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是因爲這部古籍中記載的歷史真的是顛覆了我們的認知,爲此讓許多的歷代學者直呼不可能,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後來在宋代時期還遭到了官方的燒燬,如今的這部古籍已經是殘餘版本了,爲此許多地方都值得去商榷。之後唐朝的史學家對《竹書紀年》開始了研究,結果發現上面的內容簡直是顛覆了歷史,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完全和正常的歷史相悖,爲此被認爲這是一本垃圾書,比如說上面記載了舜帝是靠着篡位而奪得皇位,根本不像史書中記載的那樣是禪讓而得來的王座。

其實我們現代的考古中出土了大量的古籍類文物,這些古籍文物的出土,其實很大程度上都讓我們後人改變了對歷史的看法,有些甚至是毀了三觀,比如被史學家認爲正統的《史記》,其實照樣是漏洞百出,爲此最好的學習歷史方法就是從考古中獲取。

本文中我們要來介紹一部來自數千年前的“奇書”,爲什麼說這部古籍是“奇書”?那是因爲這部古籍中記載的歷史真的是顛覆了我們的認知,爲此讓許多的歷代學者直呼不可能,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後來在宋代時期還遭到了官方的燒燬,如今的這部古籍已經是殘餘版本了,爲此許多地方都值得去商榷。

這本“奇書”就是《竹書紀年》,相信也有許多的網友聽說過這部古籍吧,關於《竹書紀年》的出土方式還是很有意思的,那是被一個盜墓賊給意外發現的。

那是公元281年,那是晉武帝太康二年,地點在河南省汲縣,主人公一個叫做不準的盜墓賊,這個盜墓賊是個非常好喫懶做的人,爲了過上富裕的日子,盜墓賊不準開始偷挖當地的一座古墓,其實一處戰國時期的墓葬,但是不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努力進入墓室之後,發現這墓葬卻非常的寒酸,就沒有什麼值錢的寶貝,爲此氣得不準暴怒。

當時墓室的地方有大量的竹簡,不準自然不知道這些竹簡的價值,由於當時墓室內很黑暗,不準就將竹簡拿來點火,這樣方便他尋找寶貝,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有價值的發現,爲此不準離開了古墓,另外隨後將點燃的竹簡扔在了墓室,結果這一扔卻引起了火災。

隨後附近的村民發現這裏着火了,於是就報告官府,隨後官府在滅火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座戰國墓葬,接下里自然是發現了這一批的竹簡,官府把這些竹簡統統都搬走了,這就是後來的《汲冢書》和《竹書紀年》。

之後唐朝的史學家對《竹書紀年》開始了研究,結果發現上面的內容簡直是顛覆了歷史,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完全和正常的歷史相悖,爲此被認爲這是一本垃圾書,比如說上面記載了舜帝是靠着篡位而奪得皇位,根本不像史書中記載的那樣是禪讓而得來的王座。

到了宋朝,這部《竹書紀年》更是遭到了焚燒,爲此大量的《竹書紀年》部分丟失了,如今我們看到的《竹書紀年》就是閹割版的,不過確實上面記載的內容真的是震撼了整個史學界,因爲實在是和我們認知中的歷史大不相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