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小編所料,第二季《我是唱作人》第八期後賽制再改。補位終章就是字面意思,tizzyt是最後一位補位唱作人,第八期淘汰一位唱作人後,節目組將開啓所謂的7 x計劃。看了一下官博發佈的圖片,能很清晰地明白這個計劃的意思:七代表第八期後剩下的七位唱作人。x代表從八位新聲代中選出的唱作人。現在還是預熱階段,官博公佈這個計劃,希望在接下了的幾天中網友根據圖片給出的信息,猜猜八位新聲代是誰,而且還爲參加活動的網友準備了禮物。

按理來說,又是禮物又是驚喜的,網友應該會積極參與纔對。但結果卻是被網友連“懟”。讓我們來看看網友怎麼“懟”的。第一位網友:你們的門檻不是很高嗎?第二位網友:確定來的是唱作人?能別請沒實力的流量好嗎?這是流量節目嗎?能不能別搞成流量節目把口碑砸了啊!第三位網友:沒實力的流量和不會唱歌的歌手,我不想看見這樣的,別侮辱首發歌手好嗎?更有一位網友直接想起了鄭鈞那句像屎一樣的評論。

看了這些網友的評論,小編能感受到他們對《我是唱作人》的熱愛,只有足夠熱愛,纔會這麼氣憤。但是冷靜思考後,會發現節目組的不得已。《我是唱作人》第一季打下了那麼好的口碑,最穩妥的辦法當然是繼續按照第一季的賽制來。可是第二季不但改了賽制,還在第八期後又改賽制,這是爲什麼?小編認爲是因爲被認可的唱作人還是太少了。

第一季如果不分上下半區還好。但是第一季加上補位唱作人一下請了18位唱作人。到了第二季如果不做出改變,還像第一季那樣,再請18位唱作人,那麼第三季第四季還辦不辦了。唱作人不是歌手,歌手很多很多,但是會創作有自己原創作品的歌手卻不多。再加上有些唱作人未必願意來節目,於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第一季首發歌手只要最多唱七首原創歌曲,普遍唱六首原創歌曲就行。可是到了第二季最多的唱作人已經需要唱九首原創歌曲了(八期節目加總決賽)。

因此,出於長遠考慮,在前輩唱作人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引入新聲代唱作人。這也得力於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年輕音樂人越來越重視原創,因此新聲代中唱作人不少。而且第一季第二季的王源、錢正昊、劉思鑑也算是新聲代了。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可圈可點,有過人之處。因此對於新聲代小編認爲應該寬容一些,在他們還沒有登臺前,還是多些期待。畢竟未來的音樂圈靠的還是這些新聲代唱作人。

至於是向流量傾斜還是確有實力,也等到八位新聲代唱作人唱了之後再評價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