鉚聲釘鐺,造船火熱。 邱彥文 攝

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時秀敏 周濤

這是一串凝聚着淮濱兒女心血和汗水的數據:

2019年,淮濱縣11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領跑全市,其中5項第一,3項第二,3項第三。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25.92億元,增長7.9%,高於全省0.9個百分點,高於全市1.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爲18.23:40.52:41.25,三產佔比首次超越二產,呈現出“三二一”的合理發展格局,經濟發展的高質量特徵愈發顯現。

這份驕人的成績單,是淮濱縣經濟發展理念之變、結構之變、動力之變的縮影,也是淮濱縣以產業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結晶”。

淮濱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豫皖兩省交界處,處於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區。近年來,淮濱縣緊盯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圍繞“濱淮福地·臨港強縣”奮鬥目標,促使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工、投產,一個個優質企業日漸做大做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高質量發展的步伐鏗鏘有力。

紡織產業,閃亮名片。 符 浩 攝

增強承載能力,產業平臺越建越好

淮濱,因濱淮而得名。

曾經,這裏洪水肆虐,災害頻發,是出了名的“水患大縣”、經濟弱縣,綜合實力長期在全省墊底。

“我們淮濱縣建縣晚、災害多、底子薄,怎樣實現後發趕超?必須靠工業支撐、產業推動!”淮濱縣委書記曾輝的話如重雷敲響鼓,吹響了淮濱產業發展的號角。

作爲傳統農業縣、弱筋小麥第一縣、千里淮河第一港、河南省最大內陸港口所在地,淮濱產業集聚區應主攻何方?

淮濱縣當政者以果敢和睿智將問號拉直:藉助食品加工有基礎、紡織產業有傳統、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優勢,將輕紡和食品確定爲產業集聚區兩大主導產業。

有沃野千里,何愁良田不茂?爲了使產業佈局“營養更足”,淮濱縣致力於爲發展主體打造良好平臺,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產業集聚區延伸、城市生產和生活服務功能向產業集聚區覆蓋。

——將產業集聚區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納入全縣總體規劃,並將其作爲城區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統一組織實施,先後新建改建了交通網絡、污水管網、排水管網、供水管網、通信網絡、電網。

——建成與主城區共用垃圾填埋場1座、污水處理廠2座,建設110KV輸變電站、電力開閉所各1座,開通4路公交專線,實現了公共交通、移動通訊、教育醫療、金融網點、垃圾污水處理等城市公共服務全覆蓋、無盲區。

——建成投入使用了桂花、和順、立城三大綜合服務區,建立了招商、用工、醫療、後勤、治安、檢察等六大服務中心,服務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可以滿足近2萬人的餐飲住宿和休閒娛樂。

——規劃建設嘉興紡織產業園、蘇州紡織產業園、紡織創業孵化園、淮繡產業園、浙商紡織工業園等30個“區中園”項目,方便小微企業入駐發展。

強基礎、聚項目、興產業,一招又一招“組合拳”,使產業集聚區成爲淮濱縣提升城市魅力和承載力,促進協同發展的重要平臺。在建成一星級產業集聚區的基礎上,淮濱縣搶抓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的有利時機,謀劃建設臨港服裝城、染整產業園、中西部紡織品交易市場、信陽淮濱港物流園區、智能服裝產業小鎮,着力打造集生產加工、科技研發、市場貿易、物流配送爲一體的產業閉合圈。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硝煙漸漸褪去,驅車行進在產業集聚區,只見道路兩側一排排廠房林立,一座座園區拔地而起。在嘉興紡織工業園項目工地,融入嘉興元素的微型煙雨樓、南湖等項目正緊鑼密鼓地建設着。

“我來自全國有名的紡織名鎮——王江涇鎮,到嘉興園創業,讓我感覺像是回到自己的家鄉,淮濱縣非常重視優化營商環境,令我很受感動。”益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桂華感慨道,“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相信只要有才華、有志向,夢想就能在這裏實現。”

如今的淮濱縣產業集聚區,已成爲衆多客商心目中的創業熱土,涵養完整的產業生態持續向好。

淮濱智能服裝產業小鎮

創新招商方式,產業集羣越聚越大

3月5日,與東莞市鴻鵬實業有限公司對接口罩生產項目;3月11日,與上海寧申集團對接智能服裝產業小鎮學校建設項目;3月17日,與安徽阜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洽談新能源建設項目事宜……

翻開淮濱縣產業集聚區辦公室的一個筆記本,各類項目洽談記錄歷歷在目。今年年初,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集聚區招商工作卻一直未停:今年以來,集聚區共接待客商25批次,外出考察16人次,洽談項目28個,簽約項目16個,落地企業8家。

“疫情期間,從淮濱客商同行那裏瞭解到淮濱縣的營商環境特別好,我就主動與淮濱縣產業集聚區對接。3月10日,我的企業順利投產了!”淮濱縣鑫強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全民告訴記者,由於訂單充足,公司50臺倍捻機、4臺絡絲機、3臺分條整經機等機械已投入使用。

這是淮濱縣產業集聚區創新招商形式的一個縮影。

疫情期間,淮濱縣產業集聚區利用釘釘、微信和騰訊等網絡平臺,開展親情招商、線上招商、委託招商、以商招商。同時,幫助企業爭取兌現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疫情期間各級出臺的扶持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助力企業發展。

“疫情防控期間,危機機遇並存,我們在全區規上企業復工率達到100%的基礎上,加大招商力度,實現了恢復性的增長。”淮濱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徐懋告訴記者,良好態勢源於縣委、縣政府實施的招商“一把手工程”。

