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后,位于前苏联与波兰交界的布列斯特要塞,被称为苏德战争爆发最早的交战地之一。围绕这场要塞战斗,人们一直有两个疑问,除了要塞的8000守军,苏军增援部队哪里去了?德军强大的进攻集团为何被一个小城堡阻挡了32天?实际上,这与苏军第4集团军的战场指挥有关。
布列斯特要塞的重要性在沙皇时代就已受到重视。早在1830年时,沙俄军队就在这里开始打造防御堡垒,并作为防御西面进攻的边境重要战略据点。一战以后,由于布列斯特是白俄罗斯与波兰的重要关口,又是华沙到莫斯科以及前往立陶苑和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交通要道,苏军进一步将这里设为桥头堡。更由于要塞离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只有350公里,又与格罗德诺和明斯克形成西部边境筑垒地区相连的拱卫态势,其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三路大军闪击苏联,中央集团军群的第45步兵师率先向布列斯特要塞发起进攻,但让德军没有想到的,德军居然在这里打了半个多月才拿下要塞,而德军的装甲部队前锋都快打到莫斯科城下了。那么问题就来了,布列斯特这么个弹丸之地,德军两个装甲集团军想拿下也就吃顿饭的工夫,为什么让45步兵师费那么大劲还损兵折将呢?
其实,这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策略有关。一方面,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提前一年多就对苏联西部边境布防情况进行了长期广泛的侦察和掌握。由于斯大林采取的是能忍就忍能让就让的策略,客观上让前线苏军也放松了对德军的警惕。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掩护下,德军的闪击战不仅突然而且目的指向性非常强。
另一方面,作为德军进攻苏联的最主要两支装甲集团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和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在了进攻明斯克的大方向上。战争打响后,这两支装甲集团实施钳形攻势,准备利用一周时间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地区对苏军西方面军主力进行围歼。对于布列斯特这么个边境小镇,根本没必要让装甲集团在这里浪费时间。
从这个层面讲,与苏军西方面军的作战主力兵团来讲,防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苏军部队,在德军眼里也就是支防御部队,不仅装备落后而且防御能力也有限。所以,德军两支装甲部队直接绕道而行,客观上,让守城苏军有了一定的准备时间。
布列斯特要塞里的英雄们如何战斗这里就不详细述说了,但人们对他们请求增援一直没有回音,以及苏军的增援哪里去了心存疑虑。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当时苏军西方面军的防御情况。
首先,苏军发起了反攻,但战术不敌对手。战争打响前,苏军西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分别为第3、第4、第10、第13四个集团军共44个师,其中有6个独立军为方面军预备队,包括第6、第11两个机械化军。主要防线为立陶苑南到乌克兰北端450公里边境线。战争爆发后,西方方面军迅速发起了反击,但战略战术并不适应与德军的闪击战对抗,加上前期没有做好充足的战争准备,进攻多次遭到失败。
其次,苏军的指挥出现混乱。一些资料上说西方面军通信系统遭受重大损失,致使苏军指挥出现重大失误。实际上,巴甫洛夫发现通信不畅后马上到了第10集团军司令部,从那里联系到了各个部队,但此时4个集团军都被德军打乱了,他仍然向第10集团军下达了进攻命令。因为,这个命令是由统帅部下达的3号反击命令,他必须执行,但这时候部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再次,第4集团军错失组织有效防御的时间和机会。按照1940年苏军统帅部的兵力部署,西方面军4个集团军的防御部署是:第3集团军防守格罗德诺筑垒地区,第10集团军驻守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第13集团军负责明斯克筑垒地区,第4集团军负责左翼包括布列斯特一线边境防务。也就是说,苏军的边境防御是呈品字形展开的,第3、第4两个集团军分别防守边境左右两翼,为第10集团军作侧翼掩护。但德军的两个装甲集团军恰恰发现了苏军这个部署的弱点,先是突破第3、第4集团军的侧翼,然后将第10集团军包围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第3集团军前来增援时,也被德军一块包了饺子,这就是格罗德诺包围圈形成的原因。
那么问题就来了,此时,第3、第10两个集团军被德军包围在格罗德诺和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时,第4集团军在哪呢?这一点,朱可夫回忆录给了答案。
苏军第4集团军实施突击的兵力并不少于第3集团军,而且还有布列斯特要塞在手上,附近还有坦克第22师、步兵第6、第42、第49和第75师的部队,后来又得到了机械化第14军的加强,这么多的部队居然没有组织有效的防御和进攻。
从这个层面讲,当德军绕过布列斯特要塞一心想在格罗德诺和比亚韦斯托克围歼第3、第10两个集团军时,第4集团军就应该在其侧翼展开反攻,一方面可以增援布列斯特要塞,一方面可以在德军包围圈外围展开行动,但第4集团军指挥员并没发现这个战机。
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之所以有名,就是德军主力都快拿下斯摩棱斯克了,还有几百名苏军士兵在奋力抵抗德军。而且他们手里不仅弹尽粮绝,既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也得不到援军和上级指令,完全依靠守军的意志和信心在战斗。
第一,到处都在战斗,到处都有危机,相对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已经不重要了。明斯克是6月27日落入德军之手的,而此时,苏军4个集团军仅仅抵抗到了月底,近30多万人成为俘虏,到铁木辛哥接过西方面军指挥权时,收拢了25万散兵进行休整。为了确保斯摩棱斯克不再被围,苏军统帅部加强给了铁木辛哥4个集团军。此时,苏军根本没有精力去增援布列斯特了。
第二,布列斯特要塞等不来援兵是由于指挥混乱造成的。前面说了第4集团军指挥员没有组织有效的防御错失战机,实际上并不是他个人的错,因为当时上级下达的指令有时还没到达,下一个命令就到了。由于苏军统帅部不了解战场形势下达了3号反击命令,使西方面军不顾客观事实盲目反攻,这才造成苏军被围。而布列斯特要塞守军联系不到上级,又孤悬敌后,这几千将士就成了独自为战。
第三,布列斯特守军英勇抵抗,意义重大。苏军在布列斯特要塞的战斗一直坚持到7月8日,德军占领表面阵地后上报战役结束,实际上,在地下掩体仍有部分苏军在顽强作战,直到23日德军找到最后一名苏军士兵。虽然防守要塞的苏军全部牺牲,但德军也为此付出了462条生命,近一千多人受伤。而苏军在1950年重修要塞时,在掩体里发掘出832具苏军士兵遗体,分别授予了英雄称号。
总结: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从战斗级别上看,在苏德战争中算不上有重大影响的战斗,但其意义却是深远的。一方面,布列斯特战役体现了苏军的顽强战斗精神,打出了苏军的战斗作风;另一方面,布列斯特要塞战役也反映出苏军前期在指挥上的失误,本该有合适的战机却没捕捉到,失去了一次避免苏军被困明斯克的机会。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朱可夫:回忆与思考》《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
精彩推荐:二战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军激战两个月,逐渐适应闪击战法
二战斯摩棱斯克战役,苏军激战两个月,逐渐适应闪击战法
二战苏德战争,为何空中力量没有成为打击重点?闪击战特点决定的
二战明斯克战役,苏军把防守打成进攻,筑垒地区梯次防御成为摆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