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柳葉刀 大包 董佳寧】

在新冠肺炎確診超160萬,死亡近10萬的時候,特朗普政府卻在別的事情上,忙得暈頭轉向。威脅臺積電,目標直指華爲。臺積電,全名“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專門負責芯片的代工。什麼是“芯片代工”呢?我們手機和電腦中使用的芯片,一般要經過四道流程,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就像蓋樓房一樣,先設計出圖紙,再交給施工隊建造,之後進行裝修,最後檢查樓房是否合格。代工就是第二道流程,按照圖紙施工。


去年,美國政府點名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參加華盛頓的內部會議,當時外界不知道具體談了些什麼。如今似乎能猜出一些內容,臺積電內部傳出消息,要把臺積電最先進的一部分生產線,在亞利桑那州建廠。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說,這事毫無懸念,劉德音沒有選擇,沒有決定權。

爲什麼美國政府急着讓臺積電在美國設廠?過去幾十年,他們去工業化政策執行的非常好,國內實業大部分遷移出去了,留下的都是虛擬經濟。工人沒了工作,社會不穩定,連口罩都生產不出來,政府現在要求這些製造業回來。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說,只要你們這些企業肯搬回美國建廠,搬家費政府全包。如果不回來怎麼辦?特朗普在推特上說了,如果福特、通用、寶馬、大衆、豐田這些公司不聽話,就要加徵重稅。爲了響應號召,2017年,郭臺銘的富士康承諾投資100億美元,要在威斯康辛州建設工廠,特朗普非常高興,開工時特意趕到現場,說這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三年過去,沒有出現奇蹟,只出現了遺蹟:工廠內裸露着混凝土地面和牆壁,建築材料散落在地上,沒有一臺機器,沒有一個工人。

美國是半導體強國,芯片設計實力一流,但圖紙設計出來還得依靠臺積電。芯片的代工,是世界上技術含量最高的一類代工,比代工服裝、組裝電腦要高多了。富士康也算是代工,但這個技術含量就低多了,只是組裝而已。技術含量高,就會引起美國的注意。蓬佩奧說:臺積電搬到亞利桑那州後,保證供應鏈安全,高科技芯片打上“美國製造”的印記,這些芯片將被運用在人工智能、5G基站、F-35戰鬥機上。

臺積電有多厲害呢?這家公司佔據了全球芯片代工市場的一半份額,排名第二的是三星,份額只有20%,英特爾雖然也有製造能力,但僅是自給自足。目前中芯國際正在努力追趕第一梯隊,14nm芯片技術已經用在華爲的手機上。不過要趕上臺積電與三星的5nm工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按照臺積電與三星這樣的企業實力,也要有5-8年的時間。芯片製造最重要的設備就是光刻機,這也是卡中國脖子的技術,全球最高端的EUV光刻機,來自荷蘭的阿斯麥公司(ASML),但是它不賣給中國,因爲美國不準。

美國政府覺得芯片我有就行了,其他國家只要準備好現金,排隊過來買就好。幾天之前,白宮發佈比以往更加嚴苛的禁令,不準華爲用美國的軟件設計芯片,就算設計出來,也不準臺積電用美國的設備,給華爲製造芯片。華爲有很強的芯片設計能力,但沒有製造能力,以往大部分圖紙都是交給臺積電生產。沒有了臺積電的代工,芯片研發只能是紙上談兵。雖然具備代工能力的還有中芯國際、三星等企業,但都不可避免地含有美國技術,只要有美國技術,就不準幫華爲生產。

過去十多年,華爲旗下的海思芯片設計部門,招聘了一萬多名工程師,給自己的公司設計高端手機芯片,5G基站芯片、人工智能芯片、服務器芯片。中低端的,基本上從高通、聯發科、三星等公司採購。任正非曾說:我們能做跟美國一樣的芯片,不等於說我們就不買了。換句話說,我們有飯喫,競爭對手也得有飯喫。但有些人就是想讓你沒飯喫。去年,美國政府不準華爲買美國公司的芯片,這些被禁售的公司,抓住法律的漏洞,偷偷轉移到海外,繼續向華爲供貨。這次美國政府急了,把所有的漏洞堵死。

