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學習成績好不一定就說明着他就擁有成功和幸福的人生,但是你看自信的孩子,也就是能很好地瞭解、感覺並管理自身情緒的人,纔會更快的在未來人生以後的道路上面對所有的難題都迎難而解。

想要培養自信的孩子,家長要嘗試着多跟孩子說這3句話。

1.我不想這麼做

家長在平時一定要教會孩子拒絕,說會說“不”,情商高的人不是圓滑,沒有脾氣,而是能夠做到合理地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疏解了自己的情緒,也不讓對方感覺到難堪。

所以家長在教會孩子的不僅是謙讓,學會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學會說“不”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古人云:“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孩子的成長,其實就是從懂得拒絕開始的;

孩子肯定會有很多事情央求父母去做,陪他去玩滑梯、讓抱一抱他等,如果當時家長是不願意的,完全可以告訴孩子“我不想這麼做”,並且告訴孩子自己不想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因爲今天媽媽很累了,揹包很重,媽媽沒有力氣在抱着你了,自己走好不好?”學會拒絕,並且說出原因。

2.我們來試試看!

你有沒有經常這樣鼓勵孩子呢?也許有媽媽會說,如果讓孩子什麼都做,會不會失控,管不住。的確,有很多媽媽害怕自己的男孩變得調皮,而喜歡孩子安安靜靜的。但男孩們本來就喜歡把東西拆散開,然後再重新組合或重建,

或者試着去搞很多的破壞,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要接納,而不是禁止。需要注意的是,如今我們很多的孩子,往往是管得太多,變得不敢嘗試了。

3.有很多的父母,覺得打擊孩子最能激勵孩子。可是,我卻一直覺得正面的激勵要更管用一些。

“我相信你!”

這句話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遠比那句“你爲什麼這麼笨”式的打擊管用。

每個人都有表現自我的強烈衝動,孩子和成年人都一樣。孩子的成長過程一直在找尋自己的優勢,獲得父母和周邊人的認同。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學會了吹口哨,再一個就是堆砌了一個超級棒的積木房子,又或者是自己有什麼開心的事情想分享。

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都會努力去想要證明自己,讓父母認可自己好。父母就是要想辦法來喚醒而且保持孩子這種心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