近年來,淮濱縣緊盯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努力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品牌企業,不斷壯大主導產業,加快形成主導產業集羣。

精銳招商,淮濱縣主要領導站在招商引資最前沿,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組織、親自參加;精準招商,把長三角、珠三角作爲主攻方向,定向派駐招商團隊,駐點收集招商線索,提前介入對接服務;親情招商,充分利用廣大淮濱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這一資源,招引他們回鄉發展或通過他們介紹朋友來淮發展;以商招商,通過行業協會、各地商會和企業進行以商招商,將政策、資源、環境等宣傳推介出去。

智能服裝產業小鎮、紡織創業孵化園、浙商紡織工業園、蘇州紡織產業園、嘉興紡織產業園……如今在產業集聚區,一園挨着一園,30個各具特色的“區中園”連成一片,儼然一座遍地開花的“大觀園”。

“不僅要把企業‘招’進來,還要爲企業做好服務。”淮濱縣產業集聚區辦公室主任盛華琳告訴記者,集聚區對企業投資項目從立項到開工所涉及的行政審批、政策落實、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的事項,安排企業服務員一對一服務,“一竿子到底”全程負責。“今年復工復產階段,我們成立20多個指導服務組駐園駐企服務,全程指導企業做好復工準備、落實防控措施、開展安全檢查,保證了企業早開工早復產,搶佔了市場先機。”

淮繡產業園新上牆布生產項目

激活創新動能,產業鏈條越拉越長

“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有核心技術。”淮濱縣產業集聚區用自己的發展經歷驗證了這一點。

採訪中,許多企業負責人都有這樣的感慨和共識,並積極將科技創新作爲企業不懈的追求。抓住全國沒有一個專門從事牆布生產加工銷售的生產基地這個機遇,淮濱縣產業集聚區敢爲人先,在做好繡花加工的同時,在淮繡產業園新上牆布生產項目,計劃在全省設立200家至300家專營店,致力於把淮濱打造成爲中部地區最大的牆布生產加工基地和貿易基地,形成以淮濱爲中心,輻射周邊300公里的銷售網絡。

牆布全部採用蘇繡工藝生產,具有環保無污染、產品品類多、便於更換及防水防潮等特性,可以滿足不同羣體的消費需求。項目入駐填補了河南牆布生產的空白,預計年銷售收入4億元至6億元,年創利稅8000萬元至12000萬元,帶動人員就業4000人至6000人。

衣服能夠定位行走軌跡,防老年人走失;有一鍵加熱功能的運動服,保障冬天鍛鍊不易感冒……到過智能服裝產業小鎮展廳的人,總能被一件件具有“特異功能”的衣服吸引。

“這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智能服裝,未來隨着5G技術的成熟應用,將給智能服裝帶來新的機遇。”展廳負責人黃國義向記者介紹,智能服裝產業小鎮具備研發、設計、生產、展覽、商貿、文旅、教育、居住等多種功能,集“創新創意創業”“生態生產生活”“宜居宜業宜遊”於一體。項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後,年產值可達100億元,出口創匯30億元,年創稅收3億元,帶動就業3萬人。

君子林服飾實施的“雙智能”,運用“工業4.0和互聯網+”時代的智能製造、大數據等主流技術,打造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化工廠,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與科研院所共同研發的智能服飾具備防凍(遇冷發熱)、防溺水、防走失(GPS定位)、軌跡控制、藍牙等功能,產品通過鄭歐班列全部直銷東歐。

剛輝紡織在絡絲環節投資74.4萬元,安裝定長儀3720個,可以控制絲的長度,實現自動切斷,織布環節安裝織機數控,對生產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穿扒環節安裝自動穿扒機,一臺機器可以代替7個人的工作量。

在重研發、勤創新的浪潮中,一批批行業領域內的“黑馬”乘勢而上。以這些創新企業爲依託,集聚區的區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集聚區先後引進了萬和紡織、川大紡織(港資)、浙商紡織、蘇商紡織等大型紡織項目,從初級絲、絡絲、整經、複合到噴水織成各類坯布,紡織企業規模、噴水織機數量、坯布生產能力都在全國佔有一席之地。

在紡織產業形成雛形後,針對“中端強、兩端弱”的實際情況,淮濱縣着力在“縱向拉長、橫向配套”上下功夫。圍繞紡織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走品牌化發展路線,引進君子林服飾、英凡服飾、墾耐服飾、九牛服飾、蘇美達服飾等服裝加工龍頭入駐,服裝加工集聚效應進一步加強,基本形成由化纖紡織—服裝生產—智能服裝的完整產業鏈條,使紡織產品從初級走向終端,直接出口到國際市場,既延長了產業鏈,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產業集聚集羣效應初顯。

“新動能帶來了高質量發展新空間。我們將涵養工業不動搖,一錘接着一錘敲,確保淮濱產業發展的規模、質量、品牌和效益持續走在前列!”淮濱縣長梁超信心滿滿地說。

“軍姿”整齊,織機轟鳴。 符 浩 攝

如今,淮濱縣產業集聚區已入駐企業17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2家。主導產業化纖紡織產業形成了擁有125家企業和3萬臺(套)織機的規模化產業集羣,創造了無中生有的奇蹟。2019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5億元、工業增加值40億元、稅收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25%、22%、26.2%…… 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一個奮楫遠航的淮濱,蓄勢待發,華彩可期!

江南水韻,遊在淮濱。 邱彥文 攝

來源:信陽日報

作者:時秀敏 周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