我剛得知這樣的禁令後,也很喫驚。照這樣發展下去,華爲的員工連喝水、喫飯、出門都成問題。爲什麼呢?因爲飲水機、油煙機、汽車,要是被查到有美國技術,都用不了。這麼技術追溯下去,沒準對中國是好事,我們的四大發明也可以收專利費了。


爲了讓盟友相信“中國威脅論”,美國政客編造了各種藉口。在今年2月份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80歲高齡的佩洛西說:各國在建設5G網絡時,應該遠離中國公司,他們在輸出“數字專制”。平日裏,與佩洛西不對付的蓬佩奧,也跟着幫腔:華爲是中國情報機關的“特洛伊木馬”。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標準的對華鷹派,直接命令英國不要使用華爲的設備。

中國企業真的是間諜嗎?兩個月前,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在演講中提到,如果美國不能削弱華爲在5G領域的霸主地位,就有將主導地位拱手讓給中國的風險。他還建議,讓政府或財團通過投資,控制諾基亞和愛立信,建設美國的5G網絡。美國媒體平時掛在嘴邊的與伊朗做生意、網絡安全問題,一件也沒提。

史蒂芬·班農(Steve Bannon),曾經的白宮首席戰略師、總統的高級顧問,美國極右民粹分子,冷戰活化石,專注指責中國幾十年。他曾說,把華爲從西方市場趕出去是第一步,未來要將所有的中國公司全部趕出去。作爲麥卡錫主義堅定擁護者,他向特朗普提議,中國已經成爲美國最大的敵人,在‘經濟戰’中不要妥協,用關稅大棒幹到底。特朗普建議民衆向血管中注射消毒劑,班農什麼也沒說。只有提到中國,才能喚醒他復讀機一般的大腦,他說:武漢生物實驗室泄露病毒,中國對美國犯下了“生物切爾諾貝利”式罪行。之後,他登上央視新聞聯播接近2分鐘。

美國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是一貫的,明確的。中國的稀土產量佔全球的70%以上,美國是最大的稀土進口國。爲了避免被卡脖子,美國防部正在起草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提議加大本土投資力度,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就算是自己人照樣下狠手。2013年,斯諾登曝光“棱鏡門”事件,美國情報部門利用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監聽世界各國。政府派出FBI追捕,斯諾登向法國、德國、意大利申請政治避難,沒有一個國家肯接受,最終還是俄羅斯收留了他。可惜的是,阿桑奇,這位維基解密的創始人沒有如此好的運氣。因爲公佈了美軍隨意掃射伊拉克平民的視頻,美國政府調用國際刑警全球通緝。去年4月,英國警方將阿桑奇從厄瓜多爾大使館中拖了出來,塞進了一輛灰色警車。這位全球人民眼中的“吹哨人”,如果被引渡回美國,可能面臨終身監禁,甚至死刑。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說:阿桑奇雖然是澳大利亞人,但不會得到任何特殊待遇。

美國政客拼命搜尋中國的間諜證據,至今沒有任何結果,而自己的黑料卻被揭露了。今年2月,《華盛頓郵報》刊文,半個多世紀以來,一家名叫Crypto AG的瑞士加密設備製造商,爲世界各國提供產品服務,而這家公司背後的金主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借用Crypto AG公司的設備,監聽世界,連美國人自己都說,這是一場大膽的行動。

從威脅臺積電,到絞殺華爲,歐美人對東方的恐懼是有歷史根源的。去年,美國經濟學家大衛·戈德曼(David Goldman)在接受《世界週刊》採訪時說:中國對美國的挑戰,就像蒙古對巴格達的征服。1258年,忽必烈的兄弟,也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率領蒙古大軍包圍了阿巴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軍隊中不光有蒙古人、突厥人、波斯人,還有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士兵,在統一的指揮下,攻破了城牆,末代哈里發投降後被殺。此後,便是殘酷的屠城,清真寺、宮殿、學校被焚燬。書籍被扔進底格里斯河,河水被染成墨水顏色長達六個月。

