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闽侯】你可知,闽侯青口藏着一座“皇帝殿”

“欲识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灵济宫”

这句福州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

是人们对闽侯县青口镇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灵济宫的赞誉

青口青圃灵济宫

▲视频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

这个让当地人

“口出狂言”的地方

灵济宫位于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青圃村,建筑面积约2460平方米,建筑壮观,规模宏大,是一座始建于五代的道教宫观,初名大王庙,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重建后赐名灵济宫。

▲(俯瞰灵济宫)

传说明永乐皇帝的母后身得疑难之症,后颁诏天下,寻医求治,闽侯青圃人曾陈孙(亦称曾神孙)揭榜进京医治,手到病除,永乐皇帝龙颜大悦,逐赐令重建青圃大王庙,建成之时御手其额“灵济宫”。

▲(灵济宫前的“升平人瑞” •王立强/摄)

灵济宫前有一座隽秀的石牌坊,坊正中额题“升平人瑞”,上雕精美人物花草图案,古朴而沉静,如阅尽世间万象的老者般矗立,看香客往来百年。

▲(灵济宫碑亭 •王立强/摄

▲(立地支架的木柱)

灵济宫庙堂大门外左侧为木构建筑式样“御碑亭”,高7.2米,由20多根大木柱立地支架。御碑亭是灵济宫唯一现存的明代文物,是一座全木结构的亭子,经500多年风雨仍保存完好,令人称奇。

▲(御碑上端镌刻着《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王立强/摄)

亭子里的石碑是永乐皇帝朱棣所赐的《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该碑坐东朝西,通高6.2米,宽2.06米,具有明代官式风格,是福建省保存至今最大的古碑之一。

▲(背驮高大“御碑”的龟趺)

碑座雄卧石雕龟趺,背驮高大“御碑”仰首而伏,雕刻精美,造型栩栩如生,雄伟壮观,堪称一绝。“御碑”年代久远,是明代宫廷建筑的典范,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灵济宫内香火鼎盛)

据《明实录》记载,凿石碑与龟趺当年是由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船队奉旨护送而来的。这只象征吉祥的庞然大物,足有万斤之重,非常罕见。

▲(灵济宫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图片)

1991年,灵济宫碑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宫厅正殿)

下马石畔,来来往往,数不尽官宦商贾、道不尽平头百姓,入则躬身、出则挺腰。在时间的长河里,曾经的森严等级随风去,换来如今一方乡里安居乐业……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毛文艳综合 林升耀/摄像

编辑:潘杰 倪心昕 陈秀云 毛文艳

校对:宋桂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