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朝和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二的兩個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雖然朱元璋喊過“。就拿英國來說,他們在歷史上曾被羅馬人,維京人,撒克遜人,朱特人等種族入侵過,如果只把英格蘭人的歷史當作正統的因果歷史的話,英國的歷史有多長。

元朝和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二的兩個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雖然朱元璋喊過“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口號,但是朱元璋還是把元朝奉爲了正統:

自宋祚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雖然孫中山也喊過類似的口號,但是北洋和民國還是承認了清朝的正統地位,並且繼承了清朝的諸多不平等條約。


直到現在,這一點也沒有任何變化,除了少數的、沒有常識的”大漢族主義者“。於是一些美國網友就不能理解了,爲什麼中國願意把元朝和清朝這兩個”征服者“的朝代當稱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該如何來定義一個民族和國家。就拿英國來說,他們在歷史上曾被羅馬人,維京人,撒克遜人,朱特人等種族入侵過,如果只把英格蘭人的歷史當作正統的因果歷史的話,英國的歷史有多長?他們需要等到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先融合,盎格魯·撒克遜人再和凱爾特人融合,之後再融入諾曼人和丹人,最後一直到近代纔有了所謂的英格蘭人。也就是說,如果這樣算的話,英國的歷史就只有近代以來的那麼一小段時間。


在歷史上,英國也被羅馬人統治過,但是,什麼纔是羅馬人呢?羅馬人不也是個混合民族嗎?由此可見,拿種羣來衡量一個國家的歷史,那實在是有些愚蠢。

中國的歷史也絕不僅僅是漢人一家的歷史,在“胡人”漢化的過程中,漢人就沒有被“胡化”過嗎?文化的產生本身就是一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過程,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中原的文化往往佔據上風,即使是那些征服者也不得不被同化進來。中原文化因此獲得了悠久的生命力,而沒有被攔腰截斷。


我們知道,無論是元朝還是清朝,他們都採用了中原王朝的官僚體系,也使用過中原王朝的科舉制度以及一些其它的先進成果。清朝時期爲什麼有那麼多漢人願意在清朝當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清朝接受了漢人的制度和文化。如今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滿人,都成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與其用血統來看待一個政權,不如用文化來看。如果仔細算起來,嘉慶皇帝都不是純滿人,因爲他的母親令妃就不是個純滿人——令妃的父親魏清泰是漢人,這是不是說清朝被漢人給“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