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明星更应该约束自己,以身作则,引导公众合理参观文物,用心感受历史,更好地实现与历史的相遇。各文物所在的景区可以设立游客黑名单,一旦出现破坏文物行为,即禁止破坏者进入景区。

近日,演员袁姗姗在某综艺上的表现引起了广泛讨论。面对历史文物,在文物修复师已经说明合适的拿放方式的情况下,她依旧随意单手拿起文物,其他嘉宾提醒要小心轻拿时,她回复说“没事,(修复师)可以再修复。”目前,袁姗姗已就在节目中的不当言行向公众道歉。(5月28日 观察者网)

在一档开拓大众对“手工”认知新视野的综艺中出现如此行为,显然已经违背了节目的初衷。看似是无心之失,实际上也折射出了对文物不重视、对历史不尊重的社会现象。

修复文物是门技术活。千百年前的文物历经时间的洗礼,依然能葆有当时的韵味,散发历史的光彩,靠的就是文物修复师细致精湛、修旧如旧的修复技术。在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走红的“故宫男神”王津,修复钟表39年,经手文物数百件,有时一件文物就要花以年计数的时间来进行修复。艺人轻飘飘的一句话,不仅不尊重文物,更轻视了文物背后修复师无数日夜的艰辛。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为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资料。正是有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才得以一睹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在对文物的鉴赏中,我们能穿越时空,了解不同时代的悠久文化,感受古人的伟大智慧与创造。

而近年来,文物遭破坏的状况频发。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八达岭长城遭刻字、游客爬上泰山“五岳独尊”石刻拍照等事件发生。尽管已有相关政策规定对恶意破坏者实施处罚,但受伤文物的“痊愈”,有关部门又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文物葆有敬意,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文物破坏的惩罚力度,让想在文物身上留下“痕迹”的人望而却步。各文物所在的景区可以设立游客黑名单,一旦出现破坏文物行为,即禁止破坏者进入景区。而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明星更应该约束自己,以身作则,引导公众合理参观文物,用心感受历史,更好地实现与历史的相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