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報訊(記者萬琦 通訊員王曉甜)自2017年3月30日駐村三年以來,博野縣耿莊村陳立濤書記每月喫住在村達25天以上,他積極帶領耿莊村幹部同志紮根基層,走遍村內大街小巷,挨家挨戶排查,確保準確掌握全村貧困人口每家每戶的生產、生活狀況。從一開始陳立濤書記爲貧困戶進行用電隱患排查,針對具體情況制定相關電力措施,進行電力基礎設施改造,再到從根本問題出發,通過物質獎勵和榮譽激勵貧困戶自力更生,陳立濤書記積極爲貧困戶提供工作機會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本報訊(記者萬琦 通訊員王曉甜)自2017年3月30日駐村三年以來,博野縣耿莊村陳立濤書記每月喫住在村達25天以上,他積極帶領耿莊村幹部同志紮根基層,走遍村內大街小巷,挨家挨戶排查,確保準確掌握全村貧困人口每家每戶的生產、生活狀況。

從一開始陳立濤書記爲貧困戶進行用電隱患排查,針對具體情況制定相關電力措施,進行電力基礎設施改造,再到從根本問題出發,通過物質獎勵和榮譽激勵貧困戶自力更生,陳立濤書記積極爲貧困戶提供工作機會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同時,在果樹種植問題上,陳立濤書記爲村民排憂解難,因地制宜發展本地產業,改良種植品種,提高果樹年產量,從而擴大銷售門路,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暑去寒來,陳立濤同志三年來真正做到了"雖非耿莊人,卻勝似耿莊人"。在他的精準策劃下,扶貧工作不再是紙上談兵。他帶領駐村工作隊用心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不僅從行動上支援着每一戶貧困家庭,還從思想上讓老鄉們從持有觀望態度到看到希望積極行動起來。他第一時間與村"兩委"同志研究決定,更新桃樹種植品種,動員黨員幹部先帶頭種,請農林局技術人員和有經驗的種植戶講解管理和銷售,爲村民找到桃子的穩定銷路,價格也有了較大提高(每畝可賣8千多元),通過多方努力,三年來該村桃樹種植面積從50多畝增加到現在的近200畝,受益戶數逐年增加,爲特色產業形成規模奠定了堅實基礎。

陳立濤書記着力穩民心,補短板,揚特色,實幹事,現如今已成爲耿莊村家喻戶曉的第一書記,在貧困戶眼裏,他是知心人;在羣衆心裏,他是幹實事的"耿莊人"。

編輯:李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