中國強大之後,就一定會西征,就像當年蒙古人的西征一樣。這種“黃禍論”妖魔化了中國,非常荒謬,但是在歐美非常喫香。實際上蒙古人的遊牧擴張文化,與中原的儒家文化完全沒有比較的基礎。在戈德曼們的眼裏,華爲對內實行鐵腕統治,對外進行野蠻侵略,除了中國工程師,還聘請了一大批優秀的外國工程師,這相當於僱傭龐大外籍軍團了,全球調配資源,四處爭奪市場。戈德曼們還沉浸在他們狹隘的世界觀中,中國援建非洲的坦贊鐵路,亞吉鐵路、蒙內鐵路、阿卡鐵路,就是新殖民主義。也許只有拿着機槍掃射伊拉克平民,才能傳播自由民主的福音。

在經濟問題上,大衛·戈德曼的評論還是非常犀利的,他在《亞洲時報》上刊文指出: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而中國對東南亞的出口與進口一直在強勁增長,這反映了亞洲正在加速一體化。此前,反華急先鋒,美國共和黨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一直威脅要與中國脫鉤,切斷中美經貿、科技、人文等一切聯繫。大衛·戈德曼認爲:現在看來,倒像是亞洲在和美國脫鉤。


西方國家一直認爲中國是廉價商品的生產中心,衣服、鞋子、打火機由中國人包攬。拿八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飛機,這才符合他們的“常識”。如今,中國卻在向外輸出5G技術,他們警惕了。上一次西方對一門技術的恐懼,還是1453年,奧斯曼蘇丹帶着烏爾班巨炮,轟塌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中國的5G技術就是蘇丹的烏爾班巨炮,如何摧毀這門巨炮,美國人經驗豐富。皮耶魯齊的故事可能大家有所耳聞。他是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他以現身說法的形式,展示了美國的厲害手段。

阿爾斯通,1928年成立,是歐洲的百年企業,也是法國的工業巨頭,核電技術全球領先。這樣一家企業,卻在2014年被拆分,最重要的電力和電網業務被美國通用公司收購。在此之前,德國西門子和日本三菱重工曾出價,高出通用電氣幾十億美元,卻還是落選。

2013年,皮耶魯齊在紐約肯尼迪機場被逮捕。沒有任何理由,CIA就將他關進了監獄,利誘他做污點證人,指控阿爾斯通公司的違法行爲。爲了逼迫皮耶魯齊就範,獄警命令他當面脫光衣服,檢查他的下身有沒有藏匿違禁物品。整個調查過程中,美國司法部門的客觀公正,不知道到哪裏去了。

近40年的時間裏,美國利用《反海外腐敗法》長臂管轄,處置了一大批外國企業,獲得了大量的罰金。2008年到2014年,支付罰金超過一億美元的公司有26家,其中14個來自歐洲。阿爾斯通並不是歐洲第一家被美國拆解併購的企業,此前,歐洲的大量高科技公司都被美國兼併。每次這樣的併購行爲,都能維持美國很長時間內的經濟增長。

華爲會不會成爲第二個阿爾斯通,我想不會。最艱難的一種假設,華爲就算像諾基亞那樣,靠出售專利,也能活下去,只是日子過得苦點。手機業務下滑難以避免,但這不是根基,最重要的是確保5G基站業務的穩定。美國的禁令有120天的緩衝期,這段時間裏可以多囤積5G基站芯片。基站每年出貨量是百萬級別,而且不需要最先進的芯片製造技術,靠囤貨,可以滿足中短期需求,手機就不一樣了,每年是十幾億臺的出貨量,而且芯片技術換代較快。如果這一塊被卡死,未來一段時間內,只能靠購買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的芯片維持。

沒有美國的技術,華爲會不會失去芯片設計能力?這個暫時還不能直接下結論,華爲內部自研的芯片使用的是ARM架構,這個架構是ARM公司提供的,這是一家英國公司,華爲獲得了ARM V8永久授權,可以自己改進這個架構。另一方面,芯片設計要使用一些工具,就像做圖要用PS一樣,這類工具的通稱叫EDA,就是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國產企業的EDA軟件還不能滿足華爲的需求,業內人士透露,華爲內部已經在自研了。主要的問題還是,芯片圖紙設計好後,怎麼才能製造出來,國內外的代工廠都被美國長臂管轄了,除非中國下定決心研製自己的半導體設備。


中國半導體產業落後,是因爲我們不想發展嗎?是國家沒有扶持嗎?顯然不是。國內曾多次制定國家計劃,扶持半導體產業,最後結果都不如人意。1953年,半導體已經被列入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攻關項目。此後由於國內和國外局勢變化,國家停止了投入。錢學森曾感嘆“60年代,我們搞兩彈一星,結果得到很多,70年代我們沒有搞半導體,結果失去很多”。改革開放之後,首先解決民生問題,直到1990年,908工程出臺,我們國家才第一次對微電子產業制定計劃,但是推進速度太慢,與世界半導體技術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如今,產業界再次發力,2014年,國家成立千億規模的集成電路投資基金,扶持中國企業發展,美國禁令之後,基金髮揮了很大作用,向國內芯片製造業注資,力挺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

最讓我擔憂的還是美國,政客們爲了撈選票,已經是爲了反華而反華。科技公司一直在試圖說服特朗普政府,解除華爲的禁令,讓它繼續使用美國的芯片,不然中國到時候真的完善了半導體產業鏈,自給自足,那就糟了。最近,我看到一位臺灣科技媒體人寫的文章,他覺得華爲禁令有幾個解決辦法:一是臺積電申請美國許可,同意幫華爲代工芯片;二是尋求更高級別談判,意思是中美之間達成某種協議;三是美國換一個總統可能就沒事了。我不是否認這三點可能性,但這位臺灣媒體人把希望完全寄託在美國身上,顯然不靠譜。虛心學習是中國人優秀的品質,但我們從來不仰人鼻息,自力更生纔是解決“缺芯”問題的最終途徑。

美國向來在全球推廣新自由主義,其中的核心就是自由投資、自由貿易。政府對於經濟活動,能不干預就不干預,取消一切政策壁壘。我在本週即將上線的另一個視頻裏,會提到一個小例子,在這裏我簡單地說一下,新自由主義的旗手,休克療法之父傑弗裏·薩克斯,參與了波蘭和俄羅斯的轉型,美國主導的IMF,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於這兩國援助態度截然不同。對波蘭十分寬鬆,甚至可以說是慷慨,最快的一筆援助,金額是10億美元,從申請到批准,只用了8個小時。而對於俄羅斯,援助則十分吝嗇,他們眼看着俄羅斯在經濟災難中越陷越深。薩克斯用了二十年纔想通,波蘭可以成爲北約在東歐的橋頭堡,而俄羅斯是敵人,冷戰的失敗者,就應該被碾過。美國對於華爲的無理制裁,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華爲已經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危險時刻。在霸權主義面前,一切主義都是工具。這個道理,我們不會用二十年纔想通。

既然與今天的主題有關係,那麼我們最後的環節,也就抽獎送有關華爲的書。《採訪實錄》,是任正非在2019年接受媒體採訪的合集,中外媒體都有。我抽獎送1和2,兩冊的套裝。這是華爲內部印刷的,沒有對外公開發售,印製非常的精美,也是華爲漂亮的小姐姐送給我們觀察員的。我們抽12套吧,每套都是1和2兩本。從這個視頻在B站上線的24小時內,使用邀請碼666購買觀察員的,不僅會立減10元,同時會領取我們的禮品,再同時,我會從中抽取12位,送出《採訪實錄》的1和2套裝。觀察員,是觀察者網的大會員頻道,PC端是member.guancha.cn,APP上,在應用市場搜索【觀察者】三個字,點擊底部的觀察員。之後,我會在我的微博和B站賬號上,公佈抽獎結果。好了,本期就到這裏,666,還有一鍵三連。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