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龍應臺回來,兒子又問媽媽:“請問,你會不會問你朋友要不要上廁所。積極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爲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慾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

很多家長認爲,如果不花大量精力參與孩子的生活、教育和育兒過程,孩子會把自己的生活和自立搞得一團糟,從而毀掉自己的未來。但很多人並不認爲這種過度的照顧會阻礙個人性格的培養。父母總是給孩子一個信號:沒有我,你什麼都做不了。然而,這種極端的做法將剝奪孩子們建立自己的能源效率的機會,而能源效率是人類思維的重要標準。

一次,龍應臺一家去墾丁海岸玩,龍應臺要去上廁所時,隨口問兒子:“你要不要去?”

兒子說:“媽,我要不要上廁所,自己難道不知道嗎?”

當龍應臺回來,兒子又問媽媽:“請問,你會不會問你朋友要不要上廁所?”

見龍應臺搖頭,兒子繼續問:“那你爲什麼要問我上不上廁所呢?怕我尿在褲子裏嗎?”

爲此,兒子還給龍應臺寫了一封信:

“媽媽,你一邊給我自由,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封信,着實震撼了龍應臺,她也把這封信稱之爲“安德烈的獨立宣言”。

積極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爲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慾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

家長要做的不是把孩子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是應該支持他們做輝煌的自己。這並不意味着每個孩子都努力、積極,不需要對他們進行干涉和關心,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創造一個爲成功奠基的童年,而不是代表他們做出行動。

搜多“哆來萌音樂啓蒙”,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文章