鐵路公司的股份本身就是奇葩:所謂全川7000萬人,人人皆有股份,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資本屬性的變更

清廷一看甚是不悅。於是,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在1911年5月強力推進“鐵路幹線國有政策”,採用了100年後才“流行”的融資建設模式,由中央借外債修築鐵路,美、英、法、德四國銀行發放銀團貸款並取得修築權。


盛宣懷

盛宣懷是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原來地方的集資款已虧空得七七八八,所以概不退現款,只換髮國家鐵路股票。而川漢鐵路管理層,爲了掩蓋募資虧空,希望把水攪混以逃避責任,遂挑動民意,於1911年6月17日,在成都組織“保路同志會”,激起“保路運動”。當四川總督趙爾豐下令舉槍瞄準抗議者時,可能各方都萬萬沒有想到,持續了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就這麼終結了。


中國金融博物館設計製作的“湖廣鐵路債券絲巾”

八卦就到這兒了,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兩點啓示:一、川漢鐵路的坎坷,折射出當時社會的上層建築已經極度不適應經濟基礎,改天換地是歷史必然;二、鐵路國有化在當時的背景下應該算是個良策,卻以失敗告終甚至掀起滔天巨浪,正是應驗了武侯祠裏的《攻心聯》中所言: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歡迎疫情結束後,繼續關注中國金融博物館集團,一起繼續深挖